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记说事首页 >> 特约专稿 >> 丰收的脸笑在人民日报的脸上
丰收的脸笑在人民日报的脸上
2014年11月  作者:叶 文  来源:新闻业务参考  浏览次数:212    责任编辑:xwywck

 

  编者按   人民日报作为党报,其头版头条的视野不断拓宽思路,在接地气、转文风上带了个好头。该报从新闻报道、评论言论、文字风格、文章标题、版面编排等各个环节均加以改进,把抓文风与抓报道、抓版面结合起来,与构建现代传播体系、舆论引导新格局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顶天立地”的办报理念。下面刊文对此作一介绍。

丰收的脸笑在人民日报的脸上

——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视野不断拓宽

叶    文

 

  到今年7月,距离2013年1月1日起人民日报进行的最新一次改版探索,时间刚好过去了1年半。

  在这500多天的日子里刊出的每一张报纸中,“和人民群众在一起,就要切实改作风改文风,好好听群众说话,说群众听得懂的话”的改版宣言,得到了怎样的实践,这张党中央的机关报,又给读者带来了什么样的惊喜呢?

  细心的读者们可能会发现,与党的十八大之后全党改进工作作风的大形势遥相呼应,人民日报正在接地气、转文风上做出更多努力,从新闻报道、评论言论、文字风格、文章标题、版面编排等各个环节均加以改进,把抓文风与抓报道、抓版面结合起来,与构建现代传播体系、舆论引导新格局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顶天立地”的办报理念,给新闻界的“走转改”带了个好头。

  稿件多了泥土气

  头版实现华丽转身

  对于人民日报来说,改革难度最大的当数一版,但是,落实“转变作风、端正学风、改进文风”的要求,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中央领导同志活动报道的变化,现在,头版上领导人和重大会议的报道正呈现逐步减少的趋势。

  如果观察得更细的话,还可以发现,不光数量压缩,领导人及重大会议的报道也变得更为精炼,其他一些传统的正面宣传报道,也减量变精,取而代之的是寥寥数百字、短小精悍但信息量更大的消息稿。

  通过稿件的腾挪,来自基层的报道,话语朴实的评论、短小精悍的经济要闻纷纷亮相版面,实现了头版的华丽转身,令人耳目一新。

  且以今年6月22日的头版的变化,作为一个观察人民日报改版的窗口。你能想像一位最普通的农民,把他质朴的笑脸,绽放在了经常是安排中央领导活动照片的地方吗?

  但是人民日报做到了,在6月22日这天,人民日报的头条关注给了夏粮收购。在这篇500字左右的消息中,对夏粮增收,农民粮出手、钱到手的情况,进行了简要而全面的描述,在短短的篇幅中,还引用了一位湖北农民的例子和三个县市的基层政策,既贴近读者,又兼具实用性。

  这个头条为当天的报纸定下了泥土芬芳的基调,于是,在这天的版面上,包括头版头条在内,一共安排了11条稿件,领导人活动的稿件只有一条:李克强出席伊拉克利翁博物馆新馆开馆仪式。其他的稿件包括:报眼位置的广东紫金县联光村一亩地上奔小康、倒头条位置上的48位回族老人的“孝子”,还有三条预告性提要,涉及“红军无线电鼻祖”王诤的故事、最美基层干部杨七明事迹、个人光伏电站的运营情况等,另外,版面上还刊登了一条今日谈的评论,对“会海”与“会荒”并存的情况做出了评论。版上的三条简讯,涉及中央补贴农村危房、宜万铁路建设和金融理财产品发展情况等。

  翻开这天的报纸,当读者看到村里的扶贫实践、回族土族自治县的养老院院长这样村事民事,会不会有一种熟悉感扑面而来呢?

  那么,是不是这天的报纸就没有其他的领导人活动了呢,其实不然,打开报纸往后看,李克强会见希腊克里特省省长等新闻被挤到了内页。

  6月22日的版面绝非是孤例,根据统计,在改版后第一个月,即2013年1月,《人民日报》头版上有关中央领导人会见、批示、外交、中央重要会议的报道总数为62篇,比2012年同期减少了33篇,差不多少了三分之一。

  评论认为,人民日报的这种报道思路是正确的,稿件与全国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更加贴近群众生活,也自然容易引起相关读者更多的关注,很好地体现了人民日报“顶天立地”的办报理念,而这,也是“政治家办报”的基本要求。

  稿件多了监督性

  示范效应带动集体转变

  一段时间以来,有个流行的段子这样调侃:在重大事件或事故发生后,众多网友总习惯于去翻阅一下第二天的《人民日报》头版,然后,他们欣慰地笑了:“又没有。”时间一长,一些网友对《人民日报》尤其是头版形成了一种刻板的印象:负面新闻不上头版。

  不过,这种刻板的印象正在逐步改观。

  “‘会海’中的单位‘一把手’天天在开会,以会议落实会议,哪有精力抓好单位工作,哪有时间去干本职业务,哪有空间去为老百姓排忧解难?而‘会荒’中的农民,他们几年没参加一个会,哪里知道发展农业、服务农民、建设农村的具体政策,哪里去反映这些路线、方针和政策在农村的贯彻、执行和落实情况?”

  这样尖锐的文字同样来自于6月22日的头版,在这篇题为《“会海”与“会荒”》的今日谈专栏稿件中,短短600字左右的评论中,对“会海”与“会荒”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批评,吸引了很多网友的留言,有网友就设身处地感慨回应:“当下,正在筹备一个全省现场会,天天加班,又累压力又大,仔细想想,这个会完全可以不开。这是对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痛恨开会!”

  “今日谈”类的短评在人民日报头版上扎下了根,同样是这张报纸力求创新,不断增强监督性的努力,这些精悍的小短文,正引导评论向更为通俗接地气的方向发展。

  当然,除了犀利的评论外,1年半来,《人民日报》头版多次刊登舆论监督报道:就以去年1月为例,1月3日,在山西中南铁路南吕梁山隧道发生造成8死5伤的爆炸事故后,刊登《追问南吕梁山隧道事故瞒报》;1月4日,头条刊登武汉赫山《治理污染多花数亿 闹市地块荒废8年》的批评报道;1月7日,报道河南兰考7名孤儿火灾遇难后,记者给民政部拨打15次电话未得到任何回应的过程;昨日,刊发内蒙古“菜篮子”项目成欠薪工程的批评报道。1月13日-15日,《人民日报》头版则连续三天针对中东部雾霾天气进行报道和评论。

  分析发现,《人民日报》改版后刊登的批评报道无论在数量还是在批评强度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批评报道成为《人民日报》新年改版的一个亮点。从这些报道中,读者能明显地感觉出《人民日报》改版后的批评力度。

  这些报道随后在网络也引起了热论。有网友表示,《人民日报》头版的这些舆论监督报道切中热点“接地气”,期待人民日报的改变能形成示范效应,带动党报的集体转变。

  人民日报总编室主任杨涌曾经这样介绍说,人民日报的头条视野延伸,选题不拘一格。过去以工作性报道为主要选项的头条,成为改进创新的重点对象。以《武汉赫山:治理污染多花数亿 闹市地块荒废八年》为起点,监督性报道多次冲上头条。调查性报道、短实新报道、以新闻价值为衡量标准的报道,丰富了头条的内容。

  版面语言多了形式

  厚题薄文跟上时代节拍

  稿件短下来的同时,版面也随之亮起来。

  人们看到,人民日报正在适应阅读新要求,更加注重采用图片与图表进行报道,实现报道可视化。图表化表现是报纸满足读者新需求、提高报道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这一点上,一版做足了这个亮点。热点新闻、调查性报道,甚至时政新闻都成为可视化表现的对象。

  还以6月22日的头版为例,用了四张图片,特别是头条,堪称厚题薄文的典范,整篇报道不过数百字,却配了一张三栏竖片和一张四栏横片,大标题则压图竖在文左,特别那位基层农民的笑脸,完美地诠释了丰收的喜悦心情。

  在这个6月的报纸里,头版上这种极具动感性的三栏甚至更大的新闻图片,使用达到了17张,还有3篇头条配上了图表,比如6月27日的头条《财税“加减法” 民生受益多》、6月25日的头条《职能转变,释放改革红利》、6月16日的头条《河北顺势大转场》都配了图表,情况一目了然,可视性效果明显,增强了视觉冲击力,缓解了读者阅读文字的压力。

  这样的探索表明,为了适应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中央级党报在图片及图表的使用上可以也应当更加灵活,可以考虑使用更有生活气息、人情味十足、更有创造性的作品,而非千报一面地采用标准化、模式化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节拍。

  (作者为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