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7月26日至27日,人民日报社举办2016“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来自101个国家的212家外国主流媒体负责人出席会议。在这个论坛上,外国同行就“数字化时代的媒体出路”问题发表了不少看法。现将其中部分发言摘登如下,以飨读者。
看看外国同行如何说媒体出路
网络要加强与受众互动
巴西红网总编辑 伊纳西奥·科埃略
巴西红网正在面对三个挑战。
第一是信息生产,第二是互动性,第三是传播。在内容生产上,有些媒体在手机上可以生产信息,并且在很广的范围内传播,但传统媒体却很难做到。
互动性也是传统媒体在今天面临的问题,即在制造、生产和阅读接受信息的过程中缺乏互动性。现在的年轻人特别希望跟媒体互动,他们想有选择,增加一些渠道表达他们的意见。所以,建立和他们的互动尤为重要。
第三个挑战就是传播形式。红网今天所做的是多媒体和社交网络联合使用,像脸书、twitter等等。做这种结合,我觉得是很大的挑战。但我认为,传统媒体在今天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有很丰富的经验,他们可以和新媒体结合,可以克服、战胜这些挑战,面向未来更好地发展。
新媒体仍然是内容为王
韩国NAVER集团副总裁 尹永灿
Naver是韩国最大的门户网站,相当于中国的百度。我们与传统媒体合作,引用它们生产的新闻。
例如,韩国最大的一家报社调查内容,在我们的移动平台上呈现给受众。通过这样的合作,目前拥有了400万用户。最近我们还开辟了旅游、电影等主题,包括与中国相关的主题,内容基本上都是由传统媒体制作,然后在平台上推出,再通过广告创收,这就是我们的商业模式。
对于新媒体,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内容。在互联网上,我们会获得很多信息,但需要鉴别,需要过滤,甚至需要火眼金睛。从这个方面来看,传统媒体提供的内容更具客观真实性。目前,我们的任务是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很好地融合起来。
把所有渠道集合成平台
路透社亚洲区媒体运营执行总裁 李家惠
我在路透社工作,路透社没有什么媒体资产,在日本、英国、印度,有四到五个媒体新闻的频道,我想讲三个观点。
首先,传统媒体到底有什么样的意义。路透社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一定是传统媒体的代表。传统用户非常认可这个高信誉、有很强市场互信的品牌,所以尽管在媒体中听到各种不同的噪音,我觉得大部分传统媒体代表的还是可信、可靠,这就是传统媒体的优势。
其次,是技术对我们的影响。现在所有技术都是移动的、数字的,我们的客户用各种不同设备获得信息,怎样才能捕捉到客户?我们要意识到,客户群在哪里,他们的习惯是什么,绝对不要害怕技术,因为技术其实是新闻的一部分,用了技术我们才能打造更强的品牌。
最后,技术怎么在路透社得到很好的应用。我们传统是做电视,以前在电视上做文本、图像、视频,现在可以在网络上进行传播了。所以,我们要做的是把所有的渠道集合成一个平台。然后在此之上,寻求合作伙伴,希望能够和其他的新闻机构一起,一步一步印下全球足迹。
免费阅读冲击传统媒体
英国邮报网国际事务总经理 詹姆斯·利弗
在当下这个时代,全球媒体的商业模式遇到了很大挑战,所有人都可以免费阅读新闻,传统媒体的发行量已经大大降低。作为应对,我们把部分内容发布在网络上让读者免费阅读,目的是追逐大众市场,而过去的六年已经证明了该策略的成功。
想要扩大受众,最重要的就是扩大分销渠道。我们的内容不仅可以在门户网站上搜索,也可以在facebook上找到。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不断更新内容,才能够让读者每时每刻都可以找到我们的信息。
当下的人们在不断分享信息。如果一条新闻没有被任何人分享,那么就称不上是“新闻”。对于邮报网而言,新闻从业人员也在大大增加,他们专注于网络渠道上新闻的发布。同时,新闻的产出速度也迅速提升,我们每天能够发布超过1000条报道、500个视频,还有9000多张图片。不管受众身处何地,广告商们都可以从他们身上获取利润。
虽然盈利模式发生了变化,但作为媒体,主要任务还是生产内容、扩大受众,以合适的方式与读者进行沟通和交流。
内容深度应是发展关键
加拿大《权利报》社长兼发行人 皮埃尔·保罗·诺罗
除开一些地域上的差异,外国媒体人和中国的同行们境遇很相似。
作为媒体,我们的力量深深根植于读者之中。我们必须从读者中获得一些力量,而不应该自我迷失。人民日报也好、邮报在线也好,都需要在新媒体时代做出选择:如何贴近读者,怎样融入时代。
《权利报》有着100多年的历史,但也面临了一个现实难题——我们的青年读者群体在不断流失。幸运的是,新媒体帮助我们吸引到了新的读者。经过9个月的新媒体实践,我们重新获得了40%的新读者。
深度和有质量的内容是获得发展的关键。不管是通过twitter、facebook还是google等网站,我们能够利用新的技术更好部署未来的工作,提供有差异性的服务,从而获得更多的客户。
纸质媒体无需惧怕未来
俄罗斯“自由媒体”网站副总经理 安德烈·苏汉金
无论纸质媒体还是在线媒体,都无需惧怕未来,因为两者有不同的优势,因为两者可以携手而行。
我们要了解受众,比如根据年轻受众的喜好,为他们量身打造适合的互联网内容;比如针对年龄稍大的受众群体,我们在倚重新媒体的同时,还要多发挥纸质媒体的优势,挖掘权威、可信的信息提供给他们,满足他们对媒体的个性化需求。
总之,要根据不同受众确立不同计划和目标,贴近其不同的诉求和需要,我们的媒体才有发展可言,这样的发展也才有可持续的未来。
(摘自人民日报报道)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