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广阔的企业文化品牌
——对《深业》杂志的阅评
本刊阅评员 孔晓宁
企业内刊,作为企业文化的载体,其主要功能应当是用于交流企业内部信息。可我手头的这份《深业》月刊,无论内涵与视野,都远远超过了企业的范围,伸及到整个房地产业态以及中国社会发展与文化建设的广阔领域,其品味之高和可读性之强,使它很容易赢得企业内外许多读者的喜爱。
这本刊物是由深圳市属国有企业深业集团主办,其中设立的众多品牌栏目中,“空间”给读者的印象颇深。其实,这本内刊所拥有的宏大空间,正是它的主要特色之一。
软硬结合
《深业》于2011年1月初正式创刊,起初为双月刊,两年后改为月刊。刊物起初定位为企业管理期刊,主旨是对外宣传和展示企业形象和品牌,对内宣传企业文化,交流沟通信息。创刊号即聚焦深业集团十二五战略规划,对之进行全面解读,让所属企业与员工都能从中了解集团未来发展蓝图,以此明确自己的工作方位。
按照这一传统的办刊思路,《深业》本来是很容易囿于企业工作性质与内容,落入偏硬的巢臼的。幸运的是,这本内刊的决策者和创办者心存高远,早在筹备阶段,他们就分别前往华侨城集团主办的《华侨城》和华润集团主办的《华润》《万科》周刊调研取经,由此确定了“软硬结合”的办刊理念。即一方面通过设立“聚焦”、“资讯”等栏目,全面宣传和传达集团的生产经营方针及策略,探讨企业经营管理、业务发展、技术进步的理论和实践,全方位记录和展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另一方面,借助“故事”、“空间”、“映像”等栏目,尽可能地满足普通员工的文化需求,反映一线员工的工作、生活感受,为员工的各种文学、摄影等作品提供交流的平台。刊物不同板块之间因此显得软硬结合、政文交融、红花与绿叶相扶,最大限度地适合企业内外读者的口味。
近些年,深业集团承担了全国各地许多重大城市改造与基建项目,对外展示这些项目的特色与风采,自然被《深业》列为重点报道对象。翻阅这类报道,它们均不是就项目谈项目,而是把报道视角伸及到项目的地域人文环境,注重揭示这些项目对当地及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价值。通过延伸横纵两个切面,对项目进行全面的展示与深度的诠释,因此大大增强了这类报道的宣传价值及感染力,也因硬中带软而大大增强了可读性。例如2014年第11期“聚焦”栏目展示的深圳笋岗清水河国际汽车物流产业园项目,便是从介绍清水河的地理人文入手,开篇便讲述了在笋岗村发生过的“岭南王”创业、三次逃港潮、改革开放前后的变迁等耐人寻味的故事,接下来再分别介绍清水河项目的最新进展、核心价值及美好前景。几篇同栏目文章前后呼应,软硬结合,达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
作为一份企业内刊,是多说“官话”,还是多反映“民意”?在实践中,《深业》编辑部做了积极的探索,努力寻找其中恰当的平衡点。围绕企业发展所做的报道,《深业》都力求充分全面、及时有效。例如2014年第七期,用了三分之一的篇幅,聚焦企业的党建工作,在卷首发表了评论“把好质量关,选好党代表”,又在“聚焦”栏目摘要刊登了深业集团党委工作报告和深业集团纪委工作报告,还发表了记者的专访《“公推直选”在这里成功实现——深业集团“两委”班子诞生记》。这类报道,与企业每个员工的工作及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因此不惜版面重点推出。而在同一期刊物上,“映像”栏目刊登的“梁小玲摄影作品及小诗”,“空间”栏目发表的“享受足球,享受世界杯”、“北大图书馆遭遇尴尬”、“回乡偶拾”、“搬迁琐事”等文字,均是由普通员工撰稿,与员工的生活息息相关。这类“软文”,如同一片绿地,与前面的“硬”报道相互映衬,使得杂志既有关注度,也有较好的可读性。
雅俗共赏
《深业》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显得很“雅”,有时候甚至雅到了极致。一份企业内刊能够保持这种品味,在浮躁之风盛行的今天,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借助“鉴赏”栏目,《深业》经常介绍一些精湛的艺术作品及顶级的国内历史文化展览。例如2014年第十期刊登的“乾隆花园的秘密”,就以图文形式,介绍了首都博物馆展出的皇家园林奇观奇物奇景,令人大开眼界。2014年第七期介绍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展,称得上是国际艺术盛事。专栏通过介绍这一展览的特色,让读者分享到了一席艺术盛宴。
值得指出的是,介绍巴塞尔艺术展的文字,是由关山月美术馆的专业人员提供。由此看来,借助高层次的作者,打造刊物的高品味,是编辑部的努力方向之一。
《深业》还在挖掘和培养内部作者上下功夫,一方面积极组织企业员工及通讯员为刊物撰稿,另一方面重视组织与发表员工的各类作品,反映员工的真情实感,使得刊物既雅又俗,充满朝气与活力。2013年7月深业集团举办的企业文化内训师培训,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深业》除了对这次活动给予关注与报道,还把内训师终决赛8名选手的精彩讲演摘要发表。其中据远赴新疆喀什工作的年轻女员工陈小雨介绍,她和她的同事们,在那个整年降雨量不及深圳一天降雨量的沙漠边缘,默默奉献了4年时光,有妻子不能相聚,有小孩不能照顾,有老人不能尽孝,甚至亲人去世都不能及时赶回去见最后一面。把最宝贵的青春岁月献给了深圳的援疆事业,为建设南疆第一家五星级饭店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这类反映深业集团员工精神风貌的真实故事,在《深业》上常能看到,它们细节生动,饱蘸深情,贴近读者,无疑可以发挥出正能量。
内外兼修
站在行业发展的宏观高度,审视企业发展的微观状态,是《深业》经常采用的报道切入点。例如2011年第6期关于城市综合体的专题,即在“聚焦”栏目下发表了5篇重头文章,首先综述与分析城市综合体的主要特点,接着分析与介绍深业集团承担的城市综合体项目及其机遇与对策,最后对城市综合体项目所存在的风险作了全面提示。这种多角度、全视野的分析、评估与推介,不仅展示出企业的正面形象,而且具有启示意义,能够启发读者对于新事物的全面了解与深入思考。
从创刊时起,《深业》的报道内容就不局限于企业内部,用了大量篇幅,对于同行业及国内外一些先进企业的经营特色与先进经验,给予浓墨重彩的介绍。先后发表了《统一与康师傅的用人之道》《香港房地产业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学习万达好榜样》《深圳万象城——都市综合体的创新样本》《向六本木学什么》《强大的万科,不朽的文化》《王老吉品牌崛起之路》《专业市场开发运营的领先者——华南城》。这类文章不仅反映了《深业》杂志的广阔视野和良苦用心,也体现出深业集团虚心学习、善于借鉴、勇于进取的企业精神。
《深业》的视野甚至经常超出业界,就连香港自由行政策的实施、反腐倡廉中如何做到防微杜渐等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政治与社会问题,也给予反映与诠释,展现出大型国有企业员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事实上,《深业》杂志不仅仅是深业集团有限公司的企业刊物,同时担负着深圳特区这个中国改革开放窗口与外界进行思想交流、文化互动与信息沟通等重要功能,从而在强手如林的深圳刊物界不仅崭露头角,而且先后夺得深圳市“十优”企业刊奖,荣获广东省“十佳”优秀期刊奖,成为全国企业刊物界引人注目的品牌。
《深业》以内涵丰富取胜,当然也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例如目前杂志上高水平的文章还较少,公文化的印迹有时比较明显,在如何提高杂志可读性方面,还有许多文章可做。年仅4岁的《深业》,前面的路还很长,需要不断砥砺前行、开拓创新。
(作者为人民日报高级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旅游部主任)
服务项目:
新闻培训(新闻写作、新闻摄影、新闻发言人、网络传媒培训等);
媒体资源整合;舆情监测;企事业单位内刊建设及专题片制作;
新闻类图书、音像的策划制作及推广;会议服务。
电话:010-85899333 传真:010-85896333
手机:(0)13621310659 齐老师
QQ: 705871670
E-mail:xwywck@163.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