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中应慎用“或”字
王 新
时下有些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喜欢使用“或”字。
如:“彭丽媛服装产自广州,习近平服装或产自大连”(人民网、中国青年网,2013年3月26日)
又如:“费税调整方10月将出台,中央税或改为地方税”(证卷日报,2014年8月7日)
再如:“双鸭山通勤车爆炸,或因有人携带爆炸物上车”(深圳商报,2013年1月13日)
以上带有“或”字的标题,表面上看来似乎表示严谨,不轻易给出肯定或者否定的结论。但是,细究起来,这个“或”字在许多语境中与“疑”字相近,仍容易引起歧义,给人以捉摸不定的感觉,用多了会影响媒体的权威性。
“或”字,是“也许、有时”的意思,表示不能确定、不能肯定的内容。如果媒体不分事由,仅仅为了抢时间、夺眼球,就把一些猜测性、臆断性、假设性的东西加一个“或”字拿出来,那是对事实、对受众的敷衍塞责,有可能形成误导。
当然,媒体在采编过程中,会遇到某些一时无法完全核准而确有报道价值的新闻,也会遇到那些有必要留有余地的新闻,有些报道也许本身就是带预测性的,适当地用一下“或”字也不是不可以,但“或”字满天飞就不应该了。
(作者为媒体研究人员)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