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业务参考首页 >> 网络天地 >> 转型浪潮中的媒体人
转型浪潮中的媒体人
2016年05月  作者:郭 佳  来源:新闻业务参考  浏览次数:0    责任编辑:xwywck

 

  媒体融合发展一年来,融合发展的大势势不可当。站在媒体变革的历史拐点上,身处其中的媒体人承受的改变细微又具体,面临的困惑深刻又尖锐,因此特别需要登高望远,放眼未来。站在媒体转型的十字路口,媒体人在做些什么?

  ◆ 从精英思维到用户思维

  2014年12月29日的深夜,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部完成了最后一个特别报道版的编辑。两天后,随着2015年的到来,这个部门被撤销。自从大学毕业以来,叶铁桥已经在中国青年报做了8年的深度报道。现在,他的新身份是中国青年报官微运营室主任,负责中青报的官方微博和微信。

  转型新媒体后,叶铁桥进入了完全不同的状态:“与多年前相比,现在可选择的新闻产品太丰富了。我们更加关注用户,之前都是单枪匹马采访写稿,而现在每天我会与部门的6个年轻人一起,在后台观察每篇文章在社交媒体的阅读数、转发量,思考怎样增强公众号的关注度和影响力。”

  与叶铁桥相似,原新京报副总编辑刘炳路曾是新京报深度报道的负责人,现在则是一款名为“热门话题”APP的创始人,已近不惑之年的他,正带领着一个40人左右的年轻团队,在竞争激烈的新闻类APP中寻求自己的一席之地。

  回顾多年的从业经历,刘炳路感慨:“以前在传统媒体中有一种精英意识,认为自己可以影响到新闻事件的发展。对读者来说,是‘相信我们的判断,告诉你不知道的事实’,是站在‘我们’的角度,而现在更多的是站在‘用户’的角度,观察他们在一个新闻页面的点击量、停留的时间等等。”

  ◆ 从传统记者到运营达人

  2015年,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发起了一项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评选的投票,这让公众号的粉丝从20万涨到了80万,作为负责人,叶铁桥分享了这一数字背后的故事。

  业余在做“刺猬公社”传媒公众号时,叶铁桥一直在运作一个微信公众号的排行榜,由此也在网上结识了很多高校的官微小编,这次中青报公号做活动时,他把这些人拉到一个微信群里,“在群里我们就讨论什么话题比较吸引人,其中有人提出很多高校在暑期都会有实践活动,收获很丰富,但缺少一个展示实践成果的平台,这就成为我们这次的投票主题。”

  虽然很多公众号都利用投票来吸引粉丝,但叶铁桥的这次投票是有300多个官微小编参与的,活动同时在300多个高校的微信公众号平台出现,影响力被瞬间放大。截至9月底,在20天的时间内,中青报的用户数在微信媒体排行榜中已跻身前20名。

  与前几年时间相对自由的调查记者的状况相比,叶铁桥觉得现在自己的节奏更为紧张,工作也更多地需要团队配合,需要时刻关注平台推出的各项技术更新,掌握新的运营技巧。

  因深度报道作品而被业内熟知的调查记者欧阳洪亮,现在是新媒体“无界传媒”的执行总裁,谈到他的这次转型,欧阳洪亮直言:“基于传播媒介的变化,作为媒体人一定要参与其中,尝试去转型、去改变。”

  欧阳洪亮表示,“无界”要做的是一个“有温度的智能媒体平台”,未来的“无界”将不仅仅提供新闻资讯服务,而且还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延伸智能化社区服务,“比如我今天想看电影,它能根据我的浏览喜好、所在位置推荐片子和影院。”

  欧阳洪亮认为,新的传播媒介将带来非常大的想象空间,“我们前段时间为某企业做了一个营销,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用H5技术做出多媒体形式,与传统的商业广告传播方式不同,当我们把内容、技术和广告策划融合在一起,这个传播率达到了百万级。”

  ◆ 从采编原创到打造产品

  “在将近40岁的时候研究比我小20岁的人喜欢什么,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挑战。”刘炳路如今对于内容的审阅态度已经大不一样。

  “现在‘热门话题’中的题目和内容都是年轻人在做,我们只是事后审阅,没有像在以前单位一样,从选题策划、采访到最后的编辑都要层层指导,因为现在的评判标准是后台的数据在说话,你这一篇文章有多少人参与、讨论,带来了多少流量?”刘炳路说。

  他表示,与之前只做原创相比,现在因成本考虑,绝大多数的内容都是从其他媒体抓取,但这并不代表他不看好原创内容,只不过原创内容现在处于一个低谷期。

  “新媒体的出现不仅不会扼杀原创,而且还会让原创内容创造更大的价值。”刘炳路认为,移动互联网是让内容通过更多的渠道快速准确地到达相应的用户那里,而在未来,年轻新闻人写出的优秀作品,将能够通过更多渠道到达固定受众手中,他们也会更加有成就感。

  与刘炳路的“热门话题”APP不同,欧阳洪亮所在的“无界”对于原创内容非常重视,在他看来,现在如火如荼的自媒体无法替代公共媒体,也无法替代媒体机构的组织力、生产力。在媒体转型的浪潮下,欧阳洪亮依然坚信:“同样要重视传统采编,只是现在不能把自己封闭起来,要接受新的信息,新的理念,同时能够融会贯通,产生创新与创造力。”

  他认为,当下的记者要学会使用现代媒介进行传播,运用创新的传播模式,让资讯能够最有效地抵达受众,从而产生最大的化学反应。“比如,你曾经是很传统的记者,原来只是采访写稿子,但是现在很可能要求你做电台,采访时你录一段声音过来,这段音频的传播力可能要超过最后完成的稿子,现场你拍摄的图片还可以做成海报去传播,同一个采访下来,会有多元的产品出现。”欧阳洪亮说。

  (作者为光明网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