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记说事首页 >> 通讯员园地 >> 李云春:稿件写作的七点体会
李云春:稿件写作的七点体会
2015年03月  作者:李云春  来源:新闻业务参考  浏览次数:0    责任编辑:xwywck

 

稿件写作的七点体会

李云春

 

李云春

  我多年来坚持业余写作,有几点体会,一吐为快。

  提高素养是关键

  很多人讲写作,都讲技巧,这没有错,但我认为第一位的还是提高素养。素养好会有灵感,素养是灵感的基础,而灵感是写文章不可缺的。提高素养,除了多读书看报之外,还要做个生活的有心人,注意观察和研究现实生活,深入思考问题,并尽可能参加一些写作培训班,以此来开拓视野。

  选个好题目很重要

  文章的题目极为重要,俗话说:题如文眼。一个好的题目对一篇文章来说,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平平淡淡,吸引不了读者,更吸引不了编辑,选个好题目,响亮一点,精当一点,新颖一点,让人一看眼前就有发亮的感觉,让人急欲读文,欲罢不能。总体上讲,标题应该简洁扣题,能起到对内文画龙点睛的作用就行。但对论文而言,其标题不应大得无边,别人感到吓人,自己又不易把握,比如“怎样做好企业管理工作”这样的题目就很大、很笼统,很难写好。

  学会修改能出精品

  文章如同一块尚未雕刻的“玉”,修改就是一个雕刻的过程,实质也是一个实践(写作)——再实践(修改)——产生飞跃(提高写作水平)的过程。

  “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事实上,大凡有成就的作家都十分重视修改:郭沫若为黄继光纪念馆题匾,先后拟写了“浩气长存”、“气壮山河”、“青年师表”、“国际英雄”等20多个,经反复斟酌、比较,最后确定为“凯歌百代”四字;柳青创作《创业史》,耗时6年,四易其稿,为修改梁生宝率众进山割竹一段,还亲自进了一趟终南山。他说:“人民的作家不应向人民交草稿,应当把最好的答案交给人民。”《红岩》的作者更是一个修改的典范,初稿时300万字,定稿时仅以40万字出版。

  善于“借力”催开脑中的灵感之花

  有时产生了创作冲动,但尚觉得观点不够明朗、道理难以说透,或对其社会意义了解不够、把握不定,放弃了似乎可惜,真动笔又写不出来,勉强成篇,自己也不满意,这时就需要“借力”。

  我遇到这种情况,一般会找上几个朋友来胡侃,或找一些报刊杂志泛泛而读,借众人的才智、学问,冲破自己的思维局限,催开脑中的灵感之花,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发表在《大理日报》《中国建材报》等报刊上的许多言论文章,都是边看报边记下所思所感,然后整理润色而成。

  积累素材用活素材大有学问

  我们写文章,特别是写一些高质量、有份量的文章,不可能什么都从零开始,总是要在继承前人成果或知识的基础上加以借鉴、吸收、创新和发展。有道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所追求的正是“厚积而薄发”,不“厚积”则无“薄发”。每一个爱好写作的朋友都应该通过学习和积累,努力使自己成为“知识的富翁”。

  需要说明的是,积累材料的目的是为了利用材料,如何用活这些材料,其中大有学问。我们要把对材料的运用过程,当作再思考、再拓展、再创造的过程,不去死用材料,而是从搜集的相关材料中启发思路,丰富内容,升华自己的思想,最终形成自己的见解。

  多写多练才能多上稿

  写作贵在勤练。只有多写,反复苦练,才能练好“笔杆子”,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某刊物主编曾说过一句很有哲理的话:“光看不写眼高手低,光写不看进步很慢。”就是说,只看材料,不动笔去写,就会觉得别人弄的水平不行,可自己一弄,还不如人家。

  诚然,爬格子是个苦差事,作为业余作者带着班后的疲劳爬格子更是苦上加苦,但唯有愿吃苦,才能有收获,有乐趣。

  多与编辑沟通增加投稿命中率

  通过与编辑交流沟通,可从中了解各类版面的用稿情况,把握用稿动态,让投稿增加命中率,尽量做到有的放矢,稿无虚发。

  还有一个好办法是,把自己发表了的或被“大手笔”们修改过的稿子好好保存下来,然后逐行逐段、逐字逐句地与原稿进行对照分析,搞清楚人家为什么这么改,自己那样写为什么不行,从中受到启发和教益。虚心向有丰富写作经验的人求教,请他们指点迷津,这样也可以少走弯路、缩短摸索期,进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云南红塔滇西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多锤炼自己的文字功底

国   昌

  2014年11月间,人民日报资深编辑张佳周撰写的《土生土长——汉语字词长短句》,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在2009年汇编的《诗歌、杂文、随笔》小册子基础上,将其中的诗歌部分精选出来,与“咏物·草木篇”合编成书。

  该书多为诗歌,别具一格,读来无疑是一种享受。特别是其中的文字精练、简洁,尤为人赞赏。作者一直注意文字修养,在遣词造句上字斟句酌,颇见功力。笔者推荐此书的目的之一,旨在向新闻青年呼吁:看看此书,多在文字上下苦功。

  新闻工作的看家本领就是要写稿、编稿,即使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依然离不开这两条。如果文字不过关,写出的稿子语句不通,甚至还有错别字,那是做不好新闻工作的。

  锤炼自己的文字功底,别无它途,那就是多读、多写。多读,就是要多读经典名著,多读诗词、诗歌。诗词、诗歌,对文字的要求很讲究,没有一定的文字修养,是写不出好诗词、好诗歌的。而多读诗词、诗歌,也有助于自己文字水平的提高。多写,就是要多练笔,在不断、反复的写作中提高自己的文字功底。综观那些在写稿有成就者,哪一个不是在勤写勤改中成长起来的?

  愿新闻青年们在工作实践中奋发努力,使自己写出更新更美的文字,为我们的新闻事业增光添彩!

  (作者为人民日报高级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