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业务参考首页 >> 特约专稿 >> 王建君:企业报如何突出新闻性
王建君:企业报如何突出新闻性
2016年10月  作者:王建君  来源:新闻业务参考  浏览次数:277    责任编辑:xwywck

 

企业报如何突出新闻性

王建君

  新闻性作为媒体的灵魂,这个问题看来似乎是已经解决,但在企业报界中新闻性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并且亟须纠偏。

  随意打开一份企业报,扑面而来的多是工作汇报、企业领导讲话、总结式材料的堆砌等不一而足。相反,那些用新闻手法制作出来的作品却成了镶边点缀。一些企业报尽管也按照正规媒体设置了采编机构,从业人员也一样持有记者证,可报纸提供给读者的产品有相当数量都呈现出新闻缺钙的软骨症。

  一、提高对新闻性的认识

  企业报作为传统媒体的一种形式,它姓“企”也姓“报”。姓“企”只表明了企业报的性质和活动范围;姓“报”则要求企业报遵循新闻规律和市场规律,讲究传播艺术、最大限度地突出新闻性,增强感染力、亲和力和可读性。

  或许一些企业领导者认为,企业报是为企业服务的内部媒体,只要把企业想要宣传的内容宣传出去就可,不必在意宣传形式。显然,这种认识淡化了报纸新闻性的特征。对于企业领导对报纸新闻性认识不到位我们不可求全责备,因为毕竟术业有专攻,隔行如隔山。而作为企业报人如果思想认识上不去,报纸版面长期缺乏新闻性,就不能漠然视之了。企业报担当着企业与员工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扮演着企业文化讲解员的角色。企业报要切实做到上让领导满意、下让员工认可,没有捷径可走,唯有在传播艺术上下功夫。这个功夫集中体现在着力突出新闻性、增强感染力。

  新闻性是报纸的生命线,也是报纸的活力所在。企业报与其他报纸相比就像体育比赛一样,只是承办赛事的单位不同而已,至于游戏规则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这个游戏规则说白了就是新闻规律。新闻规律蕴含在每篇新闻稿件中,展示在报纸的版面上。古语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试想,一张缺乏新闻性的企业报自然难以让受众喜闻乐见,更谈不上影响深入广泛,最终结果是宣传效果大打折扣,费力不讨好。

  突出新闻性就是要把企业的愿景目标、战略决策、重大活动与员工的衣食住行、职业规划、事业发展等关注点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有血有肉的新闻作品表现出来。真正的新闻作品既能体现企业的宣传意图又能满足员工获得信息的需求。新闻性作为报纸的灵魂,任何时候都不可掉以轻心,更不能魂不守舍,推及到企业报也概莫能外。企业报只有把灵魂守住了,才能壮大自己,影响他人。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人力资源在各类资源要素中是第一要素。在解决了思想认识问题后,企业报增强新闻性的重任就落在了新闻工作者身上。企业报与党报、党刊等主流媒体相比,没有按照正规的新闻单位机制去运行。人员素质、评价标准,专业技术路线都存有很大差别,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报生产新闻的能力和水平。

  长期以来,企业报依靠的主要力量是本单位里从事政工工作的人员。这些人大多非科班出身,又缺乏系统培训,从事办报多是摸着石头过河。近年来,尽管企业报也聘用了大批大学毕业生,可新来的大学毕业生又因缺乏专业训练,在办报上多是模仿以前的报人。有些大学生工作几年后还没有走上真正的新闻道路,在企业报这样的情况并不鲜见。

  企业报虽说是媒体,报人也有记者证,因企业大多都不兑现新闻专业职称待遇,使得从业人员在新闻专业职称方面追求不高。在一些企业报也评职称,但多是以政工职称代替新闻专业职称。单从职称评价上看,企业报与新闻就很疏远了。在这种导向的引领下,从业者对待做新闻的态度就可见一斑。企业报也组织好新闻评选,但好新闻不是用作新闻职称评定的证明,而是作为一般性的奖励依据。企业报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通道不畅通和评价机制偏离新闻轨道等缺陷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报的新闻性。

  企业报要办成真正的新闻纸,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切实落实新闻职称评聘机制,打通专业技术通道,让年轻的大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成才,让从业者尽快成为新闻业务方面的行家里手。

  三、坚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企业报虽不像都市报那样以多版面、信息量大的厚报取胜,但利用有限的版面做有效的新闻应该是出奇制胜的法宝。一些企业报也模仿党报的新闻报道方式,分时政、经济等体例。过去企业报由于时政报道占比大,自选动作的空间有限。可是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企业领导人活动报道的改进给企业报做自选新闻腾出了很大空间,提供了好的机遇。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办报质量就要在版面上看分晓,在稿件上下功夫。假如每天每个新闻版面有1至2篇吸引眼球的稿件,那么我们的报纸整体质量就会有一个大的提升,“内容为王”的目标就会更加接近。

  笔者认为,根据新闻作品的内容需要来选择表现形式最符合新闻规律。新闻素材适合通讯体裁的就写通讯,适合消息体裁的就写消息。消息是报纸新闻品种的主打产品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但采访对象不屑“豆腐块”的诉求,往往使记者有意识延长篇幅,这样造成的结果往往是一个面片兑了一碗水,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作为新闻工作者要引导采访对象对新闻作品进行正确理性的评价,新闻作品并非篇幅长了就好,有价值的信息往往被淹没在大段赘文中,相反短小精悍的消息却能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让人过目不忘。总之,企业报编辑要把握好消息与通讯稿件的占版比重。

  其次,企业报受活动范围限制,在新闻时效性上要防止两种倾向。在新闻时效性的把握上既要防止“今年以来”横跨四季的老生常谈,也要防止“昨日新闻”的牵强附会。而是要依据新闻事实,借助一个事件或节点将非事件性新闻进行事件化处理,尽可能做到让事物有活力、让人物有朝气。

  在版面编排上按照单位级别大小排序,在企业报成为惯例。如果是公告、公示这类内容的话,这样的排版顺序或许可以。但作为新闻稿件如果再按照单位级别高低安排版面的话,就会严重损害新闻性。一个市县可以上中央媒体的头条,一个乡村可以上省级党报的头条,这就表明媒体选取稿件的标准是以新闻价值论英雄的。如果企业报一味地以单位级别排座次,那么基层单位有价值的新闻也很难登上重要版面或显著位置。这样长期下去,企业与新闻的距离会越拉越大。以新闻价值大小选用稿件,才能调动记者去写精品,编辑去编精品的主观能动性。如果人人都朝着精品新闻努力,不愁企业报无人喝彩。

  四、做足、做好深度报道

  就报纸与广播、电视等媒体相比劣势在于时效性和直观性差,可报纸的优势在于深度开掘。就各类报纸比较而言,企业报因其更加接近企业,所以更受企业员工欢迎。在企业做新闻其实难度很大,年复一年重复同样的工作,一季度开门红,四季度保决战。如果仅仅依据这些“四季歌”提供的素材,最多做上几次快餐新闻就将搁浅,那些能够在第一落点开花结果的新闻更是凤毛麟角。企业报的优势在于就某个主题的专业解读,做好这个解读就要依托深度新闻来实现。

  深度报道首先要在选题上体现重大或典型,其次背景开掘要深,最后要有理性的见解。像煤化工污水零排放,宁东化工基地建设,燃煤电厂排放标准高于燃气电厂,环境污染这些都是企业报读者关心的热门话题,也是报人做深度报道的好选题。

  相当多的人认为,深度报道就是动辄数千字的长篇大论。其实不然,有的甚至是几百字的报道,它一样是深度报道,因为这是报纸版面有限的特殊性使然。就拿神华能源报发表的“国神一对恋人保发电两推婚期”和“杨荣三小发明创效百万元”等报道来说,尽管新闻报道文字都不长,可反映了职工爱岗敬业和创新驱动的大主题。深度报道,就是把读者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解答完整了。

  (作者单位:神华能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