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业务参考首页 >> 编采技巧 >> 写好稿也要“墩墩苗”
写好稿也要“墩墩苗”
2016年05月  作者:杨 彦  来源:新闻业务参考  浏览次数:0    责任编辑:xwywck

  

  2015年10月23日,人民日报记者调查版刊发了我的稿件《选调生看选调生十八年后“十八变”》,社长杨振武在当日记者调查版上批示:“这篇报道值得一读。其通篇用事实说话,娓娓道来,真实、鲜活、生动、感人,又具有研究问题的深刻性,难能可贵。”此稿位列当日“人民日报稿件在人民网上的点击量排行榜”第三位,人民网、央视网等数十家网站,以及曲解直说、人民网舆情监测室、青年湖南等微信公众号转发,网友留言“接地气稿件,值得深学”“找到自己的影子”……

  许多同事祝贺我写了一篇好稿,我总说这是被主任主编们“逼出来”“压出来”的。确确实实,四易其稿,苦不堪言。但苦尽甘来,令人回味尤深。

  地方部2015年新创办的记者调查版给了我这个机会。8月中旬报选题后,三位部主任、《记者调查》版主编禹伟良都予肯定,牛一兵主任还在我的采访方案上提出了采写建议。

  选题批准后,我即与湖南分社记者颜珂联系,请求帮忙联络省委组织部。在取得湖南省委组织部的支持后,我于8月18日至8月29日,先长沙,后湘西,历时12天,采访50多人。在回京的高铁上,酝酿此稿时,觉得这稿不难写,而且对写好还颇有自信。但真正落笔,才发现并非如此。对选调生熟悉,甚至很多采访对象就是自己的朋友,但我在提笔写他们时,却有不少顾虑。一方面想在文章中尽量多地展现一些人,可人写多了,故事就不能充分展开;另一方面,是担心哪句话说得不合适,给他们带来麻烦。所以,难得他们说得畅快,我却越写越谨慎。

  第一稿,我采用日记体写法。“偷懒了吧?”禹主编看过一针见血地提出看法。费伟伟副主任看后指出,“日记体的节奏展开太过缓慢,不能马上吸引读者阅读,而且问题不够集中,无法引起读者关注。”他向我推荐多年前中国青年报刊发的一组连续报道《大学毕业生成才追踪记》,建议借鉴学习。第二稿,我改为按选调生成长的不同结果组织稿件,费主任、禹主编“会诊”指出,可读性差,问题分析缺深度。我又匆忙作了第三次修改,对第二稿的结构作了调整,但依然存在问题分析缺乏深度的毛病。费主任和禹老师在我每改一稿后,都会表扬“这一稿比上一稿好多了”,但却从不松口“不用改,可以了”。费主任看完第三稿,给了大段的修改建议,提出应该用“18个人的故事”对选调生制度能否发挥“墩墩苗”的作用作出回答。他同时提醒我:“慢慢改,事实上也需要冷下来沉淀一下,好好理理思路再改。”连改三稿,且每一稿都非文字上的小处调整,而是真正的“伤筋动骨”。写得辛苦,改得痛苦,感觉已脱了几层皮,稿子却仍未通过。

  在费主任“冷下来,慢慢改”的提醒下,我真的暂且放下来。不急不躁,重新梳理思路,让主题一点点渐渐清晰起来。

  思路定,脉络清,文气顺。国庆假期一过,用两三天时间,我就写出了第四稿。这一次总算通过了。紧接着,费主任和禹主编又帮着我一起对文章细细打磨,从标题到,到文字。

  习近平总书记就选拨培养年轻干部,要求“让年轻干部多‘墩墩苗’”。我在这篇报道的结尾这样写道:“种庄稼有个讲究叫‘墩苗’,就是在幼苗阶段,不能让茎叶长得过快,否则根扎不深,茎秆不壮实,中后期风一吹就倒。因此,要压一压长势,墩墩苗。”细细琢磨一下,这篇报道,四易其稿,提炼之难,改稿之艰,推敲之苦,不也是一个“墩墩苗”的过程么?

  一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有多么痛苦,便有多么快乐。“选调生”四易其稿的修改过程,我将终身难忘。

  (作者为人民日报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