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记说事首页 >> 新闻摄影 >> 摄影记者的角色换位
摄影记者的角色换位
2015年05月  作者:赵 刚  来源:新闻业务参考  浏览次数:0    责任编辑:xwywck

 

摄影记者的角色换位

赵  刚

  深度、解析式报道的大行其道,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给摄影记者保留了“自留地”,而且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基于新媒体传播方式和受众的特点,图片和视频将成为全媒体传播的两股主要力量,各种媒体开放的图片用稿平台对市场的依赖度也越来越高,这都给摄影记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进入全媒体时代,摄影记者猛然发现自己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困境:在数码相机、可拍照手机、互联网普及的今天,胶片相机时代存在的摄影器材、拍摄技术和照片冲洗、传输等方面的壁垒逐渐消失,越来越多的普通摄影爱好者参与到了新闻摄影传播中,建立在海量拍摄、快速传输基础上的群众性新闻摄影“运动”浩浩荡荡、势不可挡,对摄影记者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有“危”,必有“机”。面对当前的困境,摄影记者需适应形势发展,抓住机遇应对困难,获得新的发展空间。

  一、报纸转型带来新机遇

  在新的传播时代,在与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媒体的竞争中,传统报纸正在逐渐转型,有的日渐热衷于深度、解析式报道,有的走上了“全媒体化”之路。深度、解析式报道的大行其道,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给摄影记者保留了“自留地”,而且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精耕细作,种好“自留地”。对一张报纸来说,保留一支精干的、专业的摄影记者队伍,并与文字等部门紧密配合,才能保证报社独家的、重大的自采选题的顺利完成,对高水平的摄影记者来说,这种变化甚至给他们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美国《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今日美国》等大型报纸的摄影部记者以前少则50人、多则80人,个别报社的摄影部在全盛时期达到了150多人,而现在一般都在30人上下。这些在裁员中“幸存”下来的摄影记者往往都是专业素养很高的记者,甚至是专家级人物。

  从报社的实践来看,在操作独家选题时,出于指挥、沟通的便利,特别是出于对质量的控制,报社很少会将图片采拍任务“外包”,这实际上等于为摄影记者留下了一片“自留地”,给摄影记者留下了不小的空间,只是现在这块“自留地”需要摄影记者更用心地去精耕细作。

  “由采到编”,图片编辑转型。由于报社摄影记者数量普遍减少,而且主要着力于特定的独家选题,报纸依然庞大的图片需求就只能依靠通讯社、图片社、自由摄影师和其他投稿者来满足。这样,摄影部门就必须具有强大的图片编辑处理能力,摄影部门的工作重心开始从“采”转向“编”。

  在我国,图片编辑这一重要岗位曾长期被忽视,各报社摄影部门中称职的图片编辑屈指可数。可以预料的是,在新一轮的变革中,图片编辑的数量将大大增加,图片编辑的作用和地位将迅速上升,图片编辑和摄影记者双方的业务结合也将更加紧密。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具有丰富采访经验和新媒体知识的摄影记者会向图片编辑转型。

  “DC+DV”(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变身“全媒体记者”。近几年,一些传统报业集团的全媒体实践已经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在这场全媒体浪潮中,不管摄影记者是成为“全媒体采访团队”一员,还是变身“全媒体记者”,发展前景都很广阔。全媒体运作的核心目标就是信息采集之后,经过加工、整理,制成各种外在形态的信息(媒介)产品,以实现信息的多次流动、多次增值。作为全媒体采访团队的一员,摄影记者要改变单兵作战的传统工作习惯,对各种媒体的图片需求了然于胸,尤其要对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图片传播特点进行研究,并就此进行有针对性的摄影采访。如网络和手机上的图片一般“占地”有限,画面构成上以简单直接为好,长镜头、特写式画面就比较“吃香”,而全景式的、细节繁杂的照片,适合报纸头版做成大照片,却很难得到网络和手机媒体的青睐。

  在全媒体实践中,国内一些报业集团开始将记者打造成“全媒体记者”,如海南日报报业集团、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等成立了全媒体新闻中心,给记者每人配备数码相机、摄像机、手机、录音笔、笔记本电脑和无线上网卡,实行“24X7”的多媒体信息发布的工作模式。从这些报业集团的实践来看,由于摄影记者熟悉视觉传播,完成“DC+DV”模式的转变比较容易。对那些有一定采访和写作能力的摄影记者来说,只要习惯动态视频的拍摄方式,并了解和熟悉后期剪辑,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变身全媒体记者,成为全媒体报道的骨干力量。

  二、图片传播需要新思维

  我国图片市场发端于上世纪80年代,借助厚报时代和期刊的繁荣而大发展。有专家认为,基于新媒体传播方式和受众的特点,图片和视频将成为全媒体传播的两股主要力量。在全媒体时代,网络、手机等媒体在传播中不依靠图片和视频的力量,那是不可想象的。在传统媒体中,报纸为适应年轻一代受众的习惯,版面将继续“电视化” “网站化”,图片的用量将继续走高。各种媒体开放的图片用稿平台对市场的依赖度将越来越高,这都给摄影记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具备市场意识。对摄影记者来说,拍照片时脑子里要多一个坐标——市场,只有真正具备市场意识,积极投身图片市场,才有可能从中获益。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摄影记者经常下意识地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图片拍摄者”,甚至“艺术家”,结果是只管影像的“生产”,不管图片的“落地”,以至于“捧着金饭碗要饭”。与此同时,摄影记者要认真研究全媒体时代视觉传播的特点和受众需求,努力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

  重视图片营销。从报社层面来看,如何盘活报社现有的和正在不断涌入的大量图片资源,以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成为一个极为现实的课题。目前,我国大多数报社并不重视图片的营销,缺乏专职的图片营销人员,各报在全媒体流程的打造中,也很少涉及图片营销这一内容。然而,没有一个完善的营销架构,不重视图片及视频产品的开发和销售,全媒体的运作就失去了根本的意义。因此,在设计全媒体系统时,在强有力的采访团队背后,除了需要安排一支强大的编辑团队做支撑以外,一支实力强劲的营销团队同样不可或缺。以营销能力卓越的“盖帝”图片社(Getty Images)为例,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大批图片编辑将摄影记者采集的信息原材料迅速加工成各种形态的产品,再由大批营销人员将这些产品销售出去,据有关资料显示,平均每一名摄影记者背后就有七八名营销人员。

  融入“JETS”模式。“JETS”模式,即“摄影记者(Photo Journalist)+图片编辑(Photo Editor)+技术支持人员(Technician)+图片营销人员(Salesman)”模式,它展现了这样一种摄影运作的理想状况:图片编辑靠前指挥,提前介入摄影采访;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密切配合,采集编辑图片,完成影像的多种媒体形态的生产;营销人员将多种形态的图片产品尽快、尽可能多次地销售出去,并将获得的市场信息迅速反馈给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根据市场反馈调整生产;技术团队提供图片采集、传输、编辑、销售、资料归档等所需的物质保障和技术支持,在日常时间里,负责对摄影部门的摄影器材、编辑设备、传输设备等进行保养和维护;图片编辑和营销团队还负责图片的整理归档保存,在需要的时候,将存档的资料图片与现场图片进行整合,制作出适合市场需求的图片产品。在近几年的全媒体实践中,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认识到,脱胎于通讯社的“JETS”模式,能在短期内迅速拓展摄影记者的生存空间。在“JETS”模式中,工作流程是一个多向、互动、集合的过程,图片采集、图片营销、技术支持三者不再是单向、静态、割裂的三个部分。

  虽然目前摄影记者面临着不小的困难,但在全媒体时代,报纸的深刻转型和图片市场的深度发展都给摄影记者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只要摄影记者与时俱进,成功实现角色换位,就一定能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者单位: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