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业务参考首页 >> 新闻业务参考 >> 开启新闻稿语文质量的新时代
开启新闻稿语文质量的新时代
2016年05月  作者:杜永道  来源:新闻业务参考  浏览次数:129    责任编辑:xwywck

 

  在第二十四、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稿件的语言文字质量,受到空前重视。

  凡有错别字、标点差错、衍文、漏字的,一律不准获一等奖。语文错讹两次以上的,均不予评奖。提交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的856件作品里,查出数百语文舛错,168件因此被撤销参评资格。

  一位评审者读罢文章热泪盈眶,却发现因语文差池被建议退稿。不禁痛惜:“这么好的作品,就因几处文字‘硬伤’,失去了评选资格。”一些人甚至颇有微词:“这是在评‘中国新闻奖’,还是在评‘中国语文奖’?”如此推崇语文质量,引起新闻界强烈“地震”。

  毋庸置疑,近年来报纸注重审校,语文质量不断提升。但是,仍潜伏若干“常见病”。

  “常见病”都有哪些?

  (1)字形不规范,把“酷暑难挨”误为“酷暑难捱(异体字)”。

  (2)有的字形失范是不晓规范变迁所致。如把“粘在一起”误为“黏在一起”。在1955年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黏”作为“粘”的异体字被淘汰,于是“粘”便有了zhān、nián两种读法。而1965年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1988年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2013年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均收入“黏”,即恢复了“黏”字。故现在的工具书把“黏(nián)”看作形容词,用来表“黏性”;把“粘(zhān)”看作动词,用来表“粘上”,读音、用法皆异。(“粘”仅做姓氏时读nián)。明了上述原委,“粘”跟“黏”就不会用错了。

  (3)有的字形讹误,则因两字在某义项是同义词,未采用权威词典推荐的主流用法而致。如把“待了几天”误为“呆了几天”,把“捡起来”误为“拣起来”,把“唯一的机会”误为“惟一的机会”。

  (4)词语差缪往往导源于不谙近义词差异。如把“交代问题”误为“交待问题”,把“创造新纪录”误为“创造新记录”,把“游历考察”误为“游历考查”,把“演员的化装间”误为“演员的化妆间”,把“以致造成巨大损失”误为“以至造成巨大损失”,把“制定出两个方案”误为“制订出两个方案”等。未留意词形规范,也易铸错。如将“干吗”误为“干嘛”,将“凡·高”误为“梵·高”,将“堂吉诃德”误为“唐·吉诃德”。混用已有明确分工的词语,亦致错谬。如把“愣神的工夫”误为“愣神的功夫”,把表示传递信息的“通信”误为“通讯”。表达某意思时,不采用权威词典设置的“主条”(包括异形词),亦引疏失。如将“语言精练”误为“语言精炼”,将“艰苦磨炼”误为“艰苦磨练”等。

  我们正处于几千年来汉字呈现方式从手写向打写转轨的历史时期。中文打写时,输入的是一个个词语,而不是一个个字。“词”的意识空前强化。“词的时代”正在取代“字的时代”。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最常查阅的是词典而不是字典。词的失误乃当今语文错讹的“元凶”。辨析词义、甄选词形业已成为当今编辑的日常功课。

  (5)标点符号用法方面:标点符号用法深受《光明日报》等报青睐,笔者曾应邀赴光明日报社专讲标点用法。该报此类讹谬已大幅减少。

  加引号的并列词语间不加顿号的规则,日益为广大编者所熟稔。省略号单居一行时的十二连点误为六个点的现象锐减。遗憾的是,引文末尾的句号屡被误置。

  以上“常见病”,需要大家注意改正。

  (作者为《语言文字报》原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