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业务参考首页 >> 特约专稿 >> 在打造名专栏上持续发力
在打造名专栏上持续发力
2016年10月  作者:林耀平  来源:新闻业务参考  浏览次数:160    责任编辑:xwywck

 

在打造名专栏上持续发力

— —兼谈我们办《脸谱》专栏的体会

林耀平

  方汉奇教授曾说:“报纸有三宝:头版、言论和专栏。”

  专栏一直受到各大报纸的重视,无论是主流媒体最重视的言论专栏(如新民晚报《未晚谈》、北京晚报《燕山夜话》、中国青年报《冰点》时评等),还是更受都市报青睐的热线专栏(如楚天都市报《楚望台》、江南都市报《市民热线》、温州晚报《雪君工作室》等),抑或是调查类专栏(如人民日报《求证》、中国青年报《今日关注》、经济日报《记者亲历》等),这些名专栏都曾经或依然在读者中有极大的影响。

  泉州晚报创刊30年来,一直注重打造品牌栏目,《塔顶望远》《侨乡揽萃》《灯下杂谈》等都卓有影响。近年来,泉州晚报更是在打造名专栏上持续发力,推出了一批有热度、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的专栏,牢牢吸引了读者的目光。我们认为,在媒体形态多样化的当下,报纸专栏要做出特色,需要更多的用户意识、社会责任和个性表现,更需要不懈的坚守。

  泉州晚报于2011年开办《脸谱》栏目。5年多来,每周都有二三篇文章见报,共计推出600余篇基层人物故事报道。这些普通百姓的不平凡之举,经过《脸谱》的展示,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共泉州市委几次发出通知,要求全市各条战线向《脸谱》栏目报道过的典型人物、先进集体学习。

  《脸谱》专栏的成功,与报社树立精品意识、强化策划运作分不开。

  首先,注重广“撒网”。《脸谱》主要报道读者身边人、身边事,镜头聚焦百姓,笔触专注民生。其中,有徒手搏斗制伏持刀歹徒的过路人,有倾情照料八旬孤寡老人的好邻居,有捐肾救子情动社会各界的好母亲,有死后捐出器官延续3人宝贵生命的小女孩,有倾尽财力捐助公益的好心人……报道对象涉及各行各业各个阶层,覆盖面广,贴近性强。

  其次,善于抓“活鱼”。与其他民生报道不同,《脸谱》注重人物的独特性。关注的对象虽然都是平头百姓,但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之处,报道的都是“平凡人的不平凡事”。在众多不平凡事中,我们注意攫取最为感人的事件(人物)来报道,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譬如,在采写晋江供销社报道过程中,记者发现这并不是“逢年过节献爱心”的普通故事,其背后是数十年、数代人的传承与坚持。这样的“爱心集体”,在当下无疑是难能可贵的榜样。

  第三,舍得“花”版面。只要报道对象值得树为标杆人物,报社在策划中便不遗余力,安排记者挖掘更多故事,用大篇幅、系列报道来塑造人物,以期在短时间内造出声势、扩大影响。2013年7月8日,老支书陈其伟病逝当天,记者便赶赴泉港区涂岭镇黄田村,深入走访其家人、同事、好友,重走陈其伟生前为村民奔走的那些乡村小路,参与追思会及出殡仪式,目睹千人自发送别的场景。随着一系列消息和通讯的推出,一个朴实憨厚、认真踏实、无私为民的老支书形象,日益清晰、饱满,扣动读者的心。记者及时关注社会各界的反响,形成追踪报道,让影响不断扩大。同样,晋江供销社典型群体的事迹,泉州晚报除头版刊发消息外,还推出8个整版的“晋江供销社现象”特别报道,创下办报以来之最,形成了轰动效应。

  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形势下,报纸正面临着压力和发展机遇。但只要拥有不可替代的内容,那么,生存和发展就不会是一个问题。我们相信,只要坚持包括打造名专栏等好的做法,并不断加以创新,拥有强大原创力和舆论引导能力的报纸,读者虽然会被新媒体分流,但却永远不会被取代。

  (作者为泉州晚报社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