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记说事首页 >> 新闻业务参考 >> 你知道什么是大数据吗?
你知道什么是大数据吗?
2016年10月  作者:杨海霞  来源:新闻业务参考  浏览次数:210    责任编辑:xwywck

 

你知道什么是大数据吗?

杨海霞

  技术创新,不仅改变了媒体,也改变了用户。从前,人们是被动地看报纸、电视,是媒体的使用者;如今,用户不仅可以从多个渠道获知这些新闻资讯,还可以作为媒体内容的生产者和制造者,参与到新闻生产过程中,或者在传播链条上发声互动。对于媒体机构来讲,原来有限的信息来源变为可以拥有的全方位的信息源,内容广泛且丰富。这些变化为媒体大数据发挥作用提供了舞台,也为媒体行业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机会与充分的想像空间。

大数据的运用

  用好大数据,媒体首先要转变的是思维模式,首当其冲的是建立“用户思维”:所有的新闻采编工作均要充分考虑最终的用户或受众的口味与感知,同时要敢于创新,勇于打破和优化传统的采编流程,用大数据的思维去支撑各个业务环节的工作。

  助力“采”——以快制胜

  传统媒体时代,记者根据有限的信息源到现场采集素材,完成撰文,审核发表,以送达读者告终。在此种情况下,受线索数量及覆盖面的制约,采访工作的效率和针对性存在缺陷。

  新媒体时代,尤其是社交平台普遍使用的情况下,每一个社会公众都成为发声者。特别是突发事件,任何一个媒体机构的反应速度都没有现场亲历者来得快,公众的一个照片、一段视频、一段文字都将成为最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如天津大爆炸事件,最早的信息均来源于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大数据时代,媒体可以充分利用社交媒体这一特性,为记者提供高效且方向明确的新闻线索,以抢占报道先机。

  媒体可以根据自身定位,利用关键字及关注账号的方式,实时监测社交平台上的每一条信息,通过排重过滤算法、话题聚类算法、传播加速度算法等一系列处理过程,筛选出有价值的线索推荐给记者作为新闻验证及采访报道的方向。

  助力“编”——以质取胜

  如果说,大数据在“采”的过程为媒体机构提供“以快制胜”的利器,那么大数据在“编”的过程可以为媒体机构提供“以质取胜”的武器。

  在传统媒体时代,编辑生产过程仅凭个人自身的认识、理解和职业素养来支撑,容易因为素材单一导致报道同质化严重的问题。缺乏读者反馈的渠道与信息来源,也容易使读者产生阅读疲劳。

  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为记者和编辑提供互联网上所有类似主题方向的报道,并以多种维度和视角对新闻内容进行呈现,如以时间为主轴进行事件新闻的呈现,以媒体机构的报道角度进行聚类呈现等等,能给编辑记者更多的报道素材,并同时了解其它机构的报道视角。更重要的是,基于对公众反馈信息的分析,可以知道对这个事件,受众更想知道哪方面的信息。有了大数据提供的诸多信息,记者编辑可以清楚自己该如何选择新颖的报道视角,以分众化的思路进行新闻内容的制作与生产,使生产出的新闻稿更具代表性和话语权。

  助力“传”——个性取胜

  媒体融合时代,变化最大的就是发布渠道呈现多元化,纸媒、网站、APP、微博、微信等都将成为新闻发布的主战场。不同渠道对新闻报道内容、方式的要求有差异,而且,不同渠道的受众也有其不同的诉求与偏好。

  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收集以往稿件在不同渠道发布后的反馈信息,让媒体机构清楚不同发布渠道更适合发布什么主题、什么形态的内容,给不同的新闻选择不同的发布渠道,并根据用户的偏好实现个性化推荐。这是媒体融合时代的典型特点——提供差异化、品质化的新闻作品。

  助力“运营”——知己知彼

  融合时代,渠道多元化给媒体机构的运营工作带来更大的挑战与压力。让每个渠道都具有活跃度和影响力是运营的主要目标,如果没有数据的支撑,所有的运营工作均是盲人摸象。

  大数据技术在运营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通过监测自家媒体及同类媒体机构在全网的运营情况,包括分渠道、分主题、分稿件的影响力分析,不同媒体机构的竞争力分析,最终构建一个立体化的运营指标分析体系。这个体系可以包括对外的运营分析,也可以构建对内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对外的分析可以做到知己知彼,明了自身的优势、与同类机构相比的劣势,有针对性地制定短期、长期的内容、渠道、运营融合的目标,做到有的放矢。对内,通过转载、评论等行为进行情感分析与传播分析,可以知道哪个渠道、哪个板块、哪个记者编辑生产的内容受市场的欢迎,以此进行内部评价及激励制度的基础。

  总之,我们能够看到大数据可以渗透到新闻工作的全过程,媒体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信息的全面性、可量化、透明性为新闻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大数据的应用前景

  除了可以有力地支撑采编及运营环节外,在媒体行业,未来大数据技术还将发挥哪些作用?其实这里有很大的想像空间。比如,通过大数据技术是否可以促进和改善新闻环境?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不少媒体从业人员通过网络检索平台和各大社交网络抓取素材,丰富新闻内容,这样做,无法排除虚假消息的混入。相信大数据技术可以在新闻真实性的验证及建立行业征信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举例来说。网上经常出现某个知名人物身故或出现重大事故的消息,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将该人物近期的所有新闻信息进行关联,如果发现同一时间有出现在不同场合的新闻,那这个消息的真实性就会受到质疑。系统会给出一个可信度指数,供编辑记者参考使用。如果,在此基础上辅以人工验证的方式,那将会很快明确新闻的真伪。如果验证某条新闻是虚假的,系统可以再次进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快速得出哪个机构、哪个记者是这个假新闻的制造者,哪些机构及记者参与到这个假新闻的传播中。这些记录再次利用就可以逐步形成媒体行业征信库的基础。如果有这样一个行业征信库存在,对那些为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不择手段制作假新闻的记者来说,可以促进其自律。同时,相关行业的监督主管部门也可依据征信库的信息,对制造假新闻的记者及所在机构进行监督及处理,改善和净化传播环境。

  当然,行业征信是一个很大且很复杂的命题,还有很多值得探讨和研究的地方,相信大数据会在其中发挥作用。

  今天,我们对大数据的研究还仅是冰山一角,相信大数据技术在媒体行业能够大有作为。希望媒体机构及技术公司在业务创新、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上进行更多的研究,来共同挖掘其中的“金矿”。

  (作者单位:中软国际文化传媒事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