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业务参考首页 >> 新闻业务参考 >> 如何写好杂文
如何写好杂文
2014年09月  作者:黄国柱  来源:《新闻业务参考》  浏览次数:119    责任编辑:xwywck

 

如何写好杂文

——《徐恒足文选》读后

黄国柱

  徐恒足的杂文睿智、淳朴,其批判的锋芒总是闪耀于对民生疾苦的执着追问之中,其视角、思考总是扎根于时代前行的足音之下。年近80的耄耋老人,却捧出了沉甸甸的两卷文选,让我看到了这位杂文家创作的丰厚源泉和巨大潜力。

  杂文家无疑应该担负起精神指引的社会责任,做时代的守望者、历史的见证者、坚忍的跋涉者、勤奋的耕耘者。徐恒足堪当此任。他深知中下层民众是社会的大多数,相对而言是弱势群体。因此,倾听他们的呼声,解决他们的疾苦,具有极大的必要性。他常年生活在基层,和农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感情深挚。《农民也是大海》淋漓挥洒了他的情愫:“8亿农民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他们像海一样博大,也像海一样深沉,默默地劳作,默默地奉献。”

  文化底蕴是杂文的生命之源。徐恒足的作品有着很浓的书卷气,广征博引、涉猎面宽、题材众多:历史典籍、名人掌故;文学作品、现实事件;古今中外、逸闻趣事;科技环保、生活常识……显示了他孜孜以求、不懈努力的成果。一个作家必须为读者提供广博的知识、较大的信息量,才可能达到生动深刻的传播效果。

  徐恒足杂文中涉及到相当多的古今中外的人物,都以惩恶扬善为褒贬宗旨。如果用色彩来形容徐恒足的杂文,那是一种橙色的暖色调。他对社会问题的批判和人性恶的鞭笞,更多的是通过对正面典范的褒扬,将丑陋置于其光辉之下,使人的灵魂得到净化。比如,《丁肇中的“奇”与“怪”》《杨绛拒绝参加个人作品研讨会》《陈大羽的“鸡”和刘墉的稿费》等,称赞了知识分子的高尚情怀和独立人格,同时也批判了社会上某些浮躁浅薄、金钱至上的现象。再如,《周恩来的“小题大做”》等则通过从政者的高尚政德来针砭官场中的一些坏风气,为人们树立精神标杆。

  杂文的力量来自于批判,而批判的力量来自于理性的分析。徐恒足杂文充分彰显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敏锐精准。徐恒足善于从看似寻常的社会现象中敏感而准确地发现问题。从“荣誉牌进废品站”看到“各类评比活动多如牛毛”,从农民“不听话”看到某些地方干部的瞎指挥瞎折腾,从一条“挤水分”的新闻中看到搞虚假政绩的歪风……《闻县委书记管“嘴”有感》写于1996年,《“官衙”何事竞奢华?》写于2006年。今天,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深入开展,读到徐恒足的这些文章,不得不感叹他对社会问题的洞察力。

  敦实睿智。徐恒足杂文的穿透力往往不是靠疾言厉色或辛辣讽刺,而是靠贴近现实贴近人心的大实话来实现的。“我爱吃鱼,拿自己的钱买,这才能长远吃鱼”。这种“吃鱼”的哲学多么朴素,又多么聪明!在《闻“官不好当”有感》中,他分析了“透明”“监督”“公示”等一系列原因之后,笔锋一转:“当然,我知道他们还有说不出口的事,就是面对日益强大的反腐斗争的声势和力度,怕后院起火,东窗事发,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尖锐地触碰到某些贪腐官员最隐秘的神经。

  识文莫如知人。几十年来,徐恒足一以贯之地坚守着一名老共产党员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从未有过彷徨和动摇。他的为人和为文告诉我们,所有为官者、为文者,都应该言行一致,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为社会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作者单位:解放军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