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业务参考首页 >> 特约专稿 >> 取舍得当文自华
取舍得当文自华
2014年09月  作者:黄抗生  来源:《新闻业务参考》  浏览次数:114    责任编辑:xwywck

 

人民日报高级编辑黄抗生答学员问——

取舍得当文自华

      黄抗生:50后人,人民日报高级编辑。60年代下过乡,70年代当过兵。80年代上大学,先后就读于武汉大学中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90年代初入人民日报海外版工作,曾任要闻与社会部主任等职。

 

学员来信:

中国新闻培训网老师

  您们好!我是一家企业报的编辑,主要从事编稿工作。几年来编发的稿件不少,有些成就感,但也感到一些困惑:比如,如何把稿件编得更精粹?遇到比较长的稿件如何进行取舍?遇到一些错别字多、句子不通顺等毛病稿件怎样处理?想请老师就以上问题给一个清晰的思路、办法,以便今后工作更顺畅!

  谢谢!

  —— 江苏省徐州市学员 李 健

导师回信:

  李健同志:

  你好!其实,你在编稿工作中遇到的这些苦恼和困惑,也是做报纸编辑的都会碰到的。作为一个过来的老报人,我愿将自己在编辑工作中的一些思考和体会与你分享,供你参考。

  “如何把稿件编得更精粹?遇到比较长的稿件如何进行取舍?”这里,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进行取舍,取好了,舍对了,文章自然就精粹了。但要取得好、舍得对,并非易事。同样一篇稿子,经过不同人的手,往往效果迥异,立见高下。这其中有一个基本功的问题,也有编辑学养的问题。

  做报纸编辑的,有句行话,叫做“挤水分,留干货”。问题是,面对一篇稿子,你如何判别,其中哪些是水分,哪些是干货。而关键是要识别干货,干货找出来了,挤去水分也就不难了。作为新闻的干货,自然是要具有新闻价值的东西。那么,究竟如何判别具有新闻价值的干货呢?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体会,我归纳了这么几点:

  一是最基本的新闻事实。通常新闻事实需要具备5个要素,新闻学称“5个W”(when、where、who、what、why),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这5个要素一般都不可或缺。

  比如,我们经常在报纸上看到一些各种评奖的报道,在这类消息中,读者最关心的是哪些人、哪些项目或作品获了奖。但有的报道,领导讲话一大堆,主办单位甚至包括协办单位都挂上了,就是获奖人、获奖项目(作品)不齐全,往往用“×××等”一笔带过。这实际上就是把who这个最重要的要素丢了。

  当然,对一些突发事件的报道,由于要在第一时间发布,事件中的人物(如作案人)、事件发生的原因等往往一时难以查清,在报道时自然无法涉及。但这类报道,一般都有后续报道,以保证报道的完整性。

  二是最精彩的情境。新闻特别是通讯,要能打动人,要让受众爱读,也须讲好故事。而要讲好故事,就要有生动感人的情节、场景以及充满个性的对话等等。

  作为新任总书记,习近平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国内外的关注。但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最令他们津津乐道的,还是去年12月28日习近平到京城的一家庆丰包子铺就餐的那一幕。当时多家网络媒体进行了报道,其中中国青年网的报道,先是通过店铺经理的回忆,叙述了事情的大体经过:“习近平总书记一行是今天中午12点20分左右到我们包子铺来的,大家一眼就看出来了。习总到了,他自己直接来排队,当时他前面有六七个人,排了有三四分钟。他排队时,百姓就过来找他握手,和他合影,习总很亲切地和大家拍照,也没有人拦着。他自己付了钱后,又自己去取的包子。”这段文字非常简洁,句句是干货,没有一点水分。

  此后,报道又撷取了两个场景,分别是总书记与经理和收银员的两段对话。一段是:贺媛丽(经理)说她给习近平总书记拿了点蒜茉,她还对习近平总书记说:“您能来到我们这吃包子,我们感到非常荣幸,特别幸福。请您给我们的包子提提意见?”习近平对她说:“包子挺好吃,食品安全一定要放在第一位。”

  另一段是:据该包子铺收银员郭雪琴介绍,当时,习近平排队到她跟前的时候,她感觉很惊讶、很意外。她有点激动地问习近平:“习主席,您需要什么?”习近平问她:“什么好吃?”郭雪琴回答说:“猪肉大葱的包子。”习近平就点了包子。郭雪琴说炒肝是习近平自己点的。习近平又问郭雪琴:“蔬菜有什么?”郭雪琴答:“菠菜和芥菜。”习近平说:“那就芥菜吧。”

  这两段对话,都很自然平实,但唯其自然平实,方显得可信可亲,一个完全以普通顾客身分出现、与人民心连心的总书记形象跃然纸上,给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多看看这类报道,对我们在编辑稿件时如何取舍,如何使文章变得更精粹更好看,应该会有所启迪。

  三是最动人的细节。新闻要好看,必须要讲好故事,好故事要有好情节,而好情节还要有好的细节来支撑。我们的一些编辑,往往不注重细节,删文往往先删细节,结果文章是简要了,但只剩下干瘪的骨架,血和肉都剔除了,让人不爱看。当然,一些与主题关系不大、可有可无的细节,当删无疑,但对一些有助于深化主题、塑造人物的细节,则要注意保留。

  今年6月2日的人民日报一版头条,很罕见地发表了一篇人物通讯《施一公:成为祖国变化的一部分》,讲的是一位留学回国人员的故事。46岁的施一公是当今著名结构生物学家,原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曾获瑞典皇家科学院爱明诺夫奖等多个重要奖项。2008年2月回国,现为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报道这样一位成就斐然的卓越科学家的通讯,一般没有两三千字,肯定下不来。而这篇通讯全文才1100多字,还有3个小标题,但内涵却十分丰富,并且保留了不少感人的细节。

  比如,为了表现施一公的勤奋、刻苦和奉献,文章并没有花费多少笔墨,只用了几个非常典型的细节。文章一开头,便是一个睡眠细节:从回国到现在,施一公每天睡眠不超过6小时。“您为什么要这么玩命?”记者问。“如果不这样,对不起回国后注视我的眼睛。”文中第二个细节是喝咖啡:回国后能否续写辉煌?施一公坦陈,自己当初压力很大。“我对咖啡敏感,喝完就心跳加速,可是回国以后必须喝。”争分夺秒的施一公,对咖啡产生了被动依赖。第三个细节是出差回来:学生谢田说,施老师基本没有节假日,“一般人出差回来要先回家休整一下,但施老师回校后总是直奔实验室,和学生们在一起。”

  正是这么3个非常富有施氏风格的细节,将施一公的超常付出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揭开了施一公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非凡成就的奥秘。也正是由于这3个细节,使得这篇以叙述为主、粗线条的通讯有了血肉,人物也由此鲜活起来。

  至于你提到的“遇到一些错别字多、句子不通顺等毛病稿件怎样处理?”我想,借用一句名言“态度决定一切”。如果是囿于文化水平和写作能力出现这样的问题,文章内容尚可,不妨帮帮他,甘为他人作嫁衣裳。如果是态度问题,不负责任,浮皮潦草,则不可原谅,只有打回去,让其得一教训。

  祝好!

  黄抗生

  2014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