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新闻评论的价值在哪儿吗?
戎国强
你知道新闻评论的价值在哪儿吗?回答这个问题,可能有各种答案。笔者认为,新闻评论的价值,在于其有思想。
这里所说的思想,不是深奥的理论,不是大思想家那种形成思想体系的思想。一篇新闻评论,只要有比较独到的见解、见地,对读者有一定的启发、启迪作用,就是有一定的思想价值了。
不是说现在思想多元,价值多元吗?对同一件事情的若干“元”的看法中,总有一“元”比其他各“元”的看法更正确一点,更深刻、更全面,更独到一点,对人更有启发、启迪意义些,这样的文章,就算是有思想的文章。
评论怎样才能具有思想价值呢?写评论就是做判断,判断准确,是评论最基本的思想价值。社会现象,包括人的思想、行为。
如何评价其性质、缘由、好坏,往往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时候,媒体评论应该表现出自己的判断力来。有的新闻事件中矛盾错综复杂,有些新闻人物的某个行为涉及道德、法律、人情等多方面的评价,不是一个简单的判断就能说清楚的。
对相关内容的深入、全面把握,需要对关键细节的敏感,对人物关系的细致入微的体察,对各种事实的判断——定性、定量、确定因果关系,要把握好分寸,尽可能准确,没有这些功夫,一篇评论文章很容易失之粗疏、简单和片面。在雅安地震中,宝兴县县长马军说该县房屋全部受损,其中包括汶川地震后的新建房屋。一些网友在微博上提到这个信息时,气愤地说这些新建房屋是豆腐渣工程。这里也有一个判断是否准确的问题。房屋如果只是轻度受损,恐怕不能说是“豆腐渣”。评论写作,在关键事实上一定要准确,没有搞清楚宁可不写。
许多新闻事件涉及某个专业领域,新闻评论的任务虽然不是专业理论,但是你在评论相关问题时,要懂得一些主要的、关键性的专业知识,至少要对相关领域、相关问题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才不至于说外行话。
因为报纸版面的限制,一篇评论文章不过千把字,对一个稍稍复杂一点的新闻事件,只能选择一两个角度去评论,只能采取“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的策略,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是,下笔前,作者必须对整个新闻事件的具体内容做全面、细致的考察;必须对新闻事件有整体、全面的把握,形成文字的那“一点”才可能避免简单和片面。这跟海明威关于小说创作的“冰山理论”是同样的道理,你写出来的只是冰山的一角,但你必须把握海面以下的整座“冰山”。
评论的思想价值,就建立在对整座“冰山”的把握上,只看到冰山一角就急于下笔,这样的文章很难说有多少思想价值。过于追求“热点”效应的评论,往往没有耐心或没有认识能力去把握整座“冰山”。
有一篇报道说,一个幼儿园大班的三十几名家长,商量好了要办一场迎新晚会, 每个孩子(外加两名家长)交800元活动费——都是家长委员会事先通知并征求所有家长意见的。正在孩子、老师、家长快乐地为晚会做准备的时候,一个投诉“乱收费”的电话打到教育局,迎新晚会被叫停……大家估计,这个举报电话是某个家长打的。报道最后借家长之口问:“那位家长,当面同意,还交了钱,为什么背后搞这种小动作?”显然,报道把问题归结为某位家长缺乏契约意识,说话不算数。其实,再追问一句,就触及到问题的核心了:为什么这个家长当时不提出反对意见呢?大家赞成交800元,说明交得起钱的是多数,一个人不同意,不是让大家知道他连800元也交不起吗?能保证其他家长回家不说吗?自己的孩子会不会被其他孩子嘲笑?以金钱、物质衡量、评价一个人的价值,成为普遍的社会“共识”后,不怎么富裕的人,话语权自然为钱(少)所困——这个社会现实,才是这个新闻事件下面的“冰山”。
相比之下,“契约说”显然流于表象了。红楼梦里“人情练达即文章,世事洞明皆学问”,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你要讨论的只有一两个问题,但是只要这个问题是有现实性的,那么它就和整个现实联系在一起,你要对一定范围内的“人情”和“世事”有比较全面的把握,你才能对你要讨论的那个问题准确“定位”,你的论点才可能是有价值的。
(作者为钱江晚报首席评论员)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