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谈”栏目,是人民日报一版上的一块“小绿地”。这个栏目,创办已近36年,在全国媒体中最早一批获得“中国新闻名专栏”奖,人民日报客户端就有读者留言:“一个栏目办了30多年,真有生命力。”
“今日谈”栏目,是人民日报一版上的一块 “百草园”。作者覆盖面非常广,有基层干部、工农学生,也有名人大家。2014年6月今日谈“高调”征稿,就是为了重现这个小栏目的“多元性”。
“今日谈”的诞生:比改革仅仅小一周
聊“今日谈”,首先得从它的诞生说起。1979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开过一周,思想解放的浪潮却已经高涨,人民日报的领导希望在报纸版面上能有所反映,提出在人民日报头版开辟一个群众性小型言论专栏,交给评论部来办。这个意见,得到当时评论部全体同志的热烈拥护。
专栏起个什么名字好呢?大家你提一个,我提一个,老报人钱湜辛同志说:“我看是不是可以叫‘今日谈’?”大家一看,既有新闻性,又有亲切感,一致同意,这名字就这么来了。
1980年1月2日,“今日谈”问世,在人民日报一版右下角同时刊出三篇短评,可谓气势不凡。作者署名都是“王朴”,其实并非一人,第一篇和第三篇的作者是后来当到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的李仁臣,第二篇的作者是毕传永。不过这一集体笔名仅用了两个月,以后就各写各的名字(真名或笔名)了,如作者“国昌”,乃真名,即后来成为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的刘国昌。
“今日谈”和名人大家: 萧乾、夏衍都曾在此亮相
从1980年1月2日首次亮相至今,“今日谈”栏目已发表1640多篇短评。作者当中,多数是普通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基层干部,同时也不乏一些社会各界的知名人士。例如:
上文提到的老一辈革命家张爱萍。他为“今日谈”写过两篇文章,除了《值得一听的外国人的话》,还有一篇是《人人都来照照镜子》。
党政高级干部,如项南,曾多次为“今日谈”写稿。
民主党派领导人,如孙起孟。1992年7月31日刊登了他写的《愿教育与科技同喜》,希望像重视科技那样重视教育。
作家,如夏衍,1984年4月18日刊登了他写的《劳驾再报道一下》(笔名“王良”)。
如肖乾同志,1985年3月18日刊登了他写的《这个词用错了》,对自己在一篇文章中不经意地用了“残废人”一词作了诚恳的自我批评。1990年12月9日刊登了他写的《读报有感》,主张对有突出贡献的编辑应给予很高的荣誉和奖励。
专家学者,如经济学家于光远。1984年7月2日刊登了他写的《此“保”与彼“保”》,主张发展保险业,认为开展某些保险业是克服保守的一种手段。
新闻史学家方汉奇,1984年7月11日刊登了他写的《多设网点是良方》,主张北京的饮食业要多设网点,这样才能解决质次价高,服务态度差的状况。
行文至此,相信读者们对于“今日谈”栏目的前世今生有了初步的认识。这是《人民日报》头版的一个短论专栏,它的作者广泛,论题广泛,风格也具有多样性,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篇幅短小,贴近生活,讲真话,说实话。很多短评今天回过头再看,仍具有现实意义。
岁月是我们的财富,更是继续出发的起点。发扬开门办报的传统,传递广大群众的心声,也正因为此,这块位居一版的“绿地”至今仍生机盎然,新枝层出。
(作者单位:人民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