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记说事首页 >> 新闻业务参考 >> 卢新宁:怎样保持评论的“新媒体敏感”
卢新宁:怎样保持评论的“新媒体敏感”
2015年03月  作者:卢新宁  来源:新闻业务参考  浏览次数:85    责任编辑:xwywck

 

怎样保持评论的“新媒体敏感”

卢新宁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人在哪儿重点就应该在哪儿。目前,我国有6亿多网民,手机上网用户已超过5亿,网络上汇集了一个巨大的人群。加快主流媒体向新兴媒体进军,已是大势所趋。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人民日报社调研时曾强调,“评论是报纸的一面旗帜,是报纸的思想导向”。要在这场进军中,继续发挥好评论作为舆论引导排头兵的作用,需要对新媒体的发展变化保持高度敏感。

  如果说新媒体的挑战,在第一阶段来自消息源的多元化,“人人都有麦克风”;那么在第二阶段,这一挑战蔓延到了评论领域,“人人都在发议论”。新媒体带来的传播形态的深刻变化,是媒体评论人必须正视的严峻挑战。

  近些年来,主流媒体的评论,遭遇了网络评论的“热核聚变”。论坛时代,曾有《深圳,你被谁抛弃》这样的反思性评论;博客时代,一些著名写手的博文,点击量能超过百万次;微博时代,百万级、千万级粉丝的微博作者不断涌现,构成汹涌的观点浪潮。而今,各种微信公共账号比拼内容聚合,影响力不亚于微博的鼎盛时期。这样的发展态势,决定了我们必须对新媒体的变化保持敏锐感知。

  这些年来,在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进军的历程中,人民日报编委会力倡党报媒体人,不仅要有政治敏感、新闻敏感,还要有技术敏感、市场敏感。搜索引擎试水,二维码传播创新,法人微博国家队异军突起……正是靠着对新媒体的敏感,这张有着悠久历史的大报不断开疆拓土,媒体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评论的新技术实践也在与时俱进。

  转变语态,主动接近新媒体传播场

  近年来,人民日报评论不断创新内容和形式,提出“寻找最大公约数”“打通两个舆论场”“从政治宣传到政治传播”等评论理念,并付诸实践,完成了任仲平写作的转型、要论的创新,新创设“本报评论部”“人民观点”等品牌,2013年1月还推出了新闻评论类版面。这些努力,让人民日报评论以多品种、多品牌、多形态的产品集群,对接新媒体舆论场的各种需求,网络、自媒体的转载,每每冠以“党报评论”的标签,被学界称为“人民日报现象”。

  创新形态,主动进入新媒体传播场

  自2000年人民网开设观点频道开始,人民日报评论员就为“人民网评”等栏目长期供稿。2010年《观点》版创刊,在人民网开设博客,并在新浪网开设了微博。2012年人民日报法人微博上线后,评论部全程参与《微评论》《你好明天》等栏目供稿,微博上线第一天的微评论《没有一流的下水道,就没有一流的城市》转发超过3万,网友感慨:“高手在党内”。学者张志安认为,评论员参与撰写微评论是将人民日报评论平台和话语空间延伸到微博上的一种尝试,反应会更加快捷、更加敏锐。

  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针对微信公共账号作为传播平台的日益崛起,“人民日报评论”公共号上线,这进一步提升了党报评论的新媒体指数。对于党报评论,这个微信公共账号意味着什么?

  它是微报纸,是一个扩大影响的第三方平台。目前,这一公共号主要以转发见报评论为主,通过微信实现定点传播,保证了更高的到达率和更多的有效阅读。公共号图文页阅读数已达到每天7000次左右,转发500次左右。有网友留言,自己一直关注《人民日报》的评论,现在有了这个账号,阅读更方便了。

  它是微社区,是一个全新的互动型评论社区。微信公共账号在页面发送、朋友圈分享、留言交流等方面,有着较强的互动性。“人民日报评论”公共号的《三人行》就是以互动为主的栏目,开设以来向读者介绍了《人民日报》主要栏目、评论员组成等情况。2014年2月11日,该栏目就“当年俗遭遇互联网时代”话题征稿,两天共收到50余人次投稿。17日,《人民日报·评论》版选用了3位网友的来稿,并开设《微议录》栏目,第一次实现版面和公共号的互动,而当日微信号订阅增长数达到前日的两倍。

  它还是微刊物,是一种全新的主流声音传播形式。目前,公共号已有部分原创内容推出。如已刊发了三期的《随想》栏目,从生活中的小事感发联想,推介一篇《人民日报》的相关经典评论,颇受欢迎。《悦读》和《荐书》两个栏目,在周末和节假日推出,主要推介经典书籍,摘发思想性文章。我们认为,微信公共账号的最终形态,应该在基于《人民日报》的全新评论样式、基于网络时代的全新评论形态、基于微信平台的全新传播手段三个方面,形成突破和创新。

  (作者为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