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业务参考首页 >> 编采技巧 >> 深度报道讲好“故事”的三条路径
深度报道讲好“故事”的三条路径
2014年11月  作者:闫伊默  来源:新闻业务参考  浏览次数:0    责任编辑:xwywck

 

深度报道讲好“故事”的三条路径

闫伊默

  “题好文一半”

  在新闻实践中,尽管深度报道要讲“故事”已基本成为共识,但是要避免将其泛化:但凡深度报道就是要讲“故事”。从深度报道实践上看,并非任何深度报道选题都能够用讲“故事”的形式来完成。因此,要力避勉为其难,不能“为讲故事而讲故事”。深度报道讲“故事”的前提是要找到适合讲“故事”的选题,在此意义上可谓“题好文一半”。

  谈到讲“故事”,人们津津乐道的就是西方新闻特稿的“华尔街体”:以人物故事开篇、中间是事实的“故事化”铺陈、最后以开篇提到的人物故事结题。但这仅是深度报道的一种类型,并不意味所有的深度报道都要讲“故事”。

  从实践上看,泛化深度报道“故事化”的结果不是造成记者选题困难和偏差,就是造成勉强而失败的“故事化”深度报道。如有的深度报道“故事化”描述没有与大的背景相关联,报道显得单薄而空洞,甚至让人有故弄玄虚之感。也有的深度报道只是在开头描述一个场景,引入主题后,就再也没有了“故事性”元素,报道主体部分依旧是宏观的、抽象、概括性的叙述,记者自认为这就是深度报道的“故事化”。究其原因,都是没有找到适合讲“故事”的选题。

  深度报道要讲“故事”,报道题材本身要具有“故事性”元素。在文学上,故事要有人物、情节、悬念、细节、情感、冲突等种种元素,只有这样才能建构成故事。就深度报道的“故事化”选题而言,也要从报道题材本身考虑是否具备这些“故事性”元素。如果这些“故事性”元素缺失,文学可以虚构,而以真实为生命的新闻则只好选择放弃。当然,寻找适合“讲故事”的深度报道题材,并不是要像文学那样所有“故事性”元素都具备并且比较集中,但题材本身必须具备一定的“故事性”元素,以利于报道的展开。

  简单而言,所谓深度报道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报道的思想深度和报道所能展现的事实的广度。以此标准考量报道题材,记者应该对题材能否进行“故事化”报道有一个基本判断。2012年6月20日,《中国青年报》刊登深度报道《出西海固》,以记者现场记录的方式、以王志珍一家搬离西海固为线索,报道了当地因生活条件极端恶劣而进行“生态移民”的事实。“安土重迁”是中国人的传统心理,移民题材中必定蕴含着“故事性”元素:对故土恶劣环境的恨、对生养土地的留恋、对易地而居不确定性的惶惑、对新生活的向往,历史、现实、传统、现代、政治、经济、心理、人性……这些元素相互交织、勾连,为读者展示了宏观背景下人们的生存状态。正是这些“故事性”元素成就了该报道震撼人心的引人魅力。

  实践中还有一种现象,即将几个人物的经历或梦想写成小“故事”堆成半个版或一个版、或者搞成连续报道形成报道强势,认为这就是“故事化”的深度报道。这实在是对深度报道要讲“故事”的误解。深度报道本来就是新闻宣传价值实现的一种形式,讲求“故事化”的初衷也正在于追求好的传播效果。对主题性宣传报道,深度报道“故事化”不应该简单而直白地“注释和图解”,而是要精心选题将主题尽可能地“具体化”为生动、感人而鲜明的故事。

  用叙事“编织故事”

  深度报道有了好的“故事题材”,还要有好的表达把“故事”精彩地讲出来,这就牵涉到深度报道的叙事。

  传统消息类报道因其基本功能在于迅速传达信息,由此形成了特定的叙事模式。而深度报道要讲“故事”,就必须借鉴文学叙事的模式,以增强报道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在此意义上,叙事不仅仅是组织材料的写作技巧,其本身也是一种力量。

  借鉴叙事学理论,结合新闻传播的内在规定性,深度报道讲“故事”要特别注重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要特别注重细节。细节是叙事中最小的组成单位,对表现主题往往有着“以小见大”的效果。就表现人物的细节而言,其往往来自于人物无意识的流露,从心理学角度讲,这些细节却最为真实。

  从传播效果看,往往是细节成就了报道,留给人们的印象最为深刻,也最为意蕴悠长。2011年6月22日,《中国青年报》刊发深度报道《生命的礼物》,讲述了“年仅22岁的大学生张磊因车祸离世,父母忍痛捐出他的器官”的感人故事。当医生骆钢强发现张磊身体健康,尝试着向张磊的父亲张天锐提出,眼角膜、肝脏、肾脏和一部分皮肤都可以捐献。报道写道:

  眼前的夫妻俩,除了悲伤,反应很平静。张天锐想了一会儿,问道:“是不是捐得太多了?孩子身上要到处动刀子,疼啊。”

  “捐一个器官和捐几个器官的程序是一样的,都要开刀。不过,捐的器官越多,做出的贡献越大。好多人等着救命啊。”骆钢强劝说道。

  “总是捐,不如多捐些。”张天锐用劲地抹了一下眼泪,和妻子在早已准备好的器官捐献协议书上颤抖地写下了名字……

  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细节,把父母对孩子的爱展现得淋漓尽致,读来让人无不为之动容。

  深度报道强调要抓细节,对记者采访作风和新闻敏感都提出了要求,细节来自于记者的现场观察而不是来自于办公室的想象。在“抓细节”上,要坚守新闻的真实性。

  同时,细节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考虑细节对表达主题有无价值,如果“为细节而细节”,势必造成报道的冗长堆砌。笔者曾编辑过一篇报道,洋洋洒洒6000多字,把记者何时从哪个车站坐大巴车、走高速公路去采访地、花费多少时间、当地领导已在高速路口等待迎接等等都进行了详尽的描述。这些细节跟主题没有关系,也无助于表现人物的个性,是对强调“抓细节”的误解。

  其次,要在“矛盾”中凸显报道的张力。文学叙事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惯于将人物置于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之中,矛盾越集中、冲突越激烈,人物形象就越鲜明。深度报道讲“故事”完全可以借鉴这种叙事方法,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人物形象塑造上都注重发挥“矛盾”的力量。

  2012年11月27日,《河南日报》刊发《一个共产党员的坚守和追求》,报道了新乡市辉县孟庄镇南李庄村党支部书记范海涛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在读者中引起较大反响。报道意旨就是要展现范海涛无私为民的情怀,在该主题下,范海涛所做的好事很难穷尽。报道则“择其要而述”,将范海涛置于“两大矛盾”之中:范海涛在公司资金缺口非常大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出资1.6亿元为村民建设新社区;面临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范海涛果断关闭落后生产线而不惜企业巨额损失。报道通过展示范海涛在矛盾中的言行和情感,使读者形象地感知到了他的优秀、无私、高洁和纯粹。这种将人物巧妙置于矛盾冲突中的处理手法,既能够对繁杂的素材进行“提纲挈领”地驾驭,从而使报道显得简洁明快;又能使所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从而易于为读者所深刻感知。

  用人文成就张力

  深度报道讲“故事”,要强化人文意识、在选题和采写上贯注人文理念。“故事”必须要有人,以人为报道主体,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命运。只有这样,深度报道所讲的“故事”才能引发受众的心理共鸣,实现与受众的“深度交流”。2013年4月26日,《中国青年报》刊发了深度报道《生命的天平》,该报道讲述了“84名官兵耗费120多个小时寻找芦山‘4·20’强烈地震中被掩埋的普通农民李安全”的故事。这是一场“令人绝望的拯救”、甚至是“毫无意义”的拯救,因为李安全已没有存活的可能,而当时余震不断、险象环生,84名官兵的生命随时受到威胁。就在这样的“矛盾中”,“生命的天平”没有摇摆,一直保持着平衡。此时,生命没有“数量”之分,也没有“贵贱”之别,有的只是对“生命至上”的尊奉。也正是在这一刻,人性迸发、光芒万丈,映照着人间的美好。

  新闻报道强调“三贴近”和目前新闻界持续开展的“走转改”活动,无不是在倡导一种“以人为本”的新闻传播理念。这就要求记者要树立正确的受众观,以一种平等的姿态通过报道实现与受众的交流。

  (作者单位: 河南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