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业务参考首页 >> 特约专稿 >> 会议新闻也要写出硬新闻
会议新闻也要写出硬新闻
2015年01月  作者:叶晓楠  来源:新闻业务参考  浏览次数:229    责任编辑:xwywck

 

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部副主任叶晓楠答学员问——

会议新闻也要写出硬新闻

叶晓楠: 

     江西省上饶人,1979年出生。2002年8月进入人民日报社海外版工作,一直从事政协、统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妇联、宗教等领域的报道工作,现为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部副主任。
  从业12年来,专注于时政新闻报道,参加了12次全国“两会”的报道,获得过多次全国政协好新闻奖、全国抗击“非典”好新闻奖、首都女记协好新闻奖、人民日报五四“青年岗位能手”称号、海外版抗击“非典”先进个人等。

学员来信

中国新闻培训网老师:

  您们好!经常看《新闻业务参考》这本杂志,受益不少。今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老师:如何写好会议报道?怎样作好会议新闻的标题?我在一家企业报当编辑,经常要做会议报道,但总是写不出新意,特别是标题,总是“举行”、“召开”等提法,读者不满意,我自己也不满意。请老师就这个问题给予指导。

  谢谢!

  ——哈尔滨市一企业报编辑   李  章

导师回信

李章学员:

  你好,中国新闻培训网把您的来信转给我,在此我愿与您就这个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

  在很多人看来,几乎所有的新闻报道种类中,会议新闻可能是一种让人爱恨交织的基础文体。

  一方面,会议新闻需要遵照一定的流程和写法,从标题到内容都不容易写出新意,加上会议的内容、 出席者、领导讲话等元素都要涵盖,极易失之冗长沉闷、千篇一律;另一方面,不论是中国的政治生态还是社会生活中,会议又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很多重大新闻本身就来自会议,甚至一场会议的召开本身,就可能是一个重大新闻。作为一份企业报刊来说,要想让读者及时了解企业的发展动态,也需要及时刊出各种会议新闻。

  于是乎,会议新闻总是在一片读者、作者、编辑的抱怨声中,“顽固地”占据着难以撼动的版面位置。那么,怎样才能从刻板却又不可缺少的会议新闻中写出新意来呢?以下,我想试着从三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变角度】

  纵横对比中出新闻

  要想改变对会议新闻报道的刻板印象,首先一点是记者本身就要转变观念,不要一听见会议首先自己先摇头,开会之前不做准备功课,开会时抱着文件晕晕欲睡,会后拿一篇会议稿件交差,还自我辩解称,会议报道就这样。

  一旦报道者思想上犯懒,只满足于“跑会议、拿材料、编稿子”的做法,其本身就决定了报道的失败。

  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同样的道理,写新闻报道也是这样,生活中处处有新闻,差别就在于你有没有发现新闻的眼光,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发现新闻比写作更重要。

  就会议新闻来说,有的会议很重大,内容很有料,当然可以报道得很充分,但还有大量的会议,其本身的形式和内容的新闻价值较小,报道意义不大。在这种情况下,记者就不要把眼光盯在会议上,而应该从会议圈子里跳出来,通过会议所提供的新闻线索去挖掘会议背后的新闻。这就需要记者突破惯性思维,在参会之前就采用多个视角来观察这个会议,通过纵横对比,来发现这次会议的独特性。

  比如每年都开的各级“两会”,通常是国家和一个地区最大的年度会议新闻之一。由于已经形成了固定的体例和规格,如果单从会议的议程上,甚至会发现会议的主题几年会大体相承,如果就此收手,当然就不会有新的发现,只能发些会议代表说什么了,或者报点年年都相似的花絮;但是如果对比着来看呢,同样是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主题,由于每年的经济形势都不一样,在不同的经济形势之下,当年发展主题的提出又有什么新的意义呢?再说纵着比,一个口号和一个规划的提出,它的前身是什么,提出的由头是什么,这些如果对比着来看,意义就出来了。

  再比如很多企业都会在年节时搞一些迎春、慰问座谈会,当中也是可以挖出新闻的。比如全国政协每年都邀已故知名人士和党外政协委员的夫人茶话,每年都是固定的流程,固定的报道篇幅,但有一年,有一位记者就对这些知名人士的遗孀进行了一些访问,使一个例行的座谈会立刻变得生动起来。

  在企业报道也是如此,在一些老同志联谊会的报道中,如果对老同志们做一些访问,今年有哪些新退休的老同志,又有哪些有了新的变化等等情况,报道出来自然有了新的亮点。

  另外,很多企业可能会在固定的时间开一些固定的会,但如果对会议的背景、参加者进行纵横对比分析,看看这是第几次企业举行这样的会,相似的会议,在行业内兄弟企业中又是怎么举行的,诸多信息对比起来,可以从中挖掘出更多的新闻点。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记者熟悉采访对象,具有内行的眼光,并且保持对客观事物极大的关注热情,才可能产生这种敏感,才不会陷入无新闻可写的窘境。

  【抓活鱼】

  细节之中见真章

  近年来,改进会议新闻报道的呼声很高,也有不少媒体人在改革会议新闻报道的理论和实践上都作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就总体而言,会议新闻的改革与其它新闻体裁的改革相比仍然滞后。

  但是,会议报道仍然是可以突破的。

  就拿一则获2013年度的中国新闻奖的一等奖作品——《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披露 7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出行不封路》,这则650字的消息,是由长江日报首发的,会议新闻的由头同样抓得极巧,原本是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欧阳淞在武汉作十八大辅导报告时讲述的亲身经历。刊发时间已经是2013年12月6日,距离参观已过去1周时间。幸好作者没有局限于一场辅导报道会,反应敏锐,小中见大,认真听会,发现七常委11月29日参观《复兴之路》时虽有集中的新闻报道,但是,当时“八项规定”尚未正式出台,七常委活动“不封路”的信息未获传播。此稿敏锐捕捉到这一新闻点,把握时机及时推出,小中见大,寓意深远。同时,写作时只提了一下会议背景,把重点放在听到的细节的复述上,终于把一个辅导报道会写成了一个中国新闻奖作品,令人称赞。

  再说今年9月刚刚出炉的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其中的一等奖作品之一,是辽宁广播电视台选送的《辽宁在全国首开“雾霾罚单”,八城市被罚》一则报道,严格来说,这的确是一则会议报道,来源于2013年12月10日辽宁省环保厅召开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但又绝非普通的会议报道。对于一场各家媒体都到场,理论上很难有独家的会议,作者在短时间内紧紧抓住“雾霾罚单”罚多少、为什么罚、产生了怎样效果等几个方面,全面完整地报道了全国首份“雾霾罚单”的内容、影响和作用。

  同时,在采编过程中,作者以极其精炼的语言,回避公众听不懂的环保专业术语,把“雾霾罚单”的背景和效果作为报道重点,主题突出、通俗易懂。在仅仅只有2分46秒的报道中,采访又很全,既有同期,也有解说词,涉及“处罚者、被罚者、观察者”等多个侧面,充分体现了以“短文章”呼应“大主题”的特色。

  从这些会议报道中的精品可以看出,会议报道不仅要跳出会议写报道,更要在写法上有讲究,通过细节打动人。

  【变标题】

  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在最醒目的地方

  有人说,“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标题当然要创新,要把最重要最新的内容第一时间捧到读者眼前。应该说,很多会议新闻乏味缘自标题,“看报看题”,尤其是会议新闻,如果标题中尽是《××会议召开》、《××会议强调》之类,读者当然会倒胃口。因此,要在精心制作会议新闻标题上多下功夫,要善于抓住会议过程中的闪光点,做到一语破的。

  会议新闻标题要想做得好,就要记者睁大眼睛,支起耳朵,饱含感情地投入到会议中去,以细节体现美,以标题呈现美。

  曾经有一位记者同行比较了同一条会议新闻的四则标题,很有参考意义。2004年11月7日,湖南省政府召开庆功会,庆祝袁隆平院士获得世界粮食奖,对于这样的会议新闻,有四家媒体分别见报了4个标题:

  1、《50万元奖给“杂交水稻之父?省府为袁隆平获世界粮食奖庆功》

  2、《湖南50万元奖励袁隆平 省政府为袁隆平荣获世界粮食奖庆功》

  3、《省长三祝袁隆平 省府庆祝袁隆平获世界粮食奖》

  4、《三湘都市报》的题为《袁院士,请您坐中间 周伯华省长亲自为功臣换座》

  应该说,这四则题都没错,内容也都第一时间公布了,但是显然第三、四则题最活泼,光看题就有了画面感,把会议新闻衬托得更活泼,使一条可能会枯燥的会议报道有了现场感。

  再比如上世纪80年代一则好新闻的标题制作——1982年3月17日《中国新闻》发表的记者蔺安稳采写的《北京市长焦若愚在开会时吸烟受批评后立即改正》这一新闻。当时作者是带任务采写北京市七届人大六次会议新闻的,他以特有的新闻眼,发现了一条别有意义的新闻:北京市长焦若愚、副市长赵鹏飞等在13日召开的大会主席台上吸烟;而会场上却立着“场内禁止吸烟”和“请勿随地吐痰”两块牌子。与会代表在分组讨论时,对市长开会时吸烟提出了善意批评。会议领导成员闻过立改,16日开会时,所有的主席团成员没有一个吸烟的。这则新闻不仅内容角度新颖,而且题目也做得很生动活泼,第一时间抓住了眼球。

  当前网络信息极大丰富,信息爆炸的同时,也对新闻的标题有了更高的考验,如果还是执著于往常的新闻写法,指望读者从头且慢读来,那是不可能的,需要的就是夺目。要想把辛苦挖掘出的会议新闻扮靓,给读者来点第一眼冲击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