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记说事首页 >> 新闻业务参考 >> 写言论如烹小鲜,与大家交流几招
写言论如烹小鲜,与大家交流几招
2017年07月  作者:薛崧云  来源:新闻业务参考  浏览次数:279    责任编辑:xwywck

 

写言论如烹小鲜,与大家交流几招

——以扬子晚报独家声音和创新模式为例

薛崧云

  摘要:言论是发布独家声音、提升媒体品位的阵地,要守住这块阵地,光有死磕硬拼精神还不够,还得有“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尤其是对晚报都市报来说,让言论在形式上“动”起来、“活”起来、“新”起来,变“阵地战”为“运动战”,出奇制胜,方能更好地坚守阵地,这就是辩证法。

 

  在纸媒受到新媒体轮番“逼宫”的今天,一向以及时、贴近、生动、可读为法宝的晚报都市报,出路在哪里?确实,人们打开电视、电脑或随时随地掏出手机,真的要比打开一张报纸方便许多,而且同样及时、贴近、生动、可读,外加愉悦、可视、互动,等等。在阅读快餐化、扁平化、碎片化时代,在机关报不断嫁接晚报都市报功能的时代,晚报都市报的传统优势几乎不再。

  如何让读者的目光在晚报都市报的版面上多停留几分钟?强化新闻评论尤其是本报言论,是个不错的选择。一方面,从功能、文体、空间、语境上说,报纸相对新闻性渐淡、娱乐性渐升的新媒体,最大的优势就是深度分析和独家视角;另一方面,在同城化、同质化竞争中,只有用独家声音、独家言论打造品牌核心部分,报纸才有脱颖而出的可能。事实上,今天的读者不只需要刷屏式的“闪视”,也需要有选择地“凝视”,还需要“接地气”的理性快感,只是不需要板着面孔说大话、套话甚至假话的言论罢了。

  那么,晚报都市报言论怎样做到“亮眼球”“接地气”?

  一、选题贴近生活,从“高大上”到“小清新”

  如果说言论是报纸的旗帜,那么选题就是言论的关键。一篇成功的言论,往往并不取决于下笔后“怎么写”,而是取决于下笔前“怎么选”。言论选题可“大”可“小”:“大”到从国家路线、方针、政策中寻找话题,这是机关报长项;“小”到从群众中提炼话题,以生动具体的生活素材替代概括性、概念性、纯理性题材,这是晚报都市报不二之选。

  每逢重大节庆,各级媒体尤其是机关报,常发表社论、本报评论员、署名文章等“大块头”,洪钟大吕,掷地有声。而晚报都市报往往另辟蹊径。有一年春节,扬子晚报先后在门面版连发3篇系列言论。除夕见报的首篇《难忘今宵》,抓住除夕家家户户要做的习俗小事,反映人、家、国、民族的关系和文化。大年初一见报的《今天是个好日子》,从当天的生活细节发轫:午夜钟声、零点焰火、电话贺岁、短信祝福,吃汤圆、吃年糕、吃饺子,走亲友、拜新年,“门外扭来秧歌队,村头响起锣鼓声”……烘托出普天同庆的景象,并得出:“好日子”来自于艰苦奋斗、民族凝聚和远大理想。正月初五见报的《明天会更好》,则通过传统拜年活动和时髦的短信祝福,反映人们对皇天后土、国家社稷的感恩,再通过“小年饭”、喝春酒,表达人们为创造美好明天“壮行”的豪情。这3篇言论将春节风俗和人间亲情、爱国激情、民族豪情“捆绑”,通过身边小事情、小细节,反映了大文化、大时代。

  选题即内容。选题的贴近性决定了内容的指导性。紧扣百姓关心的难点、热点、焦点问题,心平气和、客观公允地言人之欲言而未言,才能更好地引导舆情、服务民生。从内容和功能上看,扬子晚报言论大抵可分以下几类:一是彰显“精气神”,主要对一些重大典型,如援藏干部任国庆、扶贫教授薛元龙等,加以浓墨重彩、深入浅出地评述、推广,提炼思想结晶,探讨精神亮点,分析情感世界,为社会提供“榜样的力量”。二是传递“正能量”,为生活中爱国爱民、爱岗敬业、遵纪守法、诚实守信、重情讲义、 勤劳勇敢、尊老爱幼等好现象好做法鼓与呼,弘扬真善美。三是展示“刀笔利”,对一些假恶丑现象,如杀人放火打砸抢、卖淫嫖娼黄赌毒等行为,如政务民生工作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做法,加以剖析、警示、针砭、抨击,起到激浊作用。四是提供“小清新”,紧挨生活评点生活,不以“小”而不为,柴米油盐、衣食住行、家长里短、生老病死,信手拈来作选题,释疑解惑,指导生活,如《有理讲理莫用“蛮”》《万金买邻》《90平方米究竟有多大》等,这些选题“小清新”,但能解决“大问题”,读来亲切、受用。

  晚报都市报言论选题曰“近”曰“小”,但不是不要高瞻远瞩,也不是不要大方向、大制作、大手笔,而是要“大”处着眼、“近”处入手、“小”处见大,让“一滴水映出太阳的光辉”,使之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小棉袄”。

  二、形式出奇制胜,从“阵地战”到“运动战”

  内容决定形式,受众决定风格。一般来说,机关报肩负着大政方针、重大事件、重要问题和新生事物的贯彻、解析使命,社论、本报评论员、编辑部文章、专栏评论、时评、述评、编后、编者按等评论形式,也就成了其宣传政策、倡导文明的重器和针砭时弊、干预生活的利器,但或多或少给人一种自上而下的感觉。晚报都市报虽然也承担着与机关报相像的功能,但由于受众是广大市民,需要平心静气、喜闻乐见、润物无声地实现“软着陆”,因此,短评、快评、采编手记、记者按、漫谈、沙龙评论、漫画评论、微评、“××吧”等应运而生,甚至连“评论”也称为“言论”了。

  在言论形式上,扬子晚报因时而化,不断创新发展。大体有以下几种:

  署名短评。最初以门面版的《扬子快语》、经济生活版的《说说议议》为代表,前者主要对“重”、“深”、“新”、“热”的话题发声,后者主要评论经济生活问题,刊登的绝大部分是本报记者、编辑撰写的言论。由于扬子晚报在业界以信息量大著称,版面十分金贵,每篇言论只300字左右,最多不超过400字,所以标题、观点、行文要求精准、“一步到位”,让读者一目了然。后来为了加强言论,《扬子快语》改为《新闻快语》等,不固定版面,篇幅也不断“解放”,一直发展到今天的《扬子今日谈》。

  配闻快评。以江苏新闻版的《扬子絮谈》为代表,主要针对投河上吊抹脖子类的社会新闻配发署名言论,有着很强的贴近性和指导性。每天值班总编看大样时,觉得哪篇新闻需要评论一下,就立即安排人在短时间内完成三五百字的评论,连同新闻一同见报。与“编者按”、“编后”不同,这类言论标题、作者、刊头等一应俱全。后来由此发展为《扬子新观察》《大杨说新闻》等栏目,篇幅也适当放宽。

  系列长评。大抵针对某一重大主题或重要话题而发,但受“300字左右”限制意犹未尽,于是条分缕析,从不同侧面反映同一主题,搞它三五篇,连日见报,形成“串烧”。说是“长评”,其实每篇篇幅并不一定长,比如获中国新闻奖的《小学生恽钢跳楼事件》言论,共发4期,都是三四百字:《急火烙不出好烧饼》《“完美”情节几时解》《少年之过谁之责》《勿让应试魔棒逞凶》,4篇均以“小恽钢跳楼引发的思考”为副标题“串”起来,按顺序见报。这种形式在评论一些重大题材、重大典型时,屡试不爽,必要时更以“本报评论员”名义出现。

  市民众评。说白了就是群众性言论,或曰“沙龙式评论”,以获省年度好栏目奖、受中宣部表扬的《市民茶座》为代表。“茶座”针对老百姓关心的话题,由主持人出题,然后从各地来稿中筛选出不同的观点,每篇编成一两百字,每天见报3篇左右,每个话题讨论两三周时间。这种形式还经常用于对重大新闻的策应,如在“烈士遗孤吉云云”报道中,开展“是什么让我们泪流满面”讨论,在“南京姑娘陈阳”报道中,开展“我对生命怎么说”讨论,都带来良好的效果。

  板块集评。2006年扬子晚报顺应形势改为早晨出报,版式进一步向“都市报”靠拢,增设了《扬子时评》版,每期至少半版,直到今天。该版设立主持人和《今日热词》《浮世绘》等栏目,每期从全国来稿中选登时评,形成视觉冲击。其中漫画评论《浮世绘》,主体由一则新闻、一幅漫画、几句打油诗组成,妙趣横生;另同电视台合办栏目,把电视评论直接嫁接到报纸上,也是一种创新。

  言论,是发布独家声音、提升媒体品位的阵地,要守住这块阵地,光有死磕硬拼精神还不够,还得有“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尤其是对晚报都市报来说,让言论在形式上“动”起来、“活”起来、“新”起来,变“阵地战”为“运动战”,出奇制胜,方能更好地坚守阵地,这就是辩证法。形式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走向“平民化”。

  三、语言鲜活生动,从“站凳子”到“坐板凳”

  评论的语言主要包括标题、论述和文字。由于功能略异,机关报评论的语言一般比较严谨、周密、全面,而晚报都市报言论则要求敏捷、灵活、精巧,说“家常话”,融思想性于艺术性、趣味性之中,启发读者、推动工作。

  先说标题。言论是报纸的灵魂,标题是言论的眼睛。在新媒体、快速阅读与厚报叠加的时代,言论标题能不能一下子把读者视线吸引过来,再停留几分钟,是个艰难任务。晚报都市报言论标题可谓不拘一格,用得好可成为“抢眼”的“卖点”。扬子晚报自撰言论的标题,要么就是大实话,如《这位母亲不该无法无天》《当真相一点点剥开,我很心痛》,典型的唠家常;要么生动灵巧,如《别把“愚”乐当娱乐》《“机关”与“关机”》《留住“两会蓝”,不能只靠“借东风”》,让人眼睛一亮;要么点化方言俚语,如《“冤家”何必成“对头”》《“鬼”捡熟人迷》《人情莫成“债”》,使人感到亲切;要么富于哲理,如《“爱”与“害”的辩证法》《“办法”与“法办”》《万分之一的冤案,百分之百的伤害》;要么幽默风趣,如《“哥们”别“义气”》《活见鬼》;要么带有文采,如《劝君少进一杯酒》《偶然·必然·未然》;要么带着情感,如《事不过二,好!》《老城区改造保留原住民,规划局副局长“愤怒”个什么名堂?》。为了顺应时评集结化、板块化趋势,有的标题长而重,从中就能读出重要信息,如《我们为什么感动?因为对“信义”的执着一直都在》等。所有这些“套路”目的只有一个:用言论的“眼球”吸引读者的眼球。

  再说论述。机关报评论在阐述观点时往往是“下视”,即自己“站在凳子上”说话,把需要阐述的问题居高临下地告诉读者;网络评论尤其是一些公知大V大咖们往往是“酷视”,即把个人观点活生生甚至恶狠狠地甩给读者,似乎不接受还不行,于是一通唇枪舌剑吐口水,到最后也争不出个“米和绿豆”来。而晚报都市报言论必须是“平视”,即以平民的立场和视角、用平民可以接受的方式说话,和读者“坐到一条板凳上”,拉家常、拉呱、说悄悄话,或褒或贬,或抑或扬,或评或析,把握话语尺度,不说过头话,不图一时痛快,做到心热脑冷、和颜悦色、客观分析、理性表达,做到和风细雨、杏花春雨、轻声慢语、小桥流水。比如《劝君喝酒莫过量》的导语:“迎来送往,亲朋欢聚,喝点儿酒,本人之常情。可如果往醉里喝,或非得喝醉不可,那就太不值得,也太不应该了。或许有人会说,我也不是公款吃喝,自个儿掏钱自个儿喝,要你唠叨个什么?话虽这么说,但过量饮酒有伤身体,有碍文明,甚至导致犯罪,却实在让人不得不说。”这样的平起平坐、苦口婆心,也许正是一项“独门绝技”。

  由此得出晚报都市报言论在文字上的特色:“软”而“活”,或朴实平易、娓娓道来,或风趣幽默、尖锐泼辣,或清新明快、饱蘸情感,而不是文绉绉、干巴巴、冷冰冰。这就要将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恰当结合,多用生活语言,包括方言、俗话、口语、顺口溜、网络热词等,有时还需用浓烈的情感感染读者,让议事说理形象、生动、有文采。这种文采不是油腔滑调、尖酸刻薄、炫才摆酷、故弄玄虚,而是一种机智的闪现。

  而在对优秀援藏干部任国庆的报道中,系列言论《三五年,究竟有多长》《三五年,是短还是长》《三五年,不短也不长》获得2000年度江苏省报纸优秀作品一等奖。言论抓住任国庆21年前援藏时安慰女儿的一句话——“爸爸三五年就回来”,展开议论。仅以第二篇为例:三五年是短还是长?这是个模糊概念,但在任国庆和他亲人的心里,答案却那么明确。在任国庆的心中,是挥不去的责任、干不完的事业和时不我待的紧迫,对于他来说,3年太短、5年太短、21年太短;在妻子女儿的心中,是抹不去的朝思暮想、说不完的酸甜苦辣,对于她们来说,21年太长、5年太长、3年太长;而三五年是短还是长,任国庆心里还有一本账,就是干事业嫌短、想家人嫌长……言论饱蘸“血”“泪”:“面对女儿在书信中的一声声呼唤,面对妻子在电话中的一次次叮咛,哪一次他不柔肠寸断、潸然泪下!当惠山的期盼和沙山的期盼一次次在他心中交织,当他一次次面临去与留的考验时,虽然他都选择了后者,但哪一次他不是经历了浓烈的感情炙烤……”短短千字文,感叹号竟用了6次。获奖评语中提到,这组言论从标题到文字采用散文、杂文、评论“三结合”写法,寓理于情,以情达理。

  写言论如烹小鲜,你做的“菜”有没有特色、合不合口味,只有读者知道。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新闻人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而这,也正是晚报都市报言论怎样“接地气”的最佳答案。

  (作者单位: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