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业务参考首页 >> 网络天地 >> 网络谣言破解:戒“圈”不如戒“谣”
网络谣言破解:戒“圈”不如戒“谣”
2015年07月  作者:齐思慧  来源:新闻业务参考  浏览次数:0    责任编辑:xwywck

 

  从“心灵鸡汤”到过度营销,再到谣言满天飞,4年间微信朋友圈舆论生态以受众为导向,不断满足用户个性化、多元化的信息需求,但爆炸式的信息增长方式也在无形中增加了网友的阅读负担。在垃圾信息的海洋里,似乎不少网友都患了“朋友圈疲劳综合症”,他们从最初的好奇转发到重复刷屏,再到主动屏蔽甚至关闭朋友圈,“戒圈”有迹可循。加之公众号“泛滥成灾”,虚假消息随意被散布传播,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人们纷纷倡议“逃离微信”,描绘“没有了朋友圈的世界”的美好。然而,真的需要走到“戒圈”这个地步吗?

  尽数朋友圈谣言,百态丛生。

  据统计,微信朋友圈中的垃圾信息多围绕着人身安全、食品安全和疾病养生这三大死亡焦虑主题,如“有人兜售杀伤性望远镜”传言在朋友圈中一经传播便引发网友的恐慌、“千万不能吃的蔬菜水果部位,吃错可能致命”传言夸大不当食用的后果、“酵素一斤脂肪一日减”传言利用网友爱美心理促使网友纷纷效仿食用……朋友圈中有太多需要“遵循”“不得不做”“立即注意”“必须扩散”的事情,网友患“朋友圈疲劳综合症”似乎也理所当然。

  此外,谣言在事故灾难、爱心接力、公共卫生等话题领域同样无孔不入,云南鲁甸地震中“北京市政府号召市民捐款遭前所未有抵制和唾骂”,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立即辟谣;而目前还有网友在验证“一名3岁女孩在北京通州世纪家园小区附近被人拐走”的真伪;网友对H7N9各类传言的恐惧也从未褪去……加之一些网友和公众号打着“情感牌”“民生牌”恶搞或恶意中伤,如“福建石狮一家34口灭门惨案”“重大事故死亡人数不超过35人”“商人变成中央巡视组组长”等谣言,抓住社会“痛点”,成为撕裂社会共识的隐形推手。

  微信舆论场缺少自净化和对冲机制

  “因为是基于熟人社交的舆论场,封闭性较强,微信上的内容同质化倾向严重,有时候微博上的谣言早已被澄清,而微信上仍在疯传。”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认为,相比微博舆论场,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舆论场缺少自净化和对冲机制。《人民日报》评论指出,“现实生活中人们急欲‘补肾’的群体心理,在朋友圈里如果转化为‘补慎’的甄别意识,那该多好”。不可否认的是,人们想逃离朋友圈,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即为当前的信息供给不符合网友的信息需求,而且这个需求也不一定是日益增长的,可以没有“鸡汤”、没有营销、没有谣言。没有了“鸡汤”、营销和谣言的朋友圈是什么样的呢?剩下了主流价值观、新闻资讯、学术分析和个人生活等谈资丰厚的主题,把朋友圈还给了“朋友圈”。

  戒“圈”不如戒“谣”

  真的需要走到“戒圈”这个地步吗?答案是否定的。那如何使得朋友圈适宜人们“生存”?首先,当从管理层面着手。当前,微信舆论场没有成熟的秩序体系,管理者应出台更为细化的管理办法。其次,平台方应制定相关使用公约,细化规定普通用户和公众号的权利,并详尽描述行为规范,依违规行为性质给予不同程度处理,及时将严重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行为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另外,对于用户多次举报以及被认定为谣言的信息,平台方应利用技术手段及时遏制,在不实信息的转发和推送上做足功课。最后,戒“圈”、戒“谣”的主体都是微信用户,既然人们都受垃圾信息之困,何不主动抵制它们呢?“圈”里人转发的虚假消息,可以留言告诉他们这是虚假消息;公众号发布的不实信息,可以在文章末尾点击举报,及时提醒平台处理……皆为举手之劳。提高网民媒体素养非一日之事,营造和谐朋友圈的舆论生态也是场持久战,眼下关键就是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将“危信”还原为“微信”,将“喷友圈”还原为“朋友圈”。

  (作者为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舆情分析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