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业务参考首页 >> 编采技巧 >> 新闻挖掘的“磨尖法”与“跟踪法”
新闻挖掘的“磨尖法”与“跟踪法”
2015年03月  作者:陈亚洁  来源:新闻业务参考  浏览次数:0    责任编辑:xwywck

 

新闻挖掘的“磨尖法”与“跟踪法”

陈亚洁

  长期身处县市报,总会听到记者发出这样的感叹:这阶段没什么新闻可写,写来写去还是老套套;我们跑的是“冷线”,不像有的热线好跑,写出来都是头条新闻;一年唱的都是四季歌,弄不出什么好新闻来……如此种种,约束了记者的出稿量,也难写出让读者喜爱的新闻来。如何解决出好稿难问题?

  一、磨尖法:把新闻呈现得更“锋利”一点

  有句名言: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所谓针,它有很锋利的“尖”,正是因为“尖”,才具有很强的穿透力。新闻也一样,如果像针那样具有穿透力,那新闻的传播力就很强了。因此,应发扬“铁杵磨成针”的精神,把每一条新闻磨尖、磨深、磨透,写出吸引读者的报道来。

  “‘特殊党费’交纳第一人”系列报道就是磨出的好作品。此报道载于2008年绍兴县报。这组新闻包含了《10万元“特殊党费”献灾区》《“特殊党费”交纳第一人》《你为党带了个好头》等报道和评论8篇。这组报道善于以小见大、深挖细究,让人读来感人至深,记者体现出的磨尖精神也让人敬佩不已。

  县市报身处最基层,受地域、环境、人口等因素影响,产生的重大新闻较大报来说相对较少。如何磨出“带尖”的新闻,取决于采编人员的判断与发现。如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上至中央媒体,下至地市报、台,都投入极大的力量参与报道。在这场媒体大战中,作为最基层的县市报,不可能到现场去采访从而写出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独家新闻,而绍兴县报却抓住普通党员祁友富为灾区交纳特殊党费这一事例,紧追不舍,充分发挥基层报纸的人脉、地理等优势,把这一新闻做大、做深、做尖,不但在当地产生良好影响,在全国也产生了影响。

  5月13日,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在绍兴农村,祁友富从家里拿出3本存折,凑够10万元,送到他所在地的党组织。第二天,绍兴县报就发消息《10万元“特殊党费”献灾区》,头篇发出后,在全国引起了轰动,兴起了向灾区交纳特殊党费的热潮。接下来绍兴县报又采写了通讯《“特殊党费”交纳第一人》《你为党带了个好头》,三篇稿子全为独家首发。

  因捐款当事人为人低调,不希望报道,采访一度陷入僵局。对此,记者围绕祁友富为何要捐款这一主题进行外围式采访,不仅到当事人工作的公司、所居住的村庄采访,而且一步步挖掘材料,甚至把上世纪70年代当事人捐款的事例也给挖了出来。这些事例进一步丰满了人物,揭示了这一义举所蕴涵的新闻价值,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动员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是新闻敏感性、社会责任感以及锲而不舍挖掘材料的精神成就了这篇通讯,这也正是新闻人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对这样的重大主题报道,记者往往会全力以赴挖掘新闻素材,把它榨干吃尽。对于一些看似不起眼的新闻,我们也可以采用磨尖法,把新闻做足做透。比如杨梅是浙江余姚的传统知名产业,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每到杨梅收获时节,如何把杨梅文章做深、 做透、做出特色,这是当地媒体面临的难题。余姚日报记者深入杨梅产区,从杨梅将要上市一直到落市,采访当地乡镇领导、梅农,还有文化、旅游部门,涉及杨梅的科技、生产、旅游、文化等方方面面,采访报道因此而变得厚重丰富。比如从生产方面看,在杨梅产量如何上挖掘,如果是高产,就分析高产原因,分析完原因后引出了科技话题,引出科技话题后又带出了梅农的科技意识。

  再如杨梅的销售渠道,从出口国外这一新鲜事挖掘,引出梅农的市场意识,探讨如何做大杨梅品牌、做好杨梅包装等新闻。在杨梅包装上,追踪近几年梅农图省事,都用塑料篮,而去年梅农改用竹篮盛装,既环保又卫生的现象,又引出环保新闻话题,如此种种,做出了很多杨梅新闻。如今,余姚杨梅先后获得国家证明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国家绿色食品称号,余姚杨梅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杨梅产业也不断发展壮大。通过杨梅新闻的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做新闻关键是如何去“磨”,如果把新闻磨“锋利”了,不但能吸引读者,而且在国内外也会产生影响力,对当地的产业经济具有促进和推动作用。

  二、跟踪法:敏锐目光成就新闻精品

  当前,深度报道以其深度、广度和厚重感,受到读者的欢迎,从而在平面媒体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甚至成为纸媒赖以生存的主打产品。对于县市报来说,新闻事件相比而言没那么多,将重点题材做出深度,更是报纸的生命力所在。

  在工作中,我们会碰到许多可以做深度报道的题材,如可以就一则新闻热线进行追踪,写出系列连续报道;也可以从一则看似简单的会议新闻中跟踪挖掘深度新闻;还可以追踪报道一家企业的发展历程,探索某种市场规律。

  通常,很多记者到了会议现场,拿了讲话材料就写稿,写好后就进入了编辑部流程,而且老认为会议是程式化的题材,没什么内容可以深挖。事实上,不少会议蕴藏着重要的新闻内容或线索,如果记者做个有心人,仔细倾听与理解发言的内容,同时注意观察现场,往往会发掘出含金量很高的新闻。

  如浙江日报有则新闻《算一算“三笔账”》,就是从会议中跟踪来的“活鱼”。这是一篇创新会议报道内容的新闻,会议只是新闻的由头、背景和现场,记者从浙江省委主要领导的“插话”内容中,挖掘出了最具新闻性的内容。

  我写过不少经济报道,其中有关舜宇集团的系列报道印象最深。舜宇集团是国内光学行业龙头企业,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我长期跟踪它,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写了不少有影响力的报道,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跟踪法”起了作用。

  跟踪采写企业,要做个有心人,慧眼识金,深入挖掘。比如几年前舜宇集团总经理让位一事,看似简单,即董事长总经理本来由一个人担任,现在董事长让出总经理位置,让另一公司决策层领导担任,而不是由其儿子出任。按照常规,发条短新闻即可。但我认为民营企业家族化现象严重,存在许多体制性、结构性问题,这是制约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舜宇集团的做法,是一种境界、一种创举,对广大民营企业具有重大的指引意义和榜样作用。在这一认识下,我深入企业,采访了公司董事长、新任总经理及其他决策层人士,掌握了大量一手材料,从改革的深度和力度,采写了《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的长篇通讯,剖析了改革的原因、改革的方案、对企业带来的变化等。文章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许多人打电话给该企业董事长,询问改革事项。当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部门负责人也称赞此稿有深度,对全市具有指导意义。

  这几年,我又围绕舜宇集团在香港挂牌上市、在韩国收购力量光学股份、用1亿股份重奖优秀员工等主题进行了深入采访,采写出了不少有分量、有深度的新闻报道,既有鲜活度,又有思想性,含金量高,读者爱看。这些新闻部分获得浙江新闻奖。

  通过对舜宇集团的跟踪报道采写,我体会到,当记者对一家企业很熟悉时,一旦遇上企业重大事项和重大决策,就能迅速作出准确判断,在第一时间深度挖掘出其新闻价值。这一对企业的长期跟踪法,同样,可以延伸到政府部门、街道、学校和社区。当你对所联系的街道、政府部门经常给予关注时,你会发现很多有价值的鲜活的新闻,写起来得心应手,而且不乏思想的深度。

  (作者单位:余姚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