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记说事首页 >> 编采技巧 >> 李学梅:不倦的“奔跑者”
李学梅:不倦的“奔跑者”
2016年02月  作者:高 健  来源:新闻业务参考  浏览次数:0    责任编辑:xwywck

 

 

李学梅

  最近有一档电视娱乐节目特别火,叫《奔跑吧兄弟》,一群明星在镜头前奔跑,完成节目组交给的各种奇葩任务。其实,真正的“Running man”面对的不是游戏关卡,而是交加的风雪,恐怖的恶疾,还有不可预知的危险。他们用智慧、勇气、情怀通过一个又一个关卡,获得一个又一个信息,组成一篇又一篇鲜活的文字。

  这些“奔跑者”,被称为“记者”;他们笔下的文字,被叫做“新闻”。北京日报社会新闻部,就有这样一群“奔跑者”,李学梅,是他们的“队长”。

  一个人

  熟悉李学梅的人都知道,她走路快、语速快、写稿快,这与她常年参与应急报道有很大关系。

  25年前,李学梅进入北京日报社,成为一名记者。当时,这个瘦小的姑娘胆子并不大,刚开始负责医疗卫生报道时,烧伤患者的伤处,曾把她吓得从病房中夺路而逃,踢翻了病床边的痰盂。但李学梅深爱着自己的职业,这种热爱可以战胜恐惧。

  2003年春天,“非典”突然袭击了北京城,一夜之间,平时人来人往的长安街变得格外清静,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消毒水的味道。当大多数人谈“非”色变的时候,李学梅奔跑向前。她知道,作为一名跑卫生口的记者,向公众及时传递疫情的变化、科学防护的方法,是党报记者的责任。她马不停蹄,采访刚刚抢救完病人的医护人员和刚刚转运完患者的急救中心司机。回到报社后,她顾不上吃晚饭,连夜创作出通讯《非常考验下的非常战士》。

  文章发表后,被京城多家媒体转载,受到了北京市领导的高度评价,也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各行各业纷纷捐款捐物,向医务人员致敬。“非常战士”一词,从此也成为特殊时期医务人员的代名词而被载入史册。

  在北京“非典”疫情上升较快的那段日子里,到医院采访成了一件危险的事。

  当时,为了保护一线记者的安全,报社特地允许记者通过电话、传真、邮件采访。但李学梅坚持到现场采访。那时的地坛医院,专门收治重症“非典”病人。“我要进去看看!”“非典”重症病房外的李学梅请求护士长,她不再是那个见着烧伤病人扭脸就跑的小记者。“里面全是气管切开的病人,传染性特别强,太危险了!”护士长劝李学梅。“来都来了,怎么也得见见重症病房的病人和医生护士,我是记者,只有到了现场,写出来的报道才真实可信啊。”李学梅的脸上没有一丝恐惧。护士长拗不过她,让她戴上两个24层纱的超厚口罩,穿上三层防护服,再戴上好几层橡胶手套,防护服的袖子要塞在手套里面,还要戴上两层罩得住耳朵的帽子,最后又套上三层鞋套。就这样护士长还不放心,又在李学梅的眼镜外扣了个宽大的护目镜。全副武装后的李学梅被包得像个“粽子”,喘气都困难。她揣着用塑料袋裹得严严实实的数码相机进入重症病房,最近时距离气管切开的危重病人只有不到一米。她目睹了年轻护士不顾被患者喷得满身污物实施抢救的场景;她透过被雾气笼罩的护目镜,体验着护士们穿着厚重的隔离服,像鱼一样大口呼吸的感觉;她记录下个子不高的小护士奋力推着沉重的氧气瓶出入病房的细节;她拍摄下护士细心地为重症病人拍背、翻身、清洗口腔的感人一幕。

  这些细节,被她写进通讯《零距离感受非常战士》中,刊登在2003年5月12日护士节那一天的北京日报上。“这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护理,对于全副武装的SARS病区的护士来说,却要付出几倍的努力;而对于处在孤独和恐惧中的SARS病人来说,却从中收获着几倍的希望。”李学梅在文中写道。这种希望也通过文字,传递给城市中那些焦虑恐慌的人们。

  李学梅的敬业精神也赢得了“非典”病区医护人员的称赞,这些“非常战士”也回敬了李学梅一个特别的称呼:“首都新闻战线上的非常战士”。

  女人总是细腻的。

  李学梅在另一家“非典”定点医院佑安医院采访时,偶然听护士说起感染科主任吴昊:“吴大夫已经一个多月没回家了,孩子马上要考大学,挺不容易的。”李学梅心头一酸。她想起了自己4岁的儿子。“非典”报道一开始,李学梅就住在了报社,也已经很久没有见到儿子了,吴昊对孩子的牵挂,李学梅感同身受。

  她找到了吴昊的女儿吴悠,看到了孩子写给爸爸的一封信: “老爸,以前您也是忙多闲少,从没有固定的节假日,早出晚归、食无定时已是家常便饭。记得我刚考上师大附中时,您承诺要领全家外出旅游好好休息几天。可是六年过去了,我已经要高考了,您的这个承诺还未实现……”读着吴悠的信,李学梅的眼圈红了,她连夜写出报道《爸爸,我等您回来兑现承诺》,在北京日报一版全文刊登吴悠写给爸爸的信——她想给这位奋战在抗非一线的白衣天使一个惊喜。这封信发表后,感动了无数读者。

  两个多月的时间,李学梅一天也没有休息,奔跑在北京十几家“非典”定点医院之间,采写了17万字的稿件,用文字传递信心与感动。这些来自一线的报道,获得了中国新闻奖、北京新闻奖,李学梅也被评为首都新闻界惟一一名“全国抗击‘非典’优秀共产党员”。

  荣誉固然可贵,但李学梅很少提起,在她眼里,见证抗击“非典”的过程,是她的责任。因为对一名新闻记者而言,当大事来临的时候,她在奔跑,她在现场,这才是最值得骄傲的。

  2004年正月十五深夜,北京密云彩虹桥发生踩踏事件,李学梅在现场;北京医院幼儿园发生伤害幼儿案件,李学梅在现场;2009年,“甲流”流行,李学梅在现场;2010年,北京医疗队援助非洲几内亚,李学梅在现场……

  作为职业“奔跑者”,在新闻的召唤下,李学梅满怀激情地奔跑在新闻一线。

  两个人

  2007年,业绩突出的李学梅通过竞聘成为北京日报科教卫部主任,开始带领年轻记者一起奔跑。自己跑得再快,也只是一个优秀记者;让年轻记者跟上自己的速度,才是一名好“队长”。

  方芳,是接棒李学梅负责卫生领域报道的记者。“学梅姐一直在帮我,使我能跟上她的速度。我从她身上学习到了很多东西,包括对卫生领域的了解、新闻线索的寻找、新闻价值的判断等,她都给予了我许多具体的帮助。”方芳说。

  2010年,北京市新医改方案出台,李学梅带着方芳漂亮地完成了解读工作,受到主管市领导的高度赞扬。

  医患关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热门话题。2011年9月,同仁医院医生徐文被一名患者砍伤。短短几天,事件持续发酵,社会上议论纷纷。面对舆论热点,党报不能失声。李学梅正在思考如何对此事进行报道时,时任北京日报社社长梅宁华的一番话,让她茅塞顿开:“医患双方的矛盾,在于双方信息不对称,不了解导致不理解,记者应该去医院蹲点看看,告诉读者,医护人员的一天到底是怎样的。”留给方芳采访和写作的时间只有不到3天,她压力很大。李学梅选择和她共同承担。采访前一天,两人一起讨论至深夜,确定采访内容和采访对象。

  第二天清晨5点多,当方芳赶到同仁医院时,她看到李学梅比她来得还早,已在连接医院东西两个院区的过街天桥上开始暗访倒号的黄牛了。

  《同仁一日》的开篇是这样的:

  “9月27日清晨6时许,我们站在崇文门路口北连接着同仁医院东西两个院区的过街天桥上。

  ……

  门前车水马龙,门口人头攒动。同仁医院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采访中,李学梅不再是主任,而是一名老记者。她与方芳分工合作,挂号处、门诊、病房、急诊、保卫处全都跑遍了,最后还换上隔离服进入手术室,体验一般人看不到的忙碌和压力。一分钟缴费处的工作人员要处理多少单据、一天下来手术室要做多少台白内障手术、一顿饭食堂要用掉多少斤的米和面……一个又一个细节,被记录在采访本上。

  “这些生动的细节,让同仁医院的高负荷运转、医护人员所面临的巨大压力跃然纸上,令人信服。”方芳说。

  深夜采访结束后,两人顾不上休息,连续作战,快速成稿。经反复修改、补充采访,最终定稿的《同仁一日》将近4000字,用白描手法还原了医护人员的生存现状。十余个小时的时间跨度,采访的人物多达数十个,这样的饱和式采访让方芳觉得很累,但她真切地感受到了自己的提高。《同仁一日》发表后,在社会上反响强烈,也受到中宣部主要领导的表扬,被称为“走转改”的精品力作,并获得中国新闻奖。

  方芳的吃苦耐劳、虚心好学,也让李学梅欣喜。她觉得方芳有成为一个好记者的潜质,对她的培养应该从过去的“手把手”,变成给她搭建一个更大的平台。李学梅向报社建议为方芳开专栏,得到报社领导的全力支持。2013年,《方芳看急诊》专栏出现在北京日报一版。这不再是简单的一天体验,而是为期3个月的挂职蹲点。

  为了这个专栏,方芳以朝阳医院急诊科主任助理的身份,和医生护士一起上白班、值夜班,记录下急诊室中一个个真实的故事,每篇稿件都抓住了医改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普遍问题,并配上记者短评,写下新闻人的思考。“这个栏目让我找回了入职时的激情和记者的本色。”方芳自豪地说。凭借这个栏目,方芳再次赢得中国新闻奖。

  成功的经验是可以复制的。

  随后,“刘冕跑地铁”“东亮盯治污”“小童走社区”……跟着李学梅奔跑的年轻记者,在北京日报上开出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专栏。“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年轻记者由衷地感谢他们的“学梅姐”。

  十八个人

  社会新闻部是目前北京日报编辑部里人数最多、发稿量最大的一个采访部,18个人的团队,全年发稿量近5000条。这个部门承载着编辑部最多的采访领域和战线,这里的记者总是脚步匆匆又总是笑声不断、充满活力。2011年,李学梅成为这队“奔跑者”的“队长”。4年来,大家一起跑步前进,只有加入者,没有掉队者。

  作为“队长”,李学梅总能发现队员的优点,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她又总是无私地帮助队员,鼓励他们,把整个团队整合成具有超强战斗力的“战队”,打赢一场又一场“战役”。

  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6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当天下午,记者刘欢被李学梅紧急派往市应急办。“当时我绝对是‘小宇宙’爆发了。”这位体重只有80多斤的女记者现在都搞不清自己怎会有那么大的勇气,冲进暴雨中,徒步赶到市政府。当天夜里,又奔赴积水重灾区——复兴门桥和会城门桥采访,全身被浇得湿透,一路蹚着没过膝盖的积水,翻过隔离护栏,采访抢险人员……回到报社,她脸上写满疲惫,但眼里闪烁着兴奋。李学梅欣慰地笑了,她似乎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

  和刘欢不同,记者王东亮是标准的东北大汉,面庞黝黑,身材魁梧。每次发生地震等突发自然灾害,他总是第一个报名,第一批赶赴灾区。

  汶川、玉树、芦山……自2008年以来的每一个地震灾区,都留下了王东亮的足迹。灾区条件艰苦,给采访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据一位曾经和王东亮一起到芦山县采访的记者说,当时每个记者都要为吃饭和交通发愁,还要为夜间住宿和寻找网络传稿而四处奔波。在采访生命线210省道芦山至宝兴段抢通过程中,王东亮和同事徒步数十公里,前行到距宝兴县灵关镇几公里的塌方处,其间,想尽了各种办法,最后“混”上水务部门的冲锋舟,才赶在道路抢通前到达采访地点。而在采访震区灾民时,王东亮收起了“汉子”的一面,他总是先安抚对方,但又不过分煽情,尽量营造出平和的采访氛围。因此,他的灾区报道都散发出一种人文情怀和“向前看”的正能量。

  地动山摇、给养不足,灾区采访的艰苦王东亮总是轻描淡写,“这都是记者应该承受的。”让他记忆深刻的,是“队长”的关心。

  玉树地震发生时,王东亮的女儿才两岁,妻子刚刚做完手术,他并未向李学梅说起这些,但细心的“队长”还是发现了。王东亮赶赴灾区的第二天,李学梅就来到他家探望。王东亮在灾区时,每天都能接到李学梅的电话。“学梅姐的电话就像强心针,让我每天都充满能量。”王东亮说。

  “社会新闻部的记者,应该承担起社会观察家的职责。”李学梅跟她的队员说。在她的鼓励下,《城市观察》《这事靠谱儿吗》等栏目中的一篇篇报道,针砭时弊、及时辟谣,彰显了党报的责任。

  负责教育报道的记者贾晓燕总在中小学校园“出没”,特别是早晚放学高峰,她混在接孩子的家长中,与家长聊天,了解家长们关心的教育话题,细心的观察变成了一篇篇优秀的报道:《凌晨2点排队报不上公办幼儿园》《小学划片成了“糊涂账”》《谁夺走了学生的课间》……

  记者童曙泉在参加一个“绿色生活好市民”评选活动时,发现参会人员停车没有熄火,他以此为题写出了一针见血的报道——《参加“蓝天”会停车竟然不熄火》,引起强烈反响。

  对于新入职的记者,李学梅更是手把手地教,绝不让一个人掉队。

  2013年以来,雾霾是热度最高的话题。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分解》,洋洋洒洒3万字,涉及84项任务。报社要求社会新闻部在3天内做两个整版的解读文章,而跑环保的记者骆倩雯入职不足3年,接口也只有几个月,压力可想而知。

  李学梅带着她通读文件,反复琢磨,按照北京最主要的四个污染源拆分材料,请专家分别点评,晚上又带着骆倩雯一起上夜班盯版……

  几年间,李学梅带领团队,策划制作了《劳动改变中国》《2012北京脚步》《清明祭扫出行指南》《加油!高考生》《城市应急指南》《全城行动 清洁空气》《致敬,北京人物》等十余个高质量的特刊。在特刊的制作中,她求特求新,追求完美,成为党报在新媒体时代视觉创新的一个“突围点”。2013年的《锋尚》特刊获得北京新闻奖特别策划奖。

  2010年4月,李学梅在支部中启动创建“党员先锋岗”活动,所有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都签署了岗位承诺书,郑重承诺:做24小时记者,遇到突发事件,接受调遣,不推诿,保证完成任务。部门还为每名党员制作了一面精致的“先锋岗”桌牌,上面有党徽,并镌刻着每个党员的名字,时刻提醒大家不忘承诺,在平凡的岗位上创先争优。

  25年来,“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北京市五四青年奖章”、“北京市优秀新闻工作者”“北京市三八红旗手”……李学梅获得了多个荣誉。近年来,“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北京市优秀基层党建工作创新项目”、“首都环境保护先进集体”……李学梅率领的这队“奔跑者”也获得了很多荣誉。在李学梅的心中,后者远比前者要重得多。

  如今,李学梅怀着初入行时的激情和理想,在新闻的道路上奋力奔跑着。她不是一个人,她的身后,跟随着一队“奔跑者”。

  李学梅:北京日报编委、社会新闻部主任。从事新闻工作25年,作品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北京新闻奖,个人曾荣获全国抗击“非典”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三八红旗手、北京市优秀新闻工作者、北京市五四青年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模等荣誉。

  (作者为媒体研究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