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记说事首页 >> 编采技巧 >> 消息写作如何“有血有肉”
消息写作如何“有血有肉”
2015年11月  作者:许 颖  来源:新闻业务参考  浏览次数:0    责任编辑:xwywck

 

消息写作如何“有血有肉”

许  颖

  消息是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新闻体裁,它主要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事情,往往只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详细的经过和情节,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基本体裁。

  然而在实践中,很多记者把消息“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详细的经过和情节”这一特点等同于“报道事情的概念而不讲具体的内容”,从而使很多消息读起来空洞乏味,让读者望而生厌,难以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一、好的消息应包含四类事实

  2013年9月,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为当年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新闻。如何报道这一事件?我们看到一些媒体的消息基本上都是以下的样子: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

  某网上海9月29日电(记者×××)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29日举行挂牌仪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出席仪式,并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

  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和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共同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挂牌。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的挂牌,标志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启动运作,将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更好地服务全国发展。

  当天,国家有关部门及上海市领导还为第一批入驻自贸试验区的企业和金融机构代表颁发了证照,挂牌仪式由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艾宝俊主持。

  据了解,当天挂牌仪式的金融类颁证项目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分行、交银金融租赁公司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专业子公司等9家中资金融机构,以及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支行、星展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支行这2家外资金融机构。(共462字)

  在这样的消息中,记者选择的新闻事实都是比较概括的,虽然可以概述事物的面貌、反映事物的轮廓,但让人感觉到像一具骨架一样缺乏生命力和活性,可读性不强,信息量不大。

  应该说,这类概括性的事实是消息报道的框架,消息需要有这些内容来呈现最核心的情况,提纲挈领地明确报道的主旨,但好的消息写作光有框架是不够的,还应该加入其他的几类事实才能让消息有血有肉,更加立体化,更有可读性。

  请看下面一篇报道,同样是上海自贸区揭牌,这篇报道的内容更为丰富。

上海自贸区挂牌

——中国打造改革开放新“模板”

  北京9月29日电(记者韩淼 许晓青 张祎)29日10时许,在毗邻长江口的上海浦东外高桥,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大中华区董事长贺乐赋从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手中接过合资企业营业执照,双方满面笑容。

  “001号”,微软与百视通合资成立的“上海百家合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成为首家入驻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企业。

  这是始自1978年的中国改革开放迎来的又一个历史性时刻: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诞生。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为试验区揭牌。商务部长高虎城、上海市长杨雄为试验区管理委员会挂牌。

  仪式现场中外记者云集,一些记者提前两小时来占位。仪式不过短短15分钟,但舆论普遍认为上海自贸试验区意义非凡,堪比90年代中国建立上海浦东新区。

  《华尔街日报》称,上海自贸试验区有潜力成为中国的“规则改变者”。

  两天前,国务院印发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画定了“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蓝图。

  29日下午,自贸区举办发布会,宣布了管理办法、投资和海关等监管方案以及投资领域“负面清单”。

  这意味着,自贸区覆盖的上海浦东近29平方公里土地,将成为未来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地标和“试验田”。

  35年改革开放,中国创造了经济奇迹,但原有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推进新的改革开放势在必行。

  7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强调,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9月11日,李克强总理在大连夏季达沃斯上表示,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已进入提质增效的“第二季”,并特别提及在上海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

  上海自贸区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先行先试、风险可控、分步推进、逐步完善的方式,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基本制度框架”,涉及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扩大投资领域开放、推进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深化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完善法制领域的制度保障等五方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隆国强说,自贸区虽然设在上海,却顶着“中国”头衔,凸显其“国家战略”的地位。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袁志刚认为,上海自贸区推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意义不亚于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获取开放新红利的“再入世”。

  将于今年11月举行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被认为将从“顶层设计”高度出台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路线图。

  国际间分析机构注意到,上海自贸区与未来中国改革突破点的多个领域密切相关,自贸区的试验能否成功,将决定相关改革会否在全国铺开。(共1006字)

  此消息比上面一个消息增加了以下几方面的事实:

  具体事实。具体事实是消息的展开性材料,是对概括性的主干事实的具体化,包含着丰富的信息量。如第一条消息中提到上海自贸区成立的意义时这样表述:“标志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启动运作,将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更好地服务全国”,而第二条消息则把意义部分具体化为华尔街日报的评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隆国强的采访、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袁志刚的采访以及国际间分析机构的看法,避免了大而化之、没有出处、有自我吹嘘之嫌的空洞表述,而通过引用权威媒体、机构及专家的分析让对上海自贸区成立意义的传达更为生动并且客观。

  在消息中使用具体的事实时,最重要的是避免以抽象的概念和空洞的议论来代替对事实的报道。如记者在观察网购兴起后对一个实体商店的冲击时,不要写成:“商店里十分萧条,导购员人浮于事,百无聊赖”,而要写成“在这个面积200平方米的服装店里只有一名顾客在一名导购的引领下挑选衣服,其余十多位导购员都站在靠边的位置,有人在玩手机,有人在左顾右盼”。

  相关背景。新闻的发生、新闻人物的出现都不是偶然、孤立的现象,有它产生的环境和条件,发展变化的原因。在消息写作中,也应该注意表现那些能够帮助受众更好地理解报道、明白其意义的事实,这类原因、条件、对比、解释、说明等方面的事实就属于相关背景材料。如第一条消息没有任何背景材料,只是孤立地报道上海自贸区揭牌这一事件,而第二条消息则引入了多个背景材料,如“这是始自1978年的中国改革开放迎来的又一个历史性时刻”,“舆论普遍认为上海自贸试验区意义非凡,堪比90年代中国建立上海浦东新区”等,把上海自贸区置于历史的背景下进行解读;而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武汉的讲话、李克强总理当年在大连夏季达沃斯上的发言以及当年11月将举行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等背景的引入,则把上海自贸区放在现实的情况下观察,赋于其“实验田”的意义。

  通过历史和现实的背景材料交织,有助于我们在消息中立体地表现事件的价值所在,加深读者对新闻事实的意义的理解。

  因此,在消息中应当适度地呈现相关背景材料,主要包括纵向背景(事物的内部联系,事件发展的来龙去脉等等)和横向背景(事物的外部联系,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等等),有助于阐述事物的特征和意义,丰富新闻报道的内容,增加报道的知识性和可读性。

  典型事例和细节。典型事例是指最有代表性、最能说明事物特点、揭示事物和问题的实质的事实或个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在消息写作中,要善于用能够代表一般情况的典型例子来说明问题,这往往能起到令受众直观清晰地感受新闻的效果。如第一条消息中提到“当天,国家有关部门及上海市领导还为第一批入驻自贸试验区的企业和金融机构代表颁发了证照”,却没有典型的企业亮相,是非常遗憾的;而第二条消息上来就写道“29日10时许,在毗邻长江口的上海浦东外高桥,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大中华区董事长贺乐赋从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手中接过合资企业营业执照,双方满面笑容”,就非常有现场感。另外这“001号”、“首家入驻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企业”也非常有代表性,这一家企业的颁证过程,可以起到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的作用,让报道更加具体、生动。

  细节指新闻事件中那些细微又含义深刻的小地方,如果在消息中穿插一些与新闻事件相关的场面、环境、人物语言、动作等细小的内容描写,能让报道生动逼真,富有实感和情趣。

  一条好的消息报道应该涉及四类事实,除了一般记者都能把握的概括性事实外,要想使消息更有可读性,还应该引入具体事实、背景材料以及典型事例和细节。概括性事实可以支撑起报道的骨干,具体事实可以丰富报道的主体和血肉,典型情况和细节可以使报道更吸引人、更生动,而背景材料则让报道更容易理解。四类事实共同作用,才能起到比较好的传播效果。

  也许有人认为消息短小精干,没必要写那么多内容。的确,从上面的两条消息来看,后者的篇幅是前者的一倍多。但从传递的信息量来看,后者的信息量远超前者的一倍多。换句话说,后者的信息密度要高得多,它也因为出色的写作在2014年获得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的二等奖。

  笔者认为,新闻写作是一种意在传播的写作,要全面把握新闻的传播需要,以事实为本的同时,应该力求新意、争取时效,并考虑公开传播的效果,讲究事实的反映艺术,善于表现事实的社会价值,把新闻写得更有吸引力和说服力。

  二、“通而乐受”才是有效传播

  新闻传播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传播渠道畅通,受众对新闻信息乐于接受,即所谓“通而乐受”。传“通”是因为既不存在传者和媒介方面所设置的障碍,又不存在受者所设置的障碍;“乐受”是因为新闻信息从内容到形式都受到受众欢迎。第二类是传播渠道畅通,但受众对新闻信息并不认同和接受,即所谓“通而不受”。应当说,在传播的通道上并不存在什么障碍。受众对新闻信息不认同、不接受,原因较为复杂,但概括起来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受众的是非判断和价值判断与传者存在着很大差异;二是新闻信息的表现形式与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距。第三类是传播渠道不畅通,当然接受问题无从谈起。此所谓“传而不通”。

  其中,第一类,属于有效传播;第二、三类,属无效传播。但是不少人却将第二种类型误认为有效传播,于是,在我们的一些媒体中能看到高高在上的报道、假模假式的报道、满篇术语的报道等等报道形式。这类报道其实是对媒体资源与受众注意力资源的一种浪费。

  应该说,受众的接受是新闻作品价值实现的最重要环节,也是新闻传播过程的最后完成。其实,新闻作品的价值,并不是在记者手里实现的,虽然记者为了发现和表现新闻价值做出了很多努力;也不是媒介加以传播以后就一定能实现的。只有在受众接受了新闻所传递的信息,并且认同了新闻作品所蕴含的价值观和导向以后,新闻作品的价值才最终得到了实现。相反,新闻作品在传播以后无人问津,或者它所包含的价值观和导向受到受众的抵制,那么它的价值最终并没有实现。

  为此,在新闻写作中,记者应该增加信息的价值含量,删除冗余信息和重复信息;在有限的篇幅内加大信息量,满足受众的多元信息需求,并采用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传播新闻,以获取新闻传播的最佳效果。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