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业务参考首页 >> 编采技巧 >> 典型报道中的学问
典型报道中的学问
2017年01月  作者:王朝霞  来源:新闻业务参考  浏览次数:0    责任编辑:xwywck

 

典型报道中的学问

——以甘肃日报“草原行”系列典型报道为例

王朝霞

  甘肃日报前不久搞的“草原行”系列报道,历时3个月,走过24个市县区行程1万余公里,推出系列报道13篇共计3.6万余字。这组报道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甘肃草原全方位、全景式、全覆盖的最权威新闻报道。

  在这组报道中,大家总结出不少采访报道的学问,现介绍如下——

  一、深入实地现场,采掘独家新闻

  一线,是新闻的源泉。草原,大都分布在远离城市的地区。作为偏远落后省份的甘肃,公路等基础设施差,实地采访坎坷难行,有的采访点乘越野车才能勉强通行,有时需骑马或爬山步行。记者克服困难,坚持到广袤壮阔的草原实地调查。

  甘肃草原,分布在海拔3000多米的青藏高原地区甘南藏族自治州、河西走廊沙漠戈壁交汇边缘的无人区、祁连山深处的高山上。地处偏远,却蕴藏着没有被发现发掘的独家新闻。“草原行”,让记者首次了解到草原对保护莫高窟的重要意义,发现了种草栽树、治理风沙的典型人物陈明星,在《清风拂拭莫高窟》中,叙述了他播种的“鹿草”与莫高窟壁画中九色鹿传说的神奇故事。在《青草葳蕤呵护黄河》中,记者描述了草原被破坏的场景:“草场布满了星星点点的鼠洞,肥硕的旱獭、鼠兔不时冒出来,”令读者揪心;同时报道了牧民羊吉才驯化养殖野盘羊、减少草原载畜量的故事,让读者看到了希望。

  在《斑斓多彩民族风情》一文中,描述了草原少数民族骑马挥鞭放牧牛羊的景象,讲述了天祝藏族华锐部落后裔赛马活动的盛况,肃南裕固族精美绝伦的民族文化艺术品。特别是肃北蒙古族对草原深情守望的话语:“肃北,是雪山蒙古族。这里,您将距离蓝天最近,距离河流最近,这里是绿色的海洋、歌的海洋,我们蒙古族人要为子孙后代保护好这片草原,将世世代代守护着草原……”用群众语言表述,真实而感人。

  草原行,舟车劳顿与疲累的同时,记者也收获了别样的人生感受:踏上草原,那种宽广无垠、天蓝云高、丰润柔美、滋养万物、育草孕泉的美好景象,令人陶醉;凝望草原,顿感雄伟壮阔、浑厚久远,内心感到被净化,心灵得到升华。这些现场描述,扩大了新闻的内涵和外延。

  二、搜集背景新闻,展现宽广视角

  新媒体井喷式涌现,给传统媒体带来挑战与冲击。作为党报的甘肃日报,坚持走精品化发展路子,摒弃碎片化、快餐式、杂芜化的新闻报道,努力用精品引导方向,用力作凝结共识,用佳作彰显正能量。

  “草原行”系列报道,以解剖“麻雀式”的方法,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讲述故事背后的故事,用有历史厚重感、有分量的报道吸引读者的视线。在《小草变成了“金草”》中,回顾了全国典型中国红豆草之乡通渭县:1983年9月《人民日报》发表了《走申家山路》的社论,申家山成了全国推广的种草养畜典型。同时,讲述了被当地农民群众亲切称为“王妈妈”的王素香成功引种红豆草、带领亲乡致富的动人故事。在《守护草原的“雄鹰”》中,讲述了“草原人”的故事,有扎根陇原60余载的著名草原研究专家任继周院士;有一生致力于草原事业的省畜牧厅总工程师王无怠,其研究成果受到由周恩来总理签署的国务院嘉奖;还有普通“草调”人员爬冰卧雪、奔波野外、风餐露宿的经历……这些鲜为人知的故事,都是记者深入草原一线采访中,实地搜集并发现的,既回顾过去,又展现当今,亮点纷呈,令读者耳目一新。

  《大美草原生机无限》,突出了“草原是我省面积最大的绿色生态屏障,是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和水源涵养区,是全省少数民族聚居区和甘肃传统草畜业生产基地。”在《祁连山草原南涵水源  荒漠化草原北锁黄龙》中,突出了河西走廊的祁连山草原作为“绿色水库”保护了河西走廊的水源地,北面荒漠草原阻挡着腾格里、巴丹吉林和库姆塔格三大沙漠向走廊入侵的生态主题。

  三、注意细节叙述,讲好草原故事

  新闻写作需“胸中存大局,笔下有细节”,有声有色的鲜活报道,才能抓住受众的眼球。

  “草原行”系列报道中,注重应用细节描述,打动读者的柔肠。一是通过对草原场景的白描手法,用印象语言和色彩打动读者,如《祁连山下牧草青》中“盐池湾乡雕尔勒吉村,草场渐高渐厚,绿草萋萋,五彩的花儿在风中跳舞,清澈的河流在草原上蜿蜒百转,水天相接的河水里,洁白的祥云在湖中漫步。”二是通过群众语言娓娓道来,依靠事实感染读者。在《唤回远去的大美草原》中,肃北县盐池湾党委书记卫红目睹了草原变迁,草原恢复了生机,野生动物多了,又带来了新的问题:“经常有牧民来投诉,野牛把家牛引跑了,变成一群野牛来到牧民草场上,还有野驴、黄羊、岩羊等食草动物,见了人也不怕,赶跑了又来了,与家畜争草吃,让人一筹莫展。”三是简笔勾勒,寥寥几笔描绘出生动细节。如《青草葳蕤呵护黄河》中,“53岁的藏族牧民拉毛甲告诉记者,他12岁放牧时草长到大腿,如今低矮到脚面,像老年人的头发一样快掉光了。”

  这些细节描述,亲切自然,通俗流畅,不事雕琢,朴实无华,言简意赅,耐人寻味。

  四、传播充足信息,营造大美意境

  在“草原行”系列报道中,为读者提供了大量而鲜活的新闻事实,既让读者了解到甘肃草原生态及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又充分展示了草原深处的新闻故事,还说明了草原与读者的直接关系。

  在《草地农业:迅速崛起正当时》中,从院士专家、领导干部、牧民群众等多角度、多领域客观叙述,报道了甘肃省在全国率先实践,加快推进草地农业发展,努力走出一条发展现代农业、促农增收的新路子,体现了新闻价值所在。特别是通过深度报道,提示客观事物的矛盾,大大增加了作品传递的信息量。如《草地农业:甘肃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选择》中,先讲述了一个事实结果:不起眼的小草,登上了大雅之堂。全国各地大型养殖企业、饲料企业、奶牛企业等纷纷“抢滩”甘肃草市场,争抢甘肃优质草产品。后面揭示原因:“近十多年来,在国民食品安全中发生的一系列三聚氰胺、瘦肉精等事件,无不和饲草料相关,而这些问题的背后,千丝万缕归结到一处,是全国畜牧养殖企业都缺少优质牧草,以粗蛋白含量来论草产品价格成了当下用户追求的热点。”通过传播事物变动状态的信息,充分体现了新闻反映的内在核心问题。

  (作者为甘肃日报出版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