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业务参考首页 >> 编采技巧 >> 到现场去感受和发掘新闻
到现场去感受和发掘新闻
2015年05月  作者:袁敏杰  来源:新闻业务参考  浏览次数:0    责任编辑:xwywck

 

到现场去感受和发掘新闻

袁敏杰

  日前,一位记者朋友向我谈起现场感对新闻采写的重要性时,说了这样一件事。前不久他去某生产烟花爆竹的企业采访。当走进企业的仓库时,只见偌大的库房里堆满了各种烟花爆竹,密密匝匝地堆积在一起,一排排一层层一摞摞从地面一直堆到屋顶,无异于一个巨大的“火药库”,但却没有任何安全防护措施,只有三名中年农村妇女看守着这样一个充满安全隐患、危机四伏的烟花爆竹仓库,她们无异于处于火山口上,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这位记者说,他走进仓库后,充满了恐惧感,赶紧出来了。如果不深入现场,无论如何是不会有这种感觉的,从而对安全隐患、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对抓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对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和措施的重要性有了切身的、全新的认识,写出的稿件也就大不一样了。

  这位记者朋友以亲身经历深悟出现场感对新闻工作者及其新闻采写的重要性,实在是切身体会和经验之谈。是的,许多优秀的新闻前辈,都是深入现场发掘和感受重要新闻,并写出新闻名篇的;许多优秀新闻作品,都是新闻工作者深入新闻现场感受和采写的。范长江的代表作《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魏巍的著名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穆青等人的具有重要影响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等传世新闻作品,都是这些新闻前辈或深入艰苦卓绝的边地和革命根据地,或身赴朝鲜战场前线,或深入先进典型工作和生活的地方,而感受、发掘、采访、提炼、升华的新闻精品。直到今天,这些新闻作品依然熠熠生辉,成为后辈新闻工作者学习借鉴的范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更多的新闻工作者活跃在新闻第一线,深入新闻现场,采写出了许多具有良好社会导向价值的优秀新闻作品,其中一些新闻作品更是获得了中国新闻奖。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新闻工作者的待遇及其工作条件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也对广大新闻工作者起到了很大的激励、鼓舞作用。但也有一些新闻工作者滋生了一些不良的思想作风,表现在新闻采写方面,便是懒惰、浮躁、肤浅、漂浮、怕吃苦,不愿去艰苦环境、不愿去基层、不愿去新闻一线、不愿去新闻现场深入感受、发掘、采写新闻,而是走捷径图轻松,投机取巧,或在网络上抄新闻,或在电话上听新闻,或在文件上改新闻,或在会议上泡新闻,或在机关里跑新闻,或在办公室里造新闻,或道听途说拾新闻,或记者之间侃新闻,或信马由缰编新闻,或拉托儿演新闻。这些现象和问题,应该引起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足够的重视。

  ( 作者为媒体研究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