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自己的职业价值
——参加厦门新闻培训有感
张丽兵
2016年3月25日—28日,我有幸去厦门参加了中国新闻网举办的《全媒体时代的新闻采写与新媒体运用高级研修班》,和班里140余名其他企事业单位的采编(宣传)人员一起聆听了来自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前辈们的采编经验与心得,听后引发了我对自己职业的反思。在“内容为王”的新媒体时代,如何寻找自己的职业价值,值得每个媒体人深思。
不做“信息垃圾的生产者”
“谁写谁看,写谁谁看。”或许我们都遭遇过类似的写稿尴尬。自认为代表“劳动成果”的稿件刊登出来就有功劳了,而别人只扫了一眼就撂在一旁了。虽然不想承认,但对读者来说这就是“信息垃圾”。如何写出有吸引力的精品稿件,而不做“信息垃圾的生产者”,习近平总书记已经为媒体指明了方向——“讲好中国故事”。对我们来说就是讲好企业故事,做新闻精品。
中国青年报首席记者、范长江新闻奖的获得者刘畅讲了一个例子,说他的一篇8000字的通讯被编辑缩减成了2800个字。改后的稿子几乎“面目全非”,相当于重写,重要的细节放在了前面更突出的位置。更令他惊讶的是——中间怎么写都写不明白的几段被编辑用“匆匆数载,时过境迁”8个字高度概括,事后这篇稿件以故事曲折、逻辑清晰、文字精炼受到读者的好评,并且还获了奖。这样的稿件无疑就是新闻精品!刘畅说,多拿自己的原稿和编辑的改稿作比较,多想编辑修改的高明之处在哪里,这是专业成长最快的路径。为了写出企业好故事,我们还可多读经典著作、多看他人的作品来借鉴经验、启发灵感。
不做“流动的图书馆”
刘畅老师讲,一个新闻记者学历再高,不能很好地深入一线并发挥其采写才能,就只能是一个“流动的图书馆”。要想将这潭“理论死水”变成“源头活水”,一招即可见效——“用脚写新闻”,即改变作风,走进现场,深入采访——通过对新闻事件或人物的“望闻问切”,以镜头化的视觉语言记录或还原事件的全貌或细节。
就像刘畅讲课时说的,“好记者应有诗人的激情、作家的叙事能力、史学家的客观理性、法学家的公平公正、哲学家的思辨能力”,这是优秀采编人员必备的能力,也是记者被称为“杂家”的理由。另外,还有一项最重要的能力不容忽视,那就是与人打交道的能力,这是贯穿采访过程始终的能力。它既要求采访前做足准备,列好“问题清单”,又要求采访者有较强的现场掌控能力。只要“张开嘴、迈开腿”,能和被采访对象打成一片,采访活动就成功了一大半。
不做“人文情怀的埋葬者”
有位老师在课堂上问:“有两条新闻摆在你面前:一是王菲生孩子;二是某地矿难造成人员伤亡。因版面有限,只能二选一,你会选择上哪一条?”现场开始了热烈的讨论:有人说,肯定是王菲生孩子!有人说,矿难吧?!还有人说,那得看矿难死了多少人。刘畅老师说,如果是他,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矿难。因为不管做什么工作,生命的底色永远不变,那就是人文关怀,而热爱并尊重生命是人文关怀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啊!用自己的叙事风格将百姓关心的事情传播出去,这是我们的职业使命。我们不能成为人文情怀的埋葬者。
细节靠观察,故事靠采访,代表社会良心的正能量靠挖掘,只有将真善美的价值观融入自己笔端的故事,作品的思想才能得到升华,文章的生命力才能更持久,我们的职业价值也才能得到更好地体现。
(作者为青岛海晶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厂报编辑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