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人物报道如何“动”起来
唐务逊
“新闻因人而生动”,但新闻要把人物报道,尤其是典型人物报道做得生动好看,却是另外一篇大文章,需要下工夫。要善于从静态化、模式化、完美化转向动态化、立体化、多元化,也就是从呆板、沉闷走向动感、动人,让报道“动”了起来。
一、主动选题
除突发事件外,主流媒体对典型人物的报道都比较慎重,因为当前的社会纷繁复杂,报道的人物是否能成为典型首先需要甄别,而这种甄别最权威的途径来自具有公信力的组织,这需要走程序、耗时间,但新闻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时间不等人,必须迅速做出反应,这就要求报道选题必须从“命题作文”向“主动海选”转变,“走转改”活动为这种转变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走转改”中,记者通过自己观察、群众口碑、社会反响,就可以“海选”出某个人物是否是典型?是否值得报道?即使这个人物并非是或者当时分辨不出是一般意义上的典型人物,只要其在某件事、某一特殊时刻表现出具有典型意义的先进性和群众性,能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就都可以作为典型人物来报道。这些典型人物既有爱岗敬业、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孝老爱亲、廉洁奉公、诚实守信等先进性突出、榜样性鲜明的先进模范人物,也有平民、草根乃至卑微、边缘小人物等平民典型人物,尤其是后者来自基层、经历平凡、诉求普通,但因为他们具有贴近性、普遍性而成为新的报道热点,尽管他们人物并不一定显要、事迹并不一定突出、境界并不一定高尚,但由于他们在群众中非常“典型”,很接地气、连民心,能“典型”地反映出个体“人”的存在、情感、需求、权利等群众性,他们的遭遇、状态、心理、呼声跟普通人更为贴近,也更容易让人产生共鸣、给人以深思,对他们进行纪实性跟踪、蹲点式调查,更能反映基层生活、民生热点和时代变迁,使一些普遍性问题得到社会重视,也使典型人物报道更具贴近性,更好地适应传播分众化需求带来“悦读”体验,比如:《人民日报》的《一线见闻》和《蹲点调研》、《解放军报》的“非典型人物报道”、中央电视台《走基层》的《杨立学讨薪记》和《邵全杰的回家路》等。
总之,无论是先进模范人物,还是平民典型人物,正是因为他们是“海选”产生的,人物具有未知性,能否在媒体上刊播也具有未知性,才会激发记者主动去寻找和挖掘人物亮点和鲜活事例,靠以真感人、以情动人、以事服人来增强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也正因为人物的未知性,从而减少模式化、拔高化的“熟面孔”“老事迹”,增强受众的好奇心和兴奋点,让受众愿看爱看。
二、 运动纪实
新闻工作者的位置应当是“在路上、在基层、在现场”,这要求记者始终处于行进之中,在运动之中记录动态,对正在发生的事实进行同步采访、记录,避免平铺直叙的表述和陈年旧事的堆砌。
这对典型人物报道来说,最好的方式就是纪实性跟踪、直击式调查,体现在报道手法上就是要善于讲故事,用纪实性、故事化、悬念式的手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像播放影视剧一样,用完整的故事情节、丰富的人物关系、一波三折的悬念、亲切生动的讲述,让新闻事件中的人物成为受众放不下的牵挂,刚开始爱看,到后面想接着看,中央电视台的《“招工局长”陈家顺》就是其中的标杆性作品。典型人物报道这么做,有一个问题需要特别注意,那就是记者在“进入、深入、融入”地苦干的同时,更要“巧妙、精妙、奇妙”地巧干。
选准时机。选择那些最能体现典型人物闪光点或关节点的时间、事件、场景和人物,让典型人物更加充分地展现自己,也让采访更加生动鲜活,体现在报道上就是要注重时效性,比如:“五一”报道的重点就应是劳动者;春节前后就应是讨薪、春运、团聚、返工等。
时代高度。典型人物都是时代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他们典型事例的取舍要根据时代的需要,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故事手法。通过鲜活的事例、具体的细节、真挚的情感、矛盾的冲突、波折的悬念,多维、立体地展现典型人物的丰富情感和感人事迹,用曲折的经历吸引人,用传神的细节感动人,用事件的结果启迪人。
多讲事实。充分用事实说话,事实永远比道理更有说服力,只要把事实讲清楚、讲生动,受众自然有自己的判断,不需要媒体把自己的价值判断强加给他们。
连续跟踪。用“新闻连续剧”的形式全程关注人物命运,让受众看到故事结局,包括报道后的社会反响、报道后人物的状况如何,从人物的新经历中不断发掘新亮点。
视角平视。既不俯视,也不仰视,使报道既体现典型人物的个性特征,也饱含朴实平凡的人性色彩,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和真实的人性本色。
(作者单位:大连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