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记说事首页 >> 通讯员园地 >> 选角度:需要突破思维局限
选角度:需要突破思维局限
2015年11月  作者:沈芝春  来源:新闻业务参考  浏览次数:0    责任编辑:xwywck

 

选角度:需要突破思维局限

沈芝春

  写稿离不开选角度,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那如何才能选好角度呢?这里大有学问。

  选角度其实就是新闻眼光的问题,从一件事、一个现象来分析判断其新闻点在哪里,要寻找事件本身与企业、社会、大众、媒体间的内在关系,需要一个培养、锻炼和提高的过程。新闻眼光说到底就是思维,不善于从一般的新闻事实中寻找好的角度,实际上就是思维受到一定限制。这种限制一方面是主观意识上缺乏主动性,当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候不去思考什么才是更好的角度,发生什么就写什么,怎么发生就怎么写,没考虑过它跟企业社会发展的大环境有什么关系,写出来的稿件可能会与发展趋势不符,也可能跟很多同类的新闻雷同;另一方面是客观上局限于对新闻写作的现有理解,或是满足于现有的经验、习惯,认为以前就是这样写的,现在还可以这么写。因此,要培养新闻眼光,必须突破新闻思维方面的多种局限性。

  一、不局限于固定模式

  初学新闻的人普遍认为新闻写作是有固定模式的,特别是老师在讲到消息写作时都会提到倒金字塔结构、五要素等等。通讯没有固定的格式,但很多同志会在写作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模式,比如写一个重要的工程可以按时间顺序来写,写保供电工作基本上就是先动员组织,深入排查,再发现问题如何整改,最后克服困难、坚守岗位、排除险情完成保供电任务等等。如果是一个特别重大的保供电工作比如奥运保电,其中解决了关键的问题,有丰富的细节,那么这种以时间顺序为主的新闻是可以找到亮点的,因为它本身意义重大。但如果是普通的保供电,这样写就很容易与其他稿件雷同。

  2010年采写秋季安全大检查时,我没有像以往一样写面上的工作,而是到变电站采访一线运行人员,采访过程中听一位老职工讲述“抓老鼠”的故事,随后从这个角度采写了新闻故事,通过叙述“抓老鼠”的过程,反映出运行单位、班组抓安全的经验做法,在生动的叙述过程中衬托出面上的工作,突出了鲜明的主题。这篇报道在国网报、江苏电力报等多家媒体刊用。

  二、不局限于一般思路

  多数新闻事实需要通过采访对象来了解,因此,很多人会从采访到的内容中确定主题,或是以对方的思路作为新闻稿件的主要结构。然而,不经过主动思考,而是依赖采访对象的思路,容易使我们在采访时局限于表面现象、表面问题,从而无法发现更好的新闻角度。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呢?

  首先要抓住要害。如果之前没有作深入的思考,想通过采访对象来获得思路,那么很可能会提比较笼统的问题。比如采访一个刚刚在比赛上获奖的员工,问他“获得这个大奖你有什么体会吗?”他多半会说:“主要是领导很重视,组织上安排得好,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等等,而这些并不是读者想要看到的。我的经验是,采访这一类对象首先要大体掌握有关他的信息,比如他进公司才几年,学什么专业,他的家庭情况、成长经历等等,从中找到与众不同之处。去年采访江阴供电公司一个获奖的农电工,通过对他个人情况的了解,第一个感觉就是他在书本上下的功夫不一般。一个高中生,平常在工地负责做工程的,一般不会再去啃书本,为什么他的理论考试会这么好?抓住这一点,我就问他:“你是不是背功特别好?”他说不是,他本来就对电气感兴趣,高中时因为重理轻文没考上大学。由此了解到他在学习上的很多细节,包括他从小喜欢摆弄电气,平常喜欢看家电知识书籍,没有其它的娱乐活动,集训过程中如何加倍付出等等。从这些角度我们可以看到他取得这个成绩是有历史背景和积累过程的,从中也看得出这位农电工身上与众不同的气质,比起说他勤奋刻苦之类的空话套话,人物形象显得更加真实、丰满。

  第二要贴近实际。对许多基层员工来说,他们所做的事情是很平常的,根本不值得写,所以在交流时,绝大多数我们认为可以出彩的情节、细节他们不会主动告诉对方。比如采写标准化管理进现场的工作,如果直接问班组员工:“你们班实行标准化操作以后效果怎么样啊?”他们多数会说:“很好啊,比以前安全,效率也高。”如果接着问:“怎样比以前安全的呢?”他们就觉得不太好说了,因为他们认为这个问题说起来比较复杂,需要一定的总结概括能力,有一定高度,不会说,也怕说不好。这时候采访往往陷入困境。其实我们需要的不是这些,而是跟他们日常工作密切相关的、他们也完全能说得出来的东西。这就需要我们换个角度,去关注他们所熟悉的东西,比如在变电站现场问运行人员:“控制柜上贴的标签有什么用?”他们肯定会详细解释;你再问:“倒闸操作以前是怎么做的,标准化以后怎么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他们也会说得头头是道。如此从现场实际的角度去写,文章会更有真实感,也更具可读性。

  第三要挖掘细节。采访对象不知你的写作意图,不可能把所有自己知道的事实都告诉你。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多采访对象只用很简短的话回答你的问题,原因可能是问题太浅,使对方的思维受到限制,也可能他跟你不熟悉,或不善言辞,不想多说。如果不想办法深入采访,我们原先找好的角度可能无法写下去。这时候只有靠主动去挖,通过深入提问找到更有价值的东西。最近采写的科技创新稿件,其中有一段是写配合大截面地下电缆施工开展技术创新的,其中提到一个弯曲机的发明。因为与被采访对象不熟,一开始我问:“这个弯曲机是怎么想出来的?”,对方就笼统地说是外面没有现成的工具,后来就想到用千斤顶改装了一个。根据这两句话不可能写出更多的细节,原先设计的从基层一线角度开展创新的构思就缺少具体事例。后来我设想了一下其中可能会有的过程,比如“原来的弯曲机不能用了,有没有想过用其他重型工具可以代替?”“是否了解过兄弟单位同样的工作用什么工具?”“是谁首先想到用千斤顶来代替,为什么?”等等,类似于换位思考,把我放到他们的环境中,去思考可能会面对的问题。经过对这些细节的详细了解,弯曲机的发明过程就很丰满了。

  三、不局限于表面事实

  新闻是以事实为依据的,但有时候我们不能受限在一个表面事实当中,而要有一种能够去联系相关事物、更深层事物的眼光。2011年8月份,无锡地区某变电站一个主变避雷器发现缺陷,后来通过转移负荷实施了停电检修。因为是最高等级的变电站,整个抢修过程很复杂,又是在迎峰度夏期间,事件本身就有新闻价值。但如果光写发现和抢修的过程,我觉得与其它的任何抢险没什么不同。采写过程中,我联想到不久前无锡供电公司开展反事故演习的场景,因为演习也有转移负荷、抢修主变的情节,这次抢险实际上可以作为演习之后的一次实战,正因为演习成功,抢险才有了充分的准备。最后,我从这个角度把主变抢险作为演习场景的再现,将供电企业已做好充分的应急抢修准备作为主题。这篇新闻被供电系统媒体刊用。

  2009年正值电力供需矛盾突出,7月份,无锡供电公司连续举办了多次停电演练,第一次是电网部分的,第二次有用户参与,两次演练我都全程参与,并以现场新闻的形式从不同角度采写了报道。当年9月份,无锡市又举办了一次13家用户参与的大面积停电联合演练,这次还是写现场新闻,肯定会出现雷同。因为此次演练涉及市中心多家重要用户,我作为新闻人员参与了演练方案的制订与组织工作,深入到整个事件过程中,逐渐找到了新的角度,觉得演练过程已经不太重要了,重要的是它背后的意义:这么多用户参与的演练,对社会、对企业、对公众有什么影响?通过演练暴露出社会上什么样的普遍想法?能够改变什么?经过分步演练时与参演单位、用检员的接触,了解到从宣传准备、制订方案到分步实施过程中各方的反应,特别是一些单位反对或犹豫的态度,从中可以看到大众普遍的心态,就是认为大面积停电不可能发生,演练似乎多此一举。文章从这个角度说明演练过程如何引导大众转变观念,最终达到完善社会各方停电应急机制的目的,比起前两篇现场新闻站得更高,也容易受关注。这篇通讯受到社会、供电系统多家媒体的好评。

  (作者单位:无锡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