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镜头讲故事
宋 澍
叙事性是文学体裁中的一种描写手法,是将故事情节以叙述的方式呈现给读者,赋予文字以一定美感的文学表现形式,注重细节的描绘、人物场景的再现、背景的交代等。在专题摄影中,叙事性主要是通过呈现一个故事的完整拍摄过程来展现,具有时间的动感。
一、叙事性的视觉逻辑
专题摄影叙事性的视觉逻辑,就是把影像作为传播载体进行信息传递。架构影像叙事性视觉逻辑是叙事故事的基础,镜头的视觉来自于主题内容,影像的叙事性要求给予观者“可经历性”的感官体验,并直接指导着影像拍摄者的创作。因此,提供过程性和现场感的叙事性影像成为专题摄影中的重要环节。影像叙事性的有效组织,实现微观、中观和宏观的结合成为叙事性表达的镜头语言。影像的叙事性同样要求结构的完整,将事情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果影像化,这是影像叙事性的关键。
在专题摄影中运用叙事性需要借助一定的形式和技巧,重点强调和精心刻画的叙事性部分往往是阐释主题、挖掘人物内心、展示重要矛盾冲突或抒发强烈情绪的影像,而所有经过营造的延展叙事性影像段落基本上都是专题中的重点表达部分,借助延展叙事性的影像叙事而使一组专题摄影成为一个完整而有序的整体。不同的专题摄影报道在图片与主题之间存在较强的内在叙事性结构关系,这种内在的叙事性逻辑结构依赖于对报道主题的深入研究。专题摄影报道中叙事性结构与主题图片之间的关系是并行的,反映的都是为深化主题服务的一种方法。
二、摄影叙事性的巧妙运用
专题摄影的影像通过镜头记录图像来呈现事件常规的叙述,通过展示一种“可经历的过程”给人以产生直观的视觉效果而使新闻有效传递,让读者从中获取信息、了解事态信息。
叙事性影像并不是简单的“状态”呈现,而是要形成“过程性”的叙述,因此才能够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通过影像化的表达形成事情的起因、发展和结果这样一种发展脉络,一些特殊表现拍摄手法所带来的感官冲击力并不能完全代替影像叙事的作用(例如人物特写镜头,广角镜头等),并缺少影像叙事所要求的结构。
2012年5月初,我在辽宁辽西地区农村拍摄采访春耕生产的摄影专题《村官张庆年的三个愿望》,就是运用影像叙事的结构方法较好地拍摄了村官张庆年带领村民致富的故事。张庆年是一位在这片土地上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农民,从一个庄稼汉成为“全国种粮大户”,他上任伊始向村民承诺了三个愿望: 一是带领村民发展5000亩节水灌溉田,二是打井发展千亩栅菜业,三是实现全村每户增收3万元。在去采访张庆年的路上,当地农委的同志说:“‘张百万’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于寺镇官菅子村当村官已经两年了,带领百姓致富干得不赖。”
干得不赖的“张百万”是个啥样人呢?带着疑问,我来到官营子村里。村部没人,路过的老乡说“村主任在北蛙地干活呢”。
到了北蛙地,放眼望去到处都是忙着春播种田的农民。一位老乡指着远处领着一帮干活的人说:“村主任在那呢。”说话间,人称“张百万”的张庆年边走边打手机从地里朝我们走来,他憨厚地笑着说:“太忙了。”正说着,又有电话打进来。
整个上午,我在拍摄的间隙也留意了一下,张庆年除了指挥调度农机生产,手里的电话打进来20多次。问他:“这么忙?”他说:“前几天刚刚下了一场雨,保墒抢农时,村里从外边租用了十几台农机车,大伙都急着用,我得调度开才行。”看到有记者前来采访,快人快语的村里妇女抢着对记者说:“按说村主任家有2000多亩地,要啥有啥,用不着当村干部挣小钱,不仅要一天到晚操不完的心,还要给村里搭上不少钱。俺们选他当村主任算选对了。”
村民们无意间流露出的真情实感,正成为摄影专题中叙事性影像的主要部分。在表现张庆年与村民之间的关系时运用叙事性拍摄手法,尽量力求视点不同、视感不同、视角不同,没有简单地把张庆年拍摄成仅仅为村民办好事的好人,而是通过主人公的一举一动(例如神情、手势、打电话、劳动等情节及村民的肢体动作等),以辅助性的情景展现叙事性结构,完整地展现村官与村民共同完成3个目标的这一过程,把形成叙事性的表达以及村民辅助性影像变成有效的影像叙事。另外,在拍摄主体影像中,我也没有把所有照片都拍成单幅照片,而是大胆运用具有观赏性、叙事性结构的镜头去拍人物的特写、侧影以及剪影等,甚至还拍摄了主人公局部和大环境下主人公具有戏剧化的影像。有了“叙事角度”意识,就有了叙事性结构镜头等元素形成的具体构想,使专题摄影本身在视觉表现上具有了丰富、多样的画面。镜头语言也有别于常规视觉而晋升到艺术的高度,实现了一组优秀专题摄影的艺术化处理。
2013年我拍摄的《渐行渐远的苇工》获得辽宁新闻摄影一等奖,同样属于专题摄影,运用叙事性影像,反映了辽宁盘锦地区芦苇场的苇农面临近年来机械化带给他们的生存危机。
辽宁省盘锦市境内生长着150万亩芦苇,有世界第一大芦苇荡之称。春夏秋三季,这里有风景独特的湿地风光,而冬季来临时,周边地区的农民便趁着农闲,在这片苇塘里干上两三个月,挣些钱回家过年。他们大都是来自偏远山区的农民,凭力气挣钱补贴家用。割苇子是一项重体力活儿,苇工顶风冒雪,风餐露宿,收割、打捆、盘塘……一般人吃不了这种苦。割一捆苇子2元,每人一天能挣100多元,一个冬天下来收入1万多元,对于靠天吃饭的农民来说,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也正因为如此,每年来这里割苇子的外乡人络绎不绝,最多的时候达到5万多人,场面蔚为壮观。如今,这片苇场开始机械化收割,割苇机代替了镰刀,也代替了这群苇工,用工人数随之骤减到不足5000人。
在这组专题图片中,作者力求让读者通过影像看到现代化机械带给农民的困惑。我通过两三年冬季的拍摄与苇工近距离接触,运用叙事性故事的线——两名来自偏远山区的兄弟为纽带,发掘出苇工的个性、情感及独特的魅力,避免了专题摄影中客观记录无意义的细节堆砌,强化了主观表达,用摄影语言去定格有意义的典型瞬间。用影像将苇工短短的几个月的劳作场面进行了细致描绘,并将事物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时间顺序矛盾关系构成逻辑顺序, 最终完成既有图片内容上逻辑结构,又有图片形式上影像结构的专题摄影作品。
以上就是我在拍摄专题图片中就如何运用叙事性结构进行的一些尝试。从某种意义上说,专题摄影所肩负的使命,一是专题摄影深度报道化,二是专题摄影报道的不断创新。特别是在当代,专题摄影越来越多元化,因而一个吸引人的故事、一个明确而引人深思的主题、一条能够贯穿整组照片的逻辑主线以及一张张能够点睛点题的叙事性影像都是专题摄影所必不可少的。可以说, 假如有一天专题摄影失去了读者, 绝不是因为它记录了一个个真实而简单的故事, 而是因为它没有叙述好这一个个故事。
(作者单位:辽宁日报)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