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事实判断”失真的表现与应对
李 舒
一些事实判断失真的评论不但引发了公众的关注和质疑,更形成了几乎一面倒的舆论倾向,干扰了正常的社会认知。在一番沸沸扬扬之后,媒体需要反思,如何才能为公众提供对真实新闻负责任的评论。
作为表达观点的新闻体裁,人们更关心新闻评论提供了什么有价值、有启发的认识,因而评论作者往往在价值判断上更下工夫,努力探求事实背后更为本质的规律性认识。然而近年来,由于事实判断缺失或失误导致价值判断出现偏离的情况屡屡出现,给新闻评论发挥社会功能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
一、事实判断失真的表现
概括说来,新闻评论中事实判断失真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不加判别,事实把关缺位
当前,在媒体刊发的新闻评论中“时评”占很大比重,“时评”多将经过媒体报道的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作为评论的由头。对于评论作者来说,新闻报道提供的是“二手”甚至“三手”的事实,必须进行二次把关。如果评论者不加鉴别,就会让那些越过记者把关的虚假信息进入评论,其后果就是使评论成为毫无意义的“伪命题”。
虚假信息之所以能轻松越过“把关”,往往与貌似权威的信息来源和专业性的内容不无关系。2011年8月12日,两家专业会计网站发布了所谓的“《关于修订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47号公告)”(下简称“47号文”)。8月13日,南方某报刊发了《9月起年终奖计税方法调整避免奖金越多所得越少》,对47号文进行了详尽解读。媒体报道引发广泛评论,占主流的观点是为这一“减负”措施叫好。8月15日,国税总局发文辟谣,称有人盗用了国家税务总局的名义对外发布了47号文并作解读,严重误导了纳税人。在权威的信息来源(国税总局和主流媒体)面前,正是由于评论作者辨真伪意识的淡薄,导致了“伪评论”的产生,而这些“伪评论”又进一步助长了假新闻的传播。
评论作者必须习惯于质疑,要对评论对象进行严谨、细致的事实判断,特别是要对新闻报道提供的事实进行二次把关,只有去伪存真,价值判断才能有可靠的逻辑起点和推理依据。
2、迎合“成见”,臆测代替事实
在进行事实判断时,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提出社会生活中确实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排除任何主观臆断。不可否认,在现实中确实存在着种种问题、矛盾,一些问题、矛盾还具有普遍性。这些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影响着社会认知,使人们在认识上形成了某种惯性(比如说起“富二代”就容易作出负面的联想,等等),一些习惯性认识并不符合客观实际,但评论作者却难免受其影响。
2011年一家长带新生儿到深圳儿童医院就医,医生诊断称需花数万元做手术,家长拒绝后将孩子转到另一家医院治疗,并声称花八毛钱就治好了病。这使得深圳市儿童医院和当事医生一时成为众矢之的,不少评论作出了“医院乱诊断乱收费”的论断。可不久后孩子病情再度恶化,家长将孩子带到武汉的医院,诊断结果与深圳儿童医院完全一致,处置方法也基本相同。家长因此向此前受到舆论冲击的医院公开道歉。事实的真相与之前媒体作出的判断相去甚远。
围绕“八毛门”的大量评论之所以在事实判断上“失真”,与先入为主地选择站在某一方立场上不无关系。在当下医疗卫生领域的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尚不那么令人满意的情况下,评论者带着“抨击医疗乱象”的预设,未付诸任何调查和专业评判,将“乱诊断乱收费”的主观臆测等同于客观事实。结果是,错误的判断把本已敏感脆弱的医患关系进一步撕裂。
“成见”对认识活动的影响是普遍存在的,评论作者要做的,就是充分认识并尽可能地避免“成见”在“事实判断”中的消极作用,力求对事实作出实事求是的判断,以免造成对舆论的误导和对当事者的伤害。
3、框取局部,所见未必为真
客观世界是复杂的,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评论者如果无法掌握全面情况,仅仅依托局部事实进行判断,即便这个局部是真实的,也会带来认识上的谬误。
在一幅张海迪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照片中,张海迪正聚精会神地聆听报告,她坐的轮椅停在过道上,她与挨着过道的一位女同志共用一张写字台。于是某媒体根据照片提供的事实,以人民大会堂“没有残疾人专用座位”为由头发表评论,呼吁社会应保障残疾人的权益、树立关爱残疾人的意识。事实上,照片反映的张海迪坐在轮椅(而不是残疾人专用座椅)上开会的情况是真实的,但取景框里的事实并不能说明取景框外整个人民大会堂没有残疾人座椅。两天之后,该媒体又刊发了人民大会堂管理办公室的来信《人民大会堂设有残疾人设施》,做了事实的订正。可见“以点见面”“以小见大”的确是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但这“见”的过程中包含了逻辑推导,如果逻辑错误,推导出来的结果便无法作为议论的基础。
在事实判断中,容易误将“局部真实”“具体真实”等同于“总体真实”的原因在于,那些具体的事实往往是人亲眼所见。如果“眼见”的不是事实的全部,依靠直觉或简单类推进行的判断很可能就要“失实”,只有通过深入、全面地了解才能知道真相。
二、强化事实判断的途径
1、强化意识,注重鉴别“事实”
当评论作者以媒体既有报道提供的事实为评论对象时,务必要强化意识,对“二手事实”进行审慎的鉴别。对于那些因为“异常”而成为新闻的事实,特别要从符合常识,合乎常理的角度进行理性的判断。
媒体对“小悦悦”事件的传播值得反思。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在佛山市某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某电视台根据监控视频作了报道,主要内容为,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却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上前施以援手。该报道被国内外媒体广泛转发,此事件也迅速引发了媒体和公众关于社会道德的广泛议论。电视评论《道德向善呼唤媒体理性传播》通过调取原始监控视频、访问相关人士等一系列调查求证了事件的真相,发现实际情况是,在当时的光照条件下,路人是很难发现小悦悦的,而陈阿婆是在驶来的一辆车的灯光下发现了躺在地下的小悦悦。这一事实判断与一些法律界人士运用证据学和逻辑学做出的判断基本一致。可以说,媒体报道对视频亮度的调整和剪辑,一定程度上误导了社会公众。
“八毛门”、“小悦悦”等一系列事件经由媒体的广泛传播和评论,不但引发了公众的普遍关注,更形成了几乎一边倒的舆论倾向,干扰了正常的社会认知。在一番沸沸扬扬之后,媒体需要反思,如何才能为公众提供真实的新闻、负责任的言论。从新闻评论的角度来说,特别要做好事实判断,避免任何“预设”,剥去种种表象和伪相,让人们了解真相,进而做出有价值的判断,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
2、主动开掘,善于发现“事实”
许多老评论工作者经常强调多看、多听、多想,强调调查研究,把选题建立在对客观实际真知真解的基础上。然而,由于近年来媒介竞争节奏的加快和评论机制(评论部人员有限,发稿周期短,评论队伍社会化)的束缚,评论工作者深入基层去发现有价值论题的做法越来越少了。
对比国际新闻界,特别受到肯定的往往是那些经过主动开掘,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评论作品。比如,相当一部分普利策社论写作奖的选题就来自于评论作者的调查研究。2002年《洛杉矶时报》的亚里克斯·瑞克辛和鲍伯·赛普琴关通过对精神病患者全面、深入的调查,给出了对街头露宿的病患实施具体救助措施和相关立法的建议。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不但可以发现问题,有利于新闻评论监督功能的发挥,还有助于提出切合实际、富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总之,“真”是新闻评论实现社会价值的基础。评论作者要像重视价值判断一样重视事实判断。唯有如此,才能为公众提供有价值的观点,践行时代赋予新闻评论的责任和使命。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中央党校博士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