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广、软”的提出者——赵超构
吴乐宅
1992年2月12日,老报人赵超构与世长辞,享年83岁。生平作品结集《赵超构文集》六卷(文汇出版社1999年8月出版)。他的人品、文品足以成为新闻工作者的楷模,常令人们怀念。
赵超构从事新闻工作近60年,始终笔耕不止,奋斗不已。自上个世纪30年代初始,以“史铎”、“沙”、“沙驼”、“林放”等笔名,每日撰写新闻评论,擅长数百字一篇的杂文或时评。见解精辟,观点鲜明,以幽默犀利的文笔揭露和抨击国民党统治的黑暗,伸张正义,为维护人民利益而大声疾呼。新中国成立以后,他更用自己的笔热情歌颂党和人民事业的胜利,歌颂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同时也对工作中某些失误,社会上的一些落后现象和不正之风,直言极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虽已年届耄耋,仍以满腔热情宣传改革开放,振兴经济,洋溢着生气勃勃的时代精神。他的文章经常被中央和各地报刊转载、引述。他于九十年代初出版《世象杂谈》、《末晚谈》(一编,二编)、《林放杂文选》等。
1956年至1957年,他提出“短、广、软”的要求进行新闻改革。这时的《新民晚报》,毛泽东同志曾称赞说“别具一格,我喜欢看”。1982年,在“文革”中被迫停刊16年的《新民晚报》复刊,他发表《我们怎样办晚报》的长篇讲话,提出“宣传政策,传播知识,移风易俗,丰富生活”的编辑方针与“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办报宗旨。在报社同仁齐心协力与社会各方大力支持下,《新民晚报》发行量从“文革”前的23万份发展到1992年的150万份。
赵超构不是共产党人,但数十年风雨路程,他与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真诚合作,是中国共产党的挚友和诤友。早在1944年5月,他随团赴延安采访,第一次见到毛泽东同志,《延安一月》中一章《毛泽东先生访问记》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毛泽东的音容笑貌。1945年,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单独接见他,从上午9时交谈至晚饭后。1957年,毛泽东同志先后三次接见他:一次是3月全国宣传工作会议期间;一次是6月30日在中南海,他怀着“非常惶恐沉重的心情”去,主席勉励他好好工作;第三次是9月“反右”以后,主席在上海一见他,就对旁人说“宋高宗的哥哥来了”,会场里顿时爆发出热烈的笑声。1958年1月6日深夜,毛主席在杭州接见他,在杭州第二次接见时,主席希望他回家乡参观。当年5、6月间他回家乡温州,采访了两个月,在《新民晚报》上发表了系列报道《我从故乡来》。毛泽东与他会晤7次,成为知己。他在“文革”中受冲击遭迫害,但始终没有动摇对中国共产党的信心。
赵超构一生甘于淡泊,勤劳俭朴,克己奉公,清正廉洁,不脱书生本色,非份之物一芥不取,对社会上某些人以权谋私搞特殊化的现象,他深恶痛绝。他在虹口区溧阳路一弄堂一幢旧式石库房里居住了40多年。几乎每一位来访者都会惊讶,他怎么就住在这种又破又挤的房里?组织上也多次考虑为他换房,可他就是不愿意。他说他住得并不比一般老百姓差,更主要的,在这里他听得到群众的呼声、要求。作为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新民晚报社社长,他可以有一部车,但是,他不去享受这个待遇,挤公共汽车上班。报社买来“母子”电话机,并且送到家中,他硬是退了回去,说“搞什么特殊!”还是用老式的电话机。大女儿大学毕业在东北呆了30多年,想调回复旦大学。苏步青、谢希德都是他的朋友,可他一次也没有向他们提出。如今,女儿已两鬓斑白,失去了机会。小儿子大学毕业后想留校任教,想请父亲与学校打个招呼。他说:“自己的路,要自己走,不要靠别人。”以至儿子分配外地,夫妻分居20多年。
他与同志、朋友相处,平易近人,平等待人,从不疾言厉色。对于历次政治运动中伤害过他的人,都取宽容态度,从不耿耿于怀,揭人之短。但是,在一些大是大非问题上,可一点也不含糊。拨乱反正,他第一个率先公开提出一个议题“江东弟子今犹在”。他可动感情了,因为这些“江东子弟”善变,“东风来了左满舵,西风来了右满舵,绝非一股上当受骗的无事者”。他有一套独到的生活哲理。
(作者为媒体研究人员)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