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业务参考首页 >> 编采技巧 >> 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技巧
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技巧
2014年09月  作者:罗 睿  来源:《新闻业务参考》  浏览次数:0    责任编辑:xwywck

 

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技巧

罗   睿

  作为一个记者,要想写出一篇好的新闻报道,前提是要采访,通过采访获取大量的材料,在此基础上,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取舍素材,才能成就一篇好的新闻稿件。“记者不开口,材料难到手”。从这句话中不难看出,采访对于新闻创作的重要性,而提问又是其中的关键。提问,是谈话采访的核心,它是记者与采访者通过对话来进行语言交流的一种方式。提问得当与否,是对话能否顺利进行下去的关键。提问得当会使采访活动事半功倍,还可融洽双方感情,创造一种良好的采访氛围。相反,如果记者东拉西扯,不着边际,势必给采访带来阻力,甚至使对方产生厌烦情绪,缄口不语。因此,采访问题过程是对新闻记者思想水平、业务水平、政治立场、社会活动能力的综合锻炼和检验。研究和探讨新闻采访的提问艺术,应引起新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采访时,我们通常会遇到三类采访对象:一类滔滔不绝,漫无边际;一类言语缄默、难开其口;还有一类出口成章,恰到好处。遇到不满意的采访对象但又不得不采访时,就需要我们开动脑筋,运用技巧:

一、提问要精练、精细、精彩

  提问时既要问到点子上,又要问得准,不要鸡毛蒜皮什么都问,但又不要大而化之、马马虎虎、随便提几个问题了事。要根据谈话采访的目的、要求,从细小的地方入手,发掘那些还没有问过,而读者又十分关注的问题。

  2003年4月,在“非典”肆虐北京期间,王岐山临危受命出任北京市代市长。4月30日,王岐山在新闻发布会上向中外记者介绍了北京防治非典型肺炎的工作情况。会后,《面对面》栏目就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对王岐山进行了深入的独家专访,其提问堪称经典。

  一般来说,在新闻发布会上,对防治“非典”的工作情况,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介绍,那么在此之后的独家采访,该如何体现“独家”特色呢?栏目记者的出发点非常明确,那就是要进一步挖掘出在新闻发布会上没有被提及的一系列更为尖锐敏感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必定是在那个非常时期广大民众最为关注的。

  记:发布会记者问的所有问题,都不是你最害怕的问题,你最害怕被问的问题是什么,能不能告诉我?

  王:……是传染源的切断……如果不能彻底切断,说句实在话,它就不可能一劳永逸地战胜这个疾病。

  记:困难在哪儿?

  王:(阐述了目前彻底切断传染源的必要性和困难)

  记:我非常同意你这个说法,一定要控制传染源,但是按照你这个说法,在我想象中几乎不可能的。

  (用略带激将的方式,进一步要求说明具体的举措)

  王:不!现在就要把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才能赢得这场战争,难度在这儿。我们决心在这儿……(以下进一步描述了具体的举措和决心。)

  在接下来的采访中,记者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记:你上任的时候,我看了这个数字,当时是300不到400。昨天的数字是2705。

  记:(整个上升的势头)跟你的严厉措施这是成反比的,说明什么问题?

  记:这是你表示你的一种信心呢,还是确实有切实的措施?

  记:你的信息渠道是什么?你怎么能了解最实际最前线的情况?

  记:有人很形象地把北京今年的春天,比作一个戴口罩的春天,夏天快要来了,这口罩还会延续吗?

  这一连串的问题,简短而尖锐,甚至是逼迫式的,记者没有因为采访对象的地位和身份而影响问题的尖锐性。因为只有这样紧紧围绕主题而抛开其他顾虑的提问,才能从情绪上调动市长的陈述激情,准确而全面地向大众传达政府在疾控方面的具体策略、资源调配,以及赢得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决心,整个采访非常成功,播出后的反响也非常强烈。

  所以,精细的提问,再加上精练的回答,有时候这一问一答本身就成了一篇成功的报道。

二、从对方兴趣入手,打开话匣子

  每个人都有他感兴趣的领域,都有独特的经历,都有他的内心世界,所以,要求记者对被采访对象有深入的了解,通过恰当的谈话氛围,使被采访人谈出发自内心的真实言语。

  在采访中,我们时常可以听见这样的问话:“对XX问题你有什么感受”“请谈谈你此时的心情”“你以后有什么打算”等等。固然这样的问话有时是需要的,但是不分采访对象、采访场合、环境,雷同地机械搬用,采访会失去新闻的现场效果和深度,很难引起被采访者的兴趣,使被采访者产生无话可答的困惑或者抛开主题乱说一气。有的记者在提问中不给对方留出发挥余地,这种提问往往是记者自圆其说,给对方留下只能答“对”与“不对”的选择,比如,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记者这样提问:“你们单位的经济效益好于去年同时期,主要是狠抓了企业内部管理,对吗?”对方回答“对”,“你们县的新农村建设真的是一年比一年好,对吗?”,对方回答“对”。这种采访提问,近乎于记者自问自答,封住了被采访的嘴,从而引不出更多的信息。这类由于记者拙劣的现场提问而导致采访不成功的例子是很多的。试想,如果上述例子能换个角度,记者做足功夫,从被采访者兴趣、爱好等方面入手,采取引诱式的访问,绝对不会出现简简单单“是”或“不是”的效果,从而能挖掘出观众想看、想知道的报道。

  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曾采访过熊猫专家、北京大学教授潘文石教授,教授因长期研究大熊猫过着我们认为很孤单、枯燥、寂寞的野外生活,所以话语不多。《实话实说》栏目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为了获取更多观众想知道的信息,专门从潘教授感兴趣的熊猫话题入手,但当潘教授谈起大熊猫的时候,那浑厚的中音、圆润的语调、深情的话语,使整个访谈变成了滔滔不绝的诉说:

  1963年,我已经从北京大学毕业两年了,当年5月4日,我到北京动物园去了,当时有一个老同学在那儿饲养大熊猫。去了之后,那只熊猫应该说只有七八个月那么大,让我抱,抱着这熊猫,我觉得特别有意思,这是我头一次亲自跟熊猫接触,感觉到特别有意思。一个这么宝贵的动物在你怀里,而且能够亲自用嘴咬你,我当时觉得如果这一辈子研究野生动物应该是最有意义的事……

三、控制节奏,谈话要牢牢掌握主动权

  笔者通过学习和观察,总结归纳出采访对象无非是积极配合、戒备心理、厌恶情绪和挑刺态度等几种类型。记者在现场要根据被采访人的性格特点,随机应变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控制节奏、牢牢把握主动权,才能圆满完成采访任务。以下是对四种不同类型采访对象的介绍:

  1、采访中,若遇到话说起来就口若悬河的采访对象时,要就采取“以问引人”的方式掌握主动权,不要被采访对象扯得不着边际,摸不着头脑。

  笔者曾经采访过家住湄潭县湄江镇核桃坝村的全国劳动模范何殿伦(已故),这位曾经得到过毛主席等三代国家领导人接见的全国劳模,对“中国西部茶叶第一村”核桃坝村的贡献可谓功不可没。面对记者的采访,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谈起话来总是滔滔不绝。为了在现场能得到观众想要了解到的东西,笔者先做足了功夫,拟定好了要采访的提纲,通过巧妙的问话,从采访对象处可摄取好多有价值的新闻素材。

  记者:何老,你都八十多岁的人了,身体看起来还很硬朗。

  何殿伦:哈哈,比我年轻时候带领乡亲们修水库、筑堤坝、抗旱保苗时差远啦……

  记者:顺势接过话题)那能说说当时的核桃坝是怎样的境况吗?

  何殿伦:当时的核桃坝村,由于尽是黄泥地,种下包谷、高粱从不结果,却只长苗子。不要说发展经济了,就是起码的吃饭问题都难解决。人们编了顺口溜来形容“核桃坝,核桃坝,走过一茬又一茬……”

  记者:那你怎么想到让乡亲们种茶叶呢?

  何殿伦:我就利用机会到外面去了解咨询,像我们村的这种土壤环境种什么好呢?后来,省茶科所的同志建议种茶苗,于是我就带头种茶……

  记者:试种后效果如何?

  ……

  那次采访,通过设计拟定的采访提纲,记者把握住了现场采访节奏,控制住了话语权。搜集到了想要得到的资料,笔者回来整理后写成的新闻报道《走进中国西部茶叶第一村》在省市台播出后引起了较大反响。

  2、有些采访对象对记者抱有戒备心理,不积极配合记者采访。他们怕说多了对自己不利,或冷淡或躲避使采访陷入僵持。遇此情况,记者就要以坦诚的态度,运用交谈型对话的种种技巧,打破僵持,与对方建立融洽的朋友式关系,以倾心交流促成和谐气氛,为进入正式采访做好铺垫。在这个过程中,记者要有通过察言观色及时调整谈话策略和内容的观察力。“以情感人”是这类对话的特点和技巧核心。

  3、如果采访对象对记者抱有厌恶的心理,常用沉默、不多语等形式表现自己的心情。对这类人要想进行一场无拘无束的交谈是困难的,唯一办法是用理智去战胜相互排斥的局面,讲清是非,摆明利弊,帮助对方在纷繁缠绕的感情之网上寻到一条理智的经线,强制自己的内心发生变化,从而产生配合采访的行为。“以理服人”是这类对话的特点和技巧核心。

  4、面对对记者挑剔的采访对象,特别是面对那些自以为是的人物时,最有效的对话办法就是不要有惧怕心理,在气势上压倒对方,让对方不得不重视你、敬佩你,从而同意与你合作,这便是此类对话的特点和技术核心。

  得体的提问,选择采访对象常识之内的问题、乐于回答的问题、有发挥余地的问题以及观众想知欲知而未知的问题,是采访中能否占据主动地位和取得成功的关键。

  (作者单位:湄潭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