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天刊登一篇介绍副刊编辑的报道,从这篇报道中,我们可以体悟到办好副刊的奥妙。现在企业报大都设有副刊版面,作为副刊编辑,你有何体会可以写给我们,大家一起交流。
一位副刊编辑的30年坚守
韩金祥
从红色社员报到城市晚报,最终扎根吉林日报,赵培光一干就是30年。如今身为吉林日报《东北风》主编的他,已将这份副刊办得风生水起,读者遍布海内外,获得中国新闻出版报评出的“中国报纸优秀副刊”以及“吉林省新闻出版精品”等荣誉。更重要的是,他为读者提供了多姿多彩的文化盛宴,为社会奉献了无穷无尽的精神产品,荣誉实至名归。
◆ 出好稿,是编辑的最大满足
最早接触赵培光,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当时他已把城市晚报的副刊办得非常红火。在报社内部,能上晚报副刊不是件容易的事。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在副刊上露露脸。
机会终于来了,位于长春桂林路上的“吉林大世界”来了一批俄罗斯女服务员,这在当时是一件非常好的新闻素材,于是我将这一线索全盘向他道出。他兴奋地说:“太好了!就叫《老外打工妹》吧,你按照这个题目去写,记住一定要拍些她们打工时的现场照片……”
很快,《老外打工妹》这篇文章,配以老外用筷子卷着面条笨拙地往嘴里送的照片,生动地在头条位置刊登出来。看到报纸我正欲去面谢,他的电话就打来了。“祥子辛苦了,这篇报道社会反响不错,以后要多猎取这样的线索。”一席话,奠定了我们合作的基础。
当得知我到北京记者站工作时,他专门叮嘱我:“你在北京机会多,要多采写一些有影响的人物。”不久,张海迪的新书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签售发行, 我借机采访了她,并写出了《不向命运屈服的张海迪》一文。结果见报的题目改成《轮椅让我三分矮,我让人生步步高》,醒目的标题吸引着读者的眼球,这足以看出他背后对该文章所付出的心血。
他对我说,好稿子更要有好题目,就像人穿衣服一样,不仅要表里如一,更要简约大方,让人过目不忘。这时的编辑俨然一位审时度势的将军,谨慎地排兵布阵;有时,编辑又如辛苦耕作的农夫,默默劳作,字斟句酌……在他的悉心引导、鼓励下,我每发表一篇文章,都对照原稿找差距,记下心得笔记,久而久之,我采写的文章质量也越来越高,同时撰写的文章也不断在吉林日报《东北风》面世。非常荣幸的是,2012年我竟然被吉林日报评为优秀作者,这一殊荣至今仍激励我痴心不改地为《东北风》副刊耕耘。为了表达感激之情,我多次想报答他,但他每次都拍着我的肩膀说:“你只要多写好稿子,就是对我最好的回报了。”
岁月本身就是力量。30年来,他每天面对的都是一个个标题、一段段文字、一篇篇文章。这种枯燥寂寞、为他人作嫁衣的编辑工作,导致有的人改行了,有的人掉队了,有的人调走了,唯独他竟然能乐此不疲地把这些堆积如山的文章打磨成精品,30年如一日地默默呈现给大众,致使成千上万的作者与无以计数的读者受益,这是一种不可战胜的力量。对此,他说:“我知道有钱好,有权更好,但我更知道文字是我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在我心中只有文字不会出卖我、背叛我、抛弃我。” 有人评价他是当今作家中编辑最优秀的,同时又是编辑中写作最优秀的。这话还真与他的人生目标有些接近,因为他的目标就是做一名像孙犁那样的人。
◆ 问耕耘,完成从阅读到悦读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经常说:“孙犁对中国文学的贡献,不仅在于创立了荷花淀派,而且在于培养了铁凝、贾平凹等一大批作家。他是前辈,做天津日报副刊,做成了‘大巫’;我是晚辈,做吉林日报副刊,连‘小巫’都没够上,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有了孙犁这样的前辈为榜样,他工作起来才有了“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动力。
在赵培光的悉心指点下,有的作者从此走向了更大的舞台。这里不乏一些有影响的作家,当初的文章也是经过他独具匠心的润色才得以刊登的。特别是女散文家格致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处女作,就是通过他的精心打磨后,以赵宴平的名字见报的。如今这位人民文学奖、少数民族骏马奖获得者,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当年笔耕创作迈出第一步的情景。与她有同感的还有小说家高君、祝成侠、隋然等一大批颇有影响力的作家,当初起步时见报的文章,都倾注了编辑者的真诚和汗水。
应该说,赵培光是个很容易满足的人,每每有好稿子出现,他往往会兴奋得像个孩子,喜形于色。随后,出于职业操守,无论从标题到内文,他都近乎苛刻地料理待发的每一篇稿件与图片,在他眼里,没有大作家、小作者,只要文字精彩,有文思灵性在其中,哪怕作者是无名小卒,他都会殷勤指导、修改,直到具备发稿要求。他以“文化化人、文化化心、春风化雨、掌心化雪”阐述他的办刊宗旨。而“高雅深沉、真情隽永”则是副刊的风格所在,从而使读者们尽快实现从阅读到悦读的转变。
赵培光早已习惯了策划、组稿、编辑、出版等一系列的工作程序,所以,每期清样出来,他总是一遍一遍筛查,杜绝差错;付印之后,他还是放心不下,以至常常把样子带到家里,如果审读中发现问题,便马上打电话给夜班照排和校对求助;如果联系不上,他便从十余公里外的家中赶到单位亲自纠正。说真的,别人工作8小时,他则不分班上班下,整个人的思维系统似乎都在围绕着版面转。
行话说: “记者的财富是线索,编辑的财富是作者。”他颇谙此道,平日里总是积极主动地与四面八方的作者沟通,与他们做朋友,为他们服务,有事没事沟通些信息。一次文学恳谈会上,当他得知农民工诗人杨成军没钱买书的苦恼后,他将自己办公室的两排书柜打开,让他随便挑选。杨成军很受感动,把中意的书籍打成几捆,肩扛手拎,满意而归……
的确,他非常珍惜这些“财富”。诸如王蒙、张中行、梁晓声、刘心武、冯骥才、张抗抗、蒋子龙等上百位大家,都与他感情相融,手头有好稿子也愿意及时交他刊发,而那些数以千计万计的作者,更是他培养和扶持的力量,成为坚强而牢固的庞大后盾。如今,凝聚他心血的吉林日报《东北风》早已践行初衷,成为了领先本省、声震东北、影响全国的品牌。
“我最大的特点就是爱折腾,因为折腾来折腾去,反复折腾就是戏。这30年的折腾我为很多作者实现了作家梦,也为一些作者改变了命运,同时也给读者折腾出了丰富的文化大餐。所以我始终处在亢奋状态中不能自拔。特别是当我们把每一期承载着团队的策划思想和乐趣,凝聚着团队的智慧、汗水、期待和梦想的副刊,呈现给大众读者时,心里始终是幸福的。有人说我是‘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这话的确是我们编辑生涯的真实写照。”他感触颇深地说道。
◆ 勤动笔,编辑文章才出彩
当有人唱着《时间都去哪儿了》发泄着怨天尤人的情绪时,笔耕不辍的赵培光正以手勤、嘴勤、腿勤,诠释着时间的眷顾。
他跟随中国百名文化记者采风团来到云南后,每到一处,他都主动与当地人攀谈并用手机把它记录下来,当别人迷恋于好景色合影留念时,他正在走访当地的文化景观。一次,偶过一处高山,赵培光突然生出许多感想,于是任思绪飞翔,全然不顾别人的诧异和不解,将这些断断续续的感悟记在手机上。回来之后,这篇一唱三叹、意味深长的文章《鸡足山猜想》“诞生”了。而且该文章在此次采风中,被评为一等奖。
30年来,他出版著作11部:散文诗集《不息的内流河》、诗集《别一种心绪》、散文集《野马闲弛》、小品集《人生小酌》、长篇小说《顺风摇摆》、随笔集《微生活》等。
此时,如果说赵培光还有什么愿望,那无非是想像孙犁一样做个有品德、有智慧、有情怀的大编辑家。
(作者单位:吉林日报)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