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业务参考首页 >> 特约专稿 >> 筛选故事、写好故事
筛选故事、写好故事
2017年07月  作者:张继民  来源:新闻业务参考  浏览次数:211    责任编辑:xwywck

 

筛选故事、写好故事

——从我在北极、南极的采访说开去

张继民

  在新闻报道中,捕捉细节,写好故事,这是中国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必须要掌握的一种技法。如若不然,就是一种无用功,在传播效果上就要打折扣。

  如何写好故事呢?我认为,记者首先要懂得与了解受众对象,要了解他们想知道什么?对什么感兴趣?什么样的新闻能吸引住他们的眼球。需求决定稿件内容。只有明白这些需求,并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有设身处地的考虑,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报道。

  为了说明这些,我以我在北极、南极的采访作为本文探究的内容,加以叙述。

  一、写闻所未闻之事

  2001年10月,我作为文字记者,受新华社指派,随考察队赴北极斯瓦尔巴德群岛采访,每天都要向国内提供稿件。由于方向正确,所发稿件新闻性强,全部被编辑部认可,作为新华社通稿发向全国。

  一天凌晨,当我们从北极朗伊尔宾机场乘车来到下榻旅社,奔波了八九个小时的我本应睡去,但很快醒来,发现已经天亮。站在旅社门口向前方望去,见四五百米远的地方,有栋一两层实则举架达三层高的黑色楼房,窗口里映出橘黄色灯光。在周围白皑皑雪地映衬下,这所楼房格外醒目。它是什么单位?经打听方知是一所学校,称尤尼斯大学。

  大学?北极还有大学!在国内没听说过斯瓦尔巴德群岛有大学啊!决定去看个究竟。进入学校,更为出乎意料的是,还有4位中国藏族留学生在此读书。进一步得知,这是北极最北的大学,地处北纬78度。以如过硬的新闻要素,若再采访中国留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写出的故事必会生动有趣。一天,在朗伊尔宾餐馆里,我们请来留学生,边吃边采访。兴之所致,一起压低声音唱起“青藏高原”(怕打扰其他食客)。多么难忘的北极之夜啊!归来后我赶写出一篇题为“他们在北极留学”的稿件,并迅速发回国内。

  二、写易于驾驭的稿件

  我早年曾经当过工程兵,在北京与北戴河进行过国防工事坑道掘进作业。自然熟悉“坑道支护”、“电缆敷设”、“巷道掘进”、“矿渣输运”等名词。当我们到了北极斯瓦尔巴德群岛,恰遇斯威尔煤矿老板赫曼森,他邀请我们去他的煤矿考察,并提供飞机前往。这对于我们拓展视野,了解北极矿业开采现状,当然是件不可多得的好事。

  当我们乘着他提供的小型飞机腾上高空,才意识到进煤矿考察必然要下井。不管是坡井还是竖井,进入几百米抑或几千米深的地下,必有阴森森的感觉在等待着我们。然而抵达煤矿,赫曼森竟然派了几辆吉普车,让我们分乘其上,开进巷道,绕来绕去,快速抵达4000米远的尽头。驻足十多分钟,看了乌亮的煤海,以及先进的采掘设备,安全返回坑口。

  “乘着吉普车进矿井,还是如此深度,新闻,这绝对是新闻。”强烈的新闻敏感在撞击着我。由于与挪威老板语言不通,没有进一步采访的可能。但结合我以往坑道作业掘进时所掌握的相关专业名词,回到旅社用了近两个小时,快速写出题为“钻进北极矿井4000米”的长篇通讯。

  这则故事的关键,是将几个略作改进的专业术语置于文中,这恰恰是绝对不能缺少,又是我悉知的。应了一句话:一个人的经历,有时就是一种生活的馈赠。

  三、写极夜特殊感受

  中国虽然地处北半球,但所处纬度比较高,这决定中国读者体会不到极夜,即见不到太阳的感受。他们所缺乏的,正是我们报道要填充的空间。

  1988—1989年度我在南极时,曾饱尝在明晃晃的极昼中,难以安眠的痛苦。之后,终于迎来南极第一夜,居然只有18分钟。太阳如同飘在水里的皮球,按下稍一松手,就浮了上来。极夜的直感是什么?在“企盼太阳”一稿中,我写道:“好在极夜初期的斯瓦尔巴德群岛并非时时漆黑一片,这是因为逐步远离地平线的太阳,还把余晖、或者说把太阳散射光从下往上斜向投入空中,才给群岛带来一定光明。借助这点光亮,白天,考察队员仍然可以清晰地看到远方的每一座建筑和高山。不过,这段时间是有限的,约在当地时间11时至14时。而且必须是云层淡薄或晴天的日子。”

  “很快,我们发现,终日不见太阳,天天无奈地与昏暗相伴,与长夜厮守,其忍受是有限的。最为明显的感觉是,大家想念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想念光闪闪的太阳照亮的祖国大地,因而格外地企盼太阳。”

  这是一种多么难得的意境啊!

  四、写与北极动物遭遇

  任何人对野生动物都怀有浓厚的兴趣,更不要说北极动物见闻,如凶恶的北极熊,以及频频相遇的北极驯鹿、北极狐等等。在北极尤尼斯大学,门庭就挂有步枪。这是学生结队出门时,其中一人必须肩背的枪支,以保护自己与同学免遭北极熊袭击。在斯瓦尔巴德群岛,常年居住人口加上游客有2900余人,而该群岛北极熊多达3000多只,平均一人一只还多些。

  如何防备北极熊,是这里说得最多的话题,随便采访一下都能搜集构成报道的材料。对驯鹿,我写道:“在远离朗伊尔宾百多公里的新奥勒松地区,我又遇到三五成群的驯鹿。这些鹿群对人有一定的警觉性,当我接近它们二三十米远处拍摄时,它们就四散惊走。当地人说,诱引驯鹿到近前很容易。利用驯鹿好奇性,只要摇动衣服,或模仿动物四肢着地行走,就会吸引它们走过来。”同样在新奥勒松科学城,一只毛色洁白的北极狐,为了混吃混喝,我们住在这里3天,它就陪了我们3天。它时而蹲在窗下,距我们仅有二三米,尽可以看个够。如此经历,著文形成一个个北极故事,读者是欢迎的。

  五、是代沟,还是短视

  巴伦支堡广场颇有气势。在一块长约300米、宽约150米的空旷坡地上,三面为俄罗斯建筑风格的楼群所包围,一面临海。列宁高大塑像就矗立在广场中心,面向远方。列宁塑像为半身免冠,塑像下面是四五米高的柱形基座。

  为使高高的基座不显得呆板,设计人员以若干宽10厘米、长3米的木板条整齐而又有一定间隔地围在基座四周。看上去既与塑像有所区别,又浑然成为一体,有力地衬托了列宁睿智而又凝重的形象。

  “据了解,这座塑像为前苏联时期所建。能在高纬度北极地区看到这尊列宁塑像,足见这位伟人在俄罗斯人民心目中的不朽地位。”这是我在北极发出的题为“列宁塑像矗立在北极”报道的部分段落。至今难忘的是,当我最初见这尊塑像时,心情激动,觉得又撞到了新闻。马上呼喊某新闻单位一位年轻同行快来看看。他竟然不屑一顾,连来到近前,简单地按动快门摄下的兴趣都没有。甩给我的话是:“这有啥!”然后远离。面对列宁,我俩的温差为何这样大?是代沟吗?我曾问自己。

  后来我认定这位记者或是短视,抑或是欠缺学习精神。回到国内,又有多家报纸找我要北极列宁照片,或约写这则故事。我进一步延展,把视线扫向南极,搜集置于南极的列宁塑像情况,并留下这样的文字:“蓝色天幕下,一座金色的列宁背面半身像,置于辽阔的南极冰原上。地点位于南纬84度、东经54度58分。此地距南极点870公里,海拔为3725米。这里被认为是离南极大陆四周海岸最远,同时又是陆路最难到达之处。是置于南极纬度最高的列宁塑像。有位学者经过考证指出,这尊列宁像是1958年12月14日,苏联探险家到达这里建立气象站时带来的。”

  可见,一尊北极列宁塑像并非简单。再联系到南极列宁塑像,一个给人们带来新知的,具有浓厚政治含意的南北对映故事出现了。

  (作者为新华社高级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