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高级记者陈晓星答学员问——
要想实现突破,请留意五个要素
陈晓星
陈晓星: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人民日报海外版高级编辑、驻台记者。
历经香港基本法起草、香港回归、连战访问大陆、2008年两岸复谈等重大事件的采访报道,在台亲历抗议“两颗子弹”、大陆民航机首次直航台湾、马英九当选、大熊猫赴台和澎湖空难、高雄气爆等新闻事件,所采写的新闻报道获得多个奖项。
中国新闻培训网老师:
我在基层从事新闻报道多年,写了不少的稿件。近来我进行反思,总觉得自己在写稿方面提高不大。请问老师:像我这样的情况,下一步如何实现新的突破呢?
—— 山西省原平县学员 林 为
林为同志:
您好!文无止境,您提出来的问题,对每个有追求的文字工作者来说,都是存在的,我从事采访和新闻写作多年,谈谈这方面的体会,不知是否对您有帮助。
一、为谁写?
您想要的“突破”,我揣测一是见报率高,二是稿件质量和自己纵向比不断进步。对此,建议您先考虑一下为谁写的问题。这个“谁”指的是您投稿的媒体,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覆盖范围、报道题材、行文传统,在媒体多元、受众细化的当下,一篇报道打通关的可能性不大。作为编辑,我接触过写一篇文章漫天投稿的作者,这既犯了一稿多投的大忌,又命中率极低,因为你根本不知道是为“谁”写的,当然“谁”也都不会对你中意。对此,作为编辑,我最诚恳的建议是要知道为谁而写,先了解这家媒体,知道他的特点、受众,这样才能选准新闻。不同的媒体在每天众多事件中关注点是不同的,《1200家污染企业提前一年退出》《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管好部队带好兵》《监管政策落地 互联网金融业洗牌料加速》,这是同一天不同报纸的头版头条,从环保、经济到军事、金融大不相同,分别来自《北京晚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证券报》,由此可以看出,了解给“谁”写非常重要,因为不同媒体的选题方向是不同的。借用市场营销一句话:你要知道你的客户在哪,才能提供到位的服务。现在,写报道也是一种信息服务。
二、写什么?
其次,在明白给谁写的基础上,要斟酌写什么。哪件事更重要?这就有个重要性和趋近性的关系问题。对于受众来说,离自己越近的事情越重要,北京某小区水管爆裂后恢复供水,这个动态新闻一般不会被《人民日报》采用,但《北京晚报》可能图文并茂处理,这对于北京市民来说是件大事。救灾帐篷运抵玉树,《大众日报》可能只发一个简讯,但《青海日报》可以整版报道,多少顶帐篷、分配原则、还有多少缺口、老百姓对帐篷的反应等细节,对于青海的读者来说,都是想了解的。因此,在选材时要考虑到趋近性,就是和受众群关系最近、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情,也许对于另一个群体是小事,对他们来说就是重大的。当然,同时还要兼顾政策性、显著性、趣味性等新闻特点。
三、如何写好?
选准新闻题材后,就是写好的问题了。写好要建立在采访深入、思考深入的基础上,道听途说、抄抄报告,或者只听甲方未见乙方,别说好新闻,可能连合格的新闻都写不出来。因为新闻要素不准确,观点有偏颇,或者都是人云亦云的套话。如果时间允许,尽可能多呆在新闻现场,多倾听采访对象,虽然你采访的不是独家新闻,也会见他人所未见,闻他人所未闻,哪怕只是200字人无我有的内容,你的报道相对也是新鲜、丰满的。有一次我去采访一个图片展,几乎所有的记者在领导讲话剪彩后就离开了,我当天没有其他的采写任务,就呆在展场,一方面认真看展览,一方面留意观众反映,结果我碰到了好几位“新闻热点”人物,平时约访都约不到,就在现场和他们聊天,获得了丰富的采访素材,别的记者都只发了个200字的开幕消息,我写了2000多字的报道,被报纸全文采用,转载率很高。有记者问我:“那天他们没上台讲话啊!”我答:“是讲话结束后,他们来看展览我‘堵’上的。”
四、力求写“大”新闻
采访深入可写出好新闻,思考深入可写出“大”新闻。对自己要采访的事件,事先要做足充分的准备,准备包括知识上的,也包括思考上的,这样提问时不会说外行话,或者从ABC问起引起采访对象烦躁,下笔时能够驾驭素材,以小见大。比如前面提到北京某小区水管爆裂后恢复供水事件,可以只是一个服务性的消息登在《北京晚报》上,但如果你有更多的此类新闻事例的积累,有对管理部门的采访,有对专家意见的了解,有对群众呼声的记录,就可以把“趋近性”的重大变成有普遍意义的重大,写出一篇城市管道建设与管理的报道,这次的“恢复供水”就有可能登上《人民日报》了。所以,有的时候,新闻无小事,只要你有足够深入的采访、积累、思考,就能做出大文章来。
五、写出文采
以上说的是质,但文也很重要。《论语·雍也》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就是有好的内容,还要有好的文采相配合,然后才会完美。我理解的文采不是华丽辞藻、铺陈排比,而是清晰、准确、流畅,事情说的很清楚,观念表达很鲜明。新闻报道不同于报告,也不同于文学,千万不要“在XXX的关怀下”或者“金秋十月、金风送爽”这类模式化的开篇与行文,而是要遵从新闻规律,把受众最关切的、把你在采访中获得最精彩的,一开篇就端出来,留住受众的注意力。尽量摒弃套话和正确的废话,在行文关键处自然地引入一些表达感情的文学色彩的句子可收事半功倍之效,但一定要为内容服务,点到为止,不能成为卖弄和累赘。
回到开头的话,文无止境,要提高文字表达水平,阅读是最好的老师,除了优秀的新闻作品,阅读文学作品也会获益良多。
希望没有浪费您的时间。我们一起努力写出更好的新闻。
陈晓星
2015年7月30日
服务项目:
新闻培训(新闻写作、新闻摄影、新闻发言人、网络传媒培训等);
媒体资源整合;舆情监测;企事业单位内刊建设及专题片制作;
新闻类图书、音像的策划制作及推广;会议服务。
电话:010-85899333 传真:010-85896333
手机:(0)13621310659 齐老师
QQ: 705871670
E-mail:xwywck@163.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