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本刊辟《修炼文字功夫》专栏,今天刊出第三期。该专栏特邀人民日报高级编辑任毓骏老师撰写(连载),详细介绍修炼文字功夫需要注意的诸多问题,敬请大家关注。
你知道这些字词的正确用法吗?(三)
任毓骏
六、“爆发”与“暴发”、“彩”与“采”、 “窜改”与“篡改”的用法
“爆发”与“暴发”。“爆”从“火”,故而“爆发”一般指因爆炸而发生,如“火山爆发”;另,在用于社会事物时,“爆发”指像爆炸一样突然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起义、运动等,又用于表示力量、情绪等。
“暴发”指突然发作,多用于山洪、大水、疾病等。非典作为一种急性流行病,应用“暴发”。“暴发”也指突然得势或发财,如“暴发户”,多含贬义。
“彩”与“采”,都是多义词,应根据不同的义项加以辨别。一般来说,在表示具体事物时用“彩”,如“节目精彩”“剪彩”“彩排”。在表示抽象意义时用“采”,如“神采”“兴高采烈”。
“窜改”与“篡改”。“窜改”是指改动、删改,被窜改的一般是具体的书面材料如成语、文件、古书等。
“篡改”是指用作伪的手段改动和曲解真实的、正确的东西,被篡改的往往是重大、比较抽象的东西,如经典、理论、政策等。
七、“度”与“渡”、 “迭”与“叠”、“分”与“份”的用法
“度”与“渡”。这两个字都含有“通过”的意思,在使用中,用于与时间相关的意义时,一般用“度”,如“度过这段时光”“欢度国庆”“虚度年华”。
用于与空间相关的意义时,用“渡”如“渡江”“渡河”。如用于有人为因素的意义,用“渡”,如“引渡回国”。“渡过难关”“过渡时期”的“渡”有“由此到彼”的引申义,带有比喻的性质,所以用“渡”。而“度汛”,是指度过“汛期”这个时段,所以用“度”。
“摄氏度”三字不拆开用。表示温度时,用“25摄氏度”“零下25摄氏度”,不能用“摄氏25度”“零下摄氏25度”。
“迭”与“叠”。“迭”有轮流、更替的意思,如“更迭”“迭代”,“高潮迭起”的“迭”不要写作“叠”。“迭”还有屡次的意思,如“迭挫强敌”“迭有新作”。
按1986年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的调整,“叠”不再作为“迭”的繁体字处理,作为单独一字,意思是“一层又一层”,如“重叠”“叠床架屋”“叠罗汉”。也有折一下的意思,如“叠衣”“叠信”。“峰峦叠翠”的“叠”不能写作“迭”。
“分”与“份”。现在不少人常将“分”写成“份”。如“份内事”应为“分内事”;“有着特殊的份量”应为“有着特殊的分量”;“犯罪份子”应为“犯罪分子”。“身分”是符合字义的词,但因为公安部门发放证件时使用了“身份证”,这个词使用频率较大,《现代汉语词典》按约定俗成的原则,收入了“身份”这个词。但与此同义的“本分”“缘分”“成分”等仍用“分”。“县份”“省份”“年份”“月份”用“份”不用“分”。“分量”不要写作“份量”。
八、“复”与“覆”、“副”“幅”“服”、“竿”“杆”“秆”的用法
“复”与“覆”。“复”是个多义词,有“重复”“转去转回”“恢复”等意思,在表达这些意思时一般不会出错。需要明确的是,它不是“覆”的简化字。
而凡有“遮盖”“翻转过来”意思的词语都用“覆”,如“覆盖”“覆灭”等,不能用“复”。
“副”“幅”“服”。对字画、书法、油画等习惯用“幅”。
而对联因为成双,只能用“副”,如“一副对联”。用于脸部表情,用“一副笑脸”。表示中药的汤药时,用“一服中药”。
“竿”“杆”“秆”。“竿”指竹竿,所组词汇与竹子原料有关。“钓竿”现在多用塑料来做,但仍沿用“竿”字。
“杆”是指细长的棍状物。如旗杆、电线杆。
“秆”是指某些植物的茎,“秸秆”“麦秆”不要写作“秸杆”“麦杆”。
(未完待续)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