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业务参考首页 >> 编采技巧 >> 不到现场不写稿
不到现场不写稿
2017年07月  作者:柴全经  来源:新闻业务参考  浏览次数:0    责任编辑:xwywck

 

不到现场不写稿

柴全经

  时代在向前发展,新的媒体格局和传播形态对媒体人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不管情况怎么变,作为一个新闻记者,想写出高质量的新闻作品,练铁脚板,深入生活,仍然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基本功。

  下面介绍两位在这方面事迹突出的记者——

  徐文良,解放军报记者。他在1998年获第三届范长江新闻奖,并创造连续3年刊稿量在解放军报记者中排位第一的记录。

  这说明他的笔头子很是了得。特别值得一说的是,他长期恪守一个原则:“不到现场不写稿”。

  请看徐文良当军报记者14年里的足迹——

  19次赴西藏高原采访,跑遍全部边防一线连队;10次上云南、广西前线,在战场上、猫耳洞里,与战士们共同生活21天;他参加过云南边境大扫雷、西昌卫星发射、太平洋追踪卫星、遍访南沙我军驻守的6个岛礁,等等。

  写出了如《华阳礁上补给忙》《铁肩担国防》《六百勇士斗死神 雷场放飞和平鸽》等一批获全国大奖的好新闻。如此业绩,与其说是他用笔头子写出来的,不如说是他用铁脚板跑出来的。

  高艾苏,第四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其采写原则与徐文良惊人地相似:“采访对象在哪里,记者就出现在哪里”“先亲历再动笔”。

  在老山前线采访,他亲身经历了伏击战斗;采访空降兵,他和伞兵一起跳伞;采访潜艇部队,他随艇深海远航;采访特种兵,他参加海上泅渡……

  在他的军事记者生涯中,记录着多项第一:他是第一个随空降兵跳伞的记者;第一个随潜艇深海远航并三下南沙诸岛礁的记者;也是唯一一个在云南前沿阵地遭遇敌人伏击的记者。正是这样的亲临现场、亲身体验,写出来《当敌人袭来的时候》《海底世界学吃饭》《空降兵伞降训练亲历记》《烈日泅渡:八千米击浪向战场》等一篇篇脍炙人口的好新闻。

  “不到现场不写稿”、“先亲历再动笔”,这两句话说得好!当成为记者的座右铭。

  (作者为解放军报高级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