当前位置:老记说事首页 >> 新闻业务参考 >> 用言论的“眼球”吸引读者的眼球
用言论的“眼球”吸引读者的眼球
2017年08月  作者:薛崧云  来源:新闻业务参考  浏览次数:282    责任编辑:xwywck

 

用言论的“眼球”吸引读者的眼球

薛崧云

  言论是报纸的灵魂,标题是言论的眼睛。在新媒体、快速阅读与厚报叠加的时代,言论标题能不能一下子把读者视线吸引过来,再停留几分钟,是个艰难任务。

  晚报都市报言论标题可谓不拘一格,用得好可成为“抢眼”的“卖点”。比如扬子晚报自撰言论的标题,颇具些特点——

  大实话,如《这位母亲不该无法无天》《当真相一点点剥开,我很心痛》,典型的唠家常;

  生动灵巧,如《别把“愚”乐当娱乐》《“机关”与“关机”》《留住“两会蓝”,不能只靠“借东风”》,让人眼睛一亮;

  点化方言俚语,如《“冤家”何必成“对头”》《“鬼”捡熟人迷》《人情莫成“债”》,使人感到亲切;

  富于哲理,如《“爱”与“害”的辩证法》《“办法”与“法办”》《万分之一的冤案,百分之百的伤害》;

  幽默风趣,如《“哥们”别“义气”》《活见鬼》;

  带有文采,如《劝君少进一杯酒》《偶然·必然·未然》;

  带着情感,如《事不过二,好!》《老城区改造保留原住民,规划局副局长“愤怒”个什么名堂?》。

  为了顺应时评集结化、板块化趋势,有的标题长而重,从中就能读出重要信息,如《我们为什么感动?因为对“信义”的执着一直都在》等。

  所有这些“套路”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用言论的“眼球”吸引读者的眼球。

  (作者单位: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