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业务参考首页 >> 特约专稿 >> 当今记者更要注重调查研究
当今记者更要注重调查研究
2015年07月  作者:李新彦  来源:新闻业务参考  浏览次数:245    责任编辑:xwywck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自媒体“忽入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铺天盖地的网络广告、热火朝天的网络话题和大大小小的网站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遍地开花。传统媒体也不甘落后,奋起直追,在媒体融合中戮力拼搏,逆势而进。如今,人们获取新闻、资讯的途径多元化,环境和条件大大方便和改善,特别是移动终端的普及改变着受众的阅读习惯,实时性、交互性使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变成了碎片化模式。于是,在我们的新闻队伍中,就有些人认为,现在已进入信息互联网时代,人们的工作节奏和社会步伐都大大加快,通讯工具早已“鸟枪换炮”,今非昔比了,再加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灵活性,谁还有工夫慢腾腾地搞调查研究?记者主要应靠电话、网络、微博、微信获取信息,用电脑写作,再也没有必要用两条腿去跑新闻了。

  那么,今天当记者,还需要深入调查研究吗?答案是肯定的。新闻采访仍需要调查研究,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和基本精神,调查研究的基本态度和方式方法,不但不能淡化,而且要进一步强化!唯此才能更好地把握新闻采访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真实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不为浮云遮望眼”,透过现象看本质。

  我们的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有句名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记者每一篇报道都是在发言,不认真调查研究,就会讲错话,讲假话,甚至闹出大乱子。因此可以说,没有调查就没有报道权。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新闻记者时也说,报道写得好不好,与新闻工作者能不能深入实际,深入采访很有关系。调查研究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是新闻工作者成才的根本途径,只有坚持调查研究,才能把自己锻炼成思想端正、作风扎实、业务过硬的新闻工作者。

  我们在新闻工作中强调调查研究,是因为自然界的事实,尤其是社会生活中的事实是错综复杂的,特别是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各种矛盾、利益交织在一起,盘根错节;各种信息纷至沓来,铺天盖地,真假难辨。要获得全面的、正确的认识,要弄清某一事物的本来面目和客观规律性,不经过系统的、周密的,有时甚至是反复多次的观察、比较、分析是不行的。作为职业记者,越是在这样复杂的时刻,越需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用脚步丈量事实,用思辨分清是非,用文字书写历史。如果过分求快求新,往往容易给假消息以滋生空间,甚至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前一段出现的有关姚贝娜、李光耀的乌龙报道,就是涉事记者缺乏必须的调查研究,那些媒体又忽略了基本的求证程序,才哄出了吠影吠声的闹剧。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新闻舆论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新闻工作要更好地发挥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必须高度重视调查研究。

  我国一代代的许多老新闻工作者,都是依靠调查研究这个无坚不摧的新闻利器,不停地往事发现场走,往基层走,往发生新闻的源头走,才写出了一篇篇万人叫好的优秀新闻作品,也成就了一个个青史留名的杰出记者。

  看看新华社著名记者穆青是怎么说的吧,“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我们记者赖以成长的沃土,要做一个有成就的记者,必须熟悉我们的国情和民情,必须熟悉我们的历史、我们的人民、我们的政策,必须懂得基层社会、基层工作是怎么回事,必须懂得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自觉地建立与人民群众水乳交融的思想感情。”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穆青毕生注重调查研究,近半个世纪的记者生涯中,结交了许多工人、农民、战士、基层干部、知识分子等作知心朋友。

  1942年,组织上派穆青和张铁夫去采访著名劳动模范赵占魁。可老赵生性憨厚,不善言辞,怎么问都讲不出来。没有办法,他们只好留下来,慢慢开始调查,从周围的人开始。同时,他们还与老赵同睡一张炕,同吃一锅饭。早上起床后,帮他打洗脸水;上工后,就当他的小伙计。他们前后去了两次,住了半个月,也调查采访了半个月,其间与他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同时也抓到了许多生动的素材。6年后,他们在东北又见到了赵占魁,自然非常亲热,像久别重逢的亲人。经过这次补充采访,穆青才写出了通讯名篇《工人的旗帜赵占魁》。

  常言道:入浅水者见鱼虾,涉深水者识蛟龙。在新闻实际工作中,有的记者受浮躁社会的影响,不注重调研,静不下心来,喜欢靠二手材料写稿,靠听来的消息写稿,照扒网上的信息写稿;有的人甚至把跑机关、泡会议、抄材料、上网吧作为新闻报道的主要手段,这样写出来的稿件自然材料味太重,缺乏亲和力,更危险的是缺乏准确性和权威性。

  这里说说亲和力。所谓亲和力,原是化学术语,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结合成化合物时的相互作用力,后被引进新闻学领域。新闻的亲和力,是指稿件与受众之间融合、互通的吸引力,反映二者心理相近的关系。为使新闻具有亲和力,现在各家新闻单位都提倡记者写稿要有现场感,有群众语言,就是要增加亲和力。要写出有亲和力的稿件,记者一定要到现场去,对群众有感情。新闻的亲和力,不是记者“写”出来的,也不是记者“想”出来的,更不是记者“装”出来的,而是记者心灵深处感情真诚的流溢、自然的迸发。

  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才能写出新闻精品。以第10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二等奖作品《深圳部分外来劳务工劳动安全状况堪忧》(原载《工人日报》1999年3月13日)一稿为例。记者为了采写这篇不足千字的报道,曾前前后后进行了三个月的调查研究。每天,天一亮就揣着方便面、饼干和矿泉水上路,隐姓埋名深入到港台资企业、医院、出租房屋等地调查实情,连春节都是和伤残工人一起过的。因此掌握了大量证据式材料,录下几十盘打工者及法医的含泪诉说,拍了几十卷伤残工人的照片,还取得了一万多个伤残者名单及伤残鉴定表。因此,整篇报道很有深度和力度。报道见报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中华全国总工会、国家经贸委、劳动人事部等部委组成联合工作组赴深圳调查,解决了在300万外来劳务工中存在的劳动安全问题。

  一位好的记者正如科技日报原总编辑张飙写诗所称赞的那样:“城里走,乡里走,山里走;握纤手,握绵手,握茧手;风也受,雨也受,气也受;伐恶效狮吼,逢喜魂相就,图一个天地无垢心无垢。”让我们拿起调查研究的“利器”,在祖国辽阔的沃土上精耕细作,使之结出更多的新闻硕果吧!

  (作者为人民日报高级编辑、人民日报原教科文部主任)

服务项目:新闻培训(新闻写作、新闻摄影、新闻发言人、网络传媒培训等);

              媒体资源整合;舆情监测;企事业单位内刊建设及专题片制作;

              新闻类图书、音像的策划制作及推广;会议服务。

电话:010-85899333          传真:010-85896333

手机:(0)13621310659    齐老师

  QQ: 705871670

E-mail:xwywc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