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业务参考首页 >> 新闻业务参考 >> 袁建达:练就善于提问的基本功
袁建达:练就善于提问的基本功
2015年09月  作者:袁建达  来源:中国新闻培训网(www.xwpx.com)  浏览次数:167    责任编辑:xwywck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袁建达答学员问——

练就善于提问的基本功

袁建达

  简介: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曾任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副主任,现在中宣部工作。

  著有传记文学《茅以升》、《哥白尼》。高等院校教材《专业新闻采访学》编者之一。全国新闻界首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得主。

 

 

  中国新闻培训网老师:

  您们好!我是一家企业报的记者,在采访中经常困惑我的一个问题,如何把提问搞好?虽然自己也看了一些书,在实践中也很注意提高,但提高不大。想请教老师:能否帮我把这个问题搞清楚,怎样进一步提高。

  谢谢!

  ——  江苏南京学员    陈函中

  陈函中学员:

  你好!你提的问题很好,我很愿意就这个问题与你一起交流。

  记者如何提问?这真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

  记者提问是新闻采访中最常用、最普通的手段。记者通过提问而获取信息,进而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从而形成新闻产品,以达到传播和影响的目的。

  一般说来,记者提问大致分为三大类型,即新闻发布会上的提问、日常采访的提问和书面提问。

  新闻发布会或记者招待会,都是比较严肃重要的场合,记者提问一般都要做好认真的准备,比如资料的收集,人物的了解,数据的统计,问题的斟酌等。出现在这些场合的记者外表上要整洁得体,不可蓬头垢面、邋遢随意;表达上要简明扼要,口齿清楚,让对方听得清、听明白;提出问题要清晰具体,单刀直入,不可顾左右而言他或拖泥带水、婆婆妈妈。

  日常采访情况各有不同。记者根据自己新闻产品的需要,提前做好准备,问之有意,提之有需;问得有效,提得巧妙。问题抛给对方,目的就是收回自己想要的结果。

  书面提问一般都是因为特殊环境、特殊情况才采取的办法。比如对高层的采访,对特殊人物的采访,对一些需要提前准备话题的采访等等。这类提问时间相对充裕,思考相对慎密,留给对方的空间也比较大,准确性和质量的要求比较高。

  尽管记者提问的形式和方法很多,但其中有几点,是需要坚持和遵循的。

  一、明确自身“定位”,确定提问范畴

  记者参加新闻发布会或者记者会,并非个人行为,是代表自己所在的媒体,以及接受该媒体信息的受众。因此,首先要确认自己的角色,不可乱套。

  现在媒体种类众多,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并存,党政媒体与都市媒体竞争,给受众提供了广阔的选择。各媒体都有自己的受众群,编辑方针和传播范围也有所不同,因此记者的提问就有一定的指向。主办方往往提醒记者在提问前首先通报所在媒体的名称,也是为了确定回答问题的力度和方向。

  记者可以单一代表自己的传统媒体,也可以代表该媒体衍生出来的新媒体。如在每年的全国两会上,主流媒体的记者不但自称是某某报纸、某某电台电视台的记者,同时也是某某网的记者、某某微博和客户端的记者等。别看这仅仅是一个称呼的变化,其实提问的范畴也发生了变化,即仅为传统媒体受众服务,扩展到为所有新媒体受众服务,记者的问题自然接近于受众更广泛的需求。

  在综合性的记者会上,有的记者提的是政治问题,有的提的是经济问题;有的提民生,有的提法治;有的关心反腐败的进展,有的质疑统计数字的准确性等等。记者提出问题的内容与所在媒体的需要相吻合,与受众的预期相近,提问就是“有效提问”。“有效提问”的多少,决定了记者会的成功与否。受众往往从记者的提问中认定媒体的眼光、品位和水平,从而无形中为媒体打了分。因此,记者在提问前的准备必不可少,而且要有多个问题的备份。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就是这个意思。

  有一次,在一个十分重要的新闻发布会上,一家主流媒体的记者准备了一个问题“政协如何进行民主监督”。谁知这个问题被前面的一位记者问到了。到轮到他提问时,该记者由于没有准备备用的问题,临时又慌了神,只好又把刚才别人的问题再问了一遍。结果新闻发言人很不满意,当场不客气地说:“你的问题刚才已经有记者问过了。请下一个记者提问。”弄得该记者好不尴尬。

  二、遵循问题导向,抓住核心内容

  顾名思义,提问提问,提的就是问题。可是在新闻采访中,我们往往看到有的记者提的问题不能抓住要害,不带劲、不解渴,不痛不痒,让受众失望。

  在很多场合,记者提的问题是“请您谈一下体会”,或者是“请介绍一下情况”等等。这其实不是在提问,因为话题里没有问号。比如有家电视台派出记者采访,本意是反映改革开放以来老百姓身边的变化,但是记者未能遵循新闻采访的规律,问的问题千篇一律:“你幸福吗?”被采访者一头雾水,以为是在问他姓什么,就回答:“我姓张。”结果成为大众调侃的笑话。

  记者提问,就是要直捣黄龙,把核心问题提出来,从对方口中掏出真金白银。去年全国两会上,政协大会新闻发言人在最后时刻点到一名境外记者。该记者提的问题正是当时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证实大老虎周永康是否被调查。结果,该发言人说了一句著名的网络语言——“你懂的”。后来,媒体上“你懂的”满天飞,该发言人成为史上“最有影响的发言人”之一。其实,人们不该忘记那位提出那个“核心问题”的记者,正是该记者在最重要时刻提出了公众最关心的问题,才让政府高层通过“新闻发布”的形式,将周永康涉嫌腐败的问题间接公布于世。

  三、追求“别出心裁”,体现“善解人意”

  记者学识、修养、思考的程度,决定了提问的水平。有的记者提问经过反复思考、仔细斟酌,问题准确得体,能够从对方得到许多信息资源。有的记者层层剥笋,步步推进,掏出很多别人得不到的东西。还有的记者追求“别出心裁”,出色出彩,水平更高一筹。

  别出心裁并非没有底线,而是追求新意,追求新角度,追求别人没有想到或者来不及想到的问题。

  西藏军区有一位女军医,名叫汪瑞。记者通过采访,写出了这位女军医献身边防,为军人服务的先进事迹。文章送到我手里,感觉写得面面俱到,文字生动,层次清楚,几乎挑不出什么毛病。但是,读了几遍,又感觉似乎欠缺什么。正巧,那天军区宣传部的负责人到北京,与我们商量如何报道好汪瑞的事迹。我就与他们闲聊,问了一个一个的问题,几乎都是不起眼的小问题。比如汪瑞的丈夫是干什么的,汪瑞的孩子多大了等等,几乎是大妈们聊天的话题。就在此时,我们了解了一个重要的信息:汪瑞有一个孩子,非常疼爱;丈夫也在边疆服役,两人上山下山从不乘坐同一辆车……后来,我让记者在通讯中加上了一段话:“汪瑞和她的丈夫都在边疆工作,两人经常一起上下山,但是从不同乘一辆车。为什么?山路凶险,假如万一出事,也要给孩子留下一个亲人。”通讯发表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读者的反映是:看了后面这段话,眼泪不由自主地掉下来。

  善解人意也是记者提问题的一种态度。记者理解对方的心情,尊重对方的习惯,体谅对方的难处等等,被采访人就会对记者产生好感,从而跟记者掏心窝子,说心里话。人民日报一位记者采访山里的一名基层干部,他事先了解到该基层干部爱吸烟,于是买好了烟去找他。一见面,对方沉默寡言,问十句回答一句。记者找了个借口,与他聊烟的产地、口味。聊着聊着,话就多起来了,最后到了无话不谈的境地。记者收获了宝贵的新闻素材,回到北京,连夜挥笔,文章一气呵成,十分精彩。

  四、坚持“不依不饶”,牢记“为我所用”

  记者在采访中往往遇到舆论监督的情况。写表扬稿,说好话,人人愿意,看到的都是笑脸。写批评稿,搞舆论监督,情况正好相反。问题提得不当,采访不够深入,都有可能给记者带来麻烦。因此,记者在了解真相的采访提问时,坚持不依不饶,打破沙锅问到底,就显得很有必要。

  我们在一些外国记者招待会上看到,记者就某一个问题追问政府官员时,半点没有客气,问题一个连着一个,层层紧逼,问得对方张口结舌,招架不住。这些问题一般既具体又尖锐,对方不能回避,回答的话就成为记者报道的第一手素材。

  有一年,我们几个记者采访辽宁的一起案件。当地公安局长出于私利,将一起经济纠纷认定为黑社会犯罪,把几名无辜的公民拘禁起来。我们掌握了该局长和他的下属刑讯逼供的证据后,直接与其对话,质问他为什么要通过刑讯逼供来获取口供。起初他矢口否认,还企图转移话题。我们几个记者不依不饶,一边出示证据,一边提出新的问题:定性黑社会有什么标准?为什么不按照政策和法律办案?在我们连珠炮般的追问下,这个局长心虚了,找个借口躲出去。最后,在我们的坚持下,我们关注的事情得到了公平公正的解决。

  记者提问一定要“为我所用”。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问题总要围绕将要产生的新闻作品转。有一年,中国残疾人基金会理事长邓朴方获得联合国颁发的人权奖。这是国际上对中国残疾人事业的一次重要肯定。当时几家主流媒体联合采访邓朴方。由于特殊原因,采访以电视台记者为主,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录音、录像,灯光雪亮,内容都是请对方介绍中国的残疾人事业。文字记者只能在一边记录。两个多小时采访结束了,主办者礼貌地询问其他记者还有什么问题需要提。大家都沉默。当时我心里有一个问题一直憋着,这时毫不迟疑地提出来:“请问邓小平同志对你的事业有什么支持?”邓朴方微微一怔,笑着做了一番解释,大意是父亲从来没有对他担任理事长的基金会做过什么批示,或者做过具体的支持,因为他不想用自己的影响给儿子所从事的事业帮忙。但是,他对中国的残疾人事业充满感情,在国家的大政方针中给了许多的帮助和支持。

  邓朴方的这番话,正是我们最需要的。我后来将其写进报道中,并且得到报社领导的支持,顺利刊出。在同类的报道中,我们占据了上风。

  记者提问受当地当时环境的影响和限制。良好的政治生态和法制生态,使得记者的提问自由度更大、更宽泛。反之,记者提问的内容、范畴和程度将会大打折扣。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重庆唱红打黑期间,在各种记者会上,批评这一极端现象的“记者问”会如此之少;为什么山西出现塌方式腐败,期间揭露曝光的“记者问”会近乎绝迹……

  “记者问”毕竟只是一种手段。新闻采访中如何运用好记者问,值得继续研究和探索。只要坚持正确导向,守住底线,遵循新闻规律,追求更新、更快、更好、更接近事实,“记者问”就能为新闻采访的全程增光添彩。

  一点心得,与你分享。

  祝你进步!

                                                                       袁建达

                                                                  2015年6月2日

 

服务项目:

      新闻培训(新闻写作、新闻摄影、新闻发言人、网络传媒培训等);

      媒体资源整合;舆情监测;企事业单位内刊建设及专题片制作;

      新闻类图书、音像的策划制作及推广;会议服务。

电话:010-85899333          传真:010-85896333

手机:(0)13621310659    齐老师

  QQ: 705871670

E-mail:xwywc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