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网者张研农
付 珊
张研农在会议上讲话时的情景
2014年4月30日,人民日报社宣布中央决定,张研农因年龄原因,不再担任人民日报社长。
自1996年起,张研农在人民日报社任职已将近20年,是报社里的老前辈。如今,66岁的张研农早已过了退休的年纪。
但年纪大对张研农来说,并不是问题。
2008年,年过六旬的张研农接任人民日报社长一职。这几年,他深谙互联网的力量,听从年轻人建议开通人民日报微博,为传统老报注入了年轻活力。
张研农的创新举措获得瞩目的成绩。于2012年7月开通的人民日报微博目前已经拥有1954万粉丝。根据2013年新浪媒体微博报告,人民日报微博名列十大报纸微博榜首。
尊重年轻人意见
2012年4月26日,张研农走进复旦大学,为学子做演讲。
面对台下年轻的学生,张研农说:“我们知道,现在的年轻人,是在宽松、多元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网络恐怕是你们的生存方式,你们不太看报,看报恐怕也不看人民日报。因为你们对人民日报可能有一种印象,就是它很刻板。”
张研农举了个例子说:“几年前,我们报社一个年轻编辑在网络论坛发帖征集报道线索,结果却被很多网友跟帖嘲笑、挖苦,让他‘很受伤’。”
张研农意识到,年轻一代不看人民日报,同时还抱着根深蒂固的偏见,再加上互联网的碎片化传播,更加导致人民日报的声誉受损。
在复旦演讲时,张研农提到报社国际部一位年轻编辑写的报告。该报告分析了人民日报一篇国际评论的网络反响。这位编辑发现,在环球网的全文转载下,77%的读者支持这篇文章的观点;而新浪微博一个知名账户以140字将该文编辑转载,打乱了说理逻辑,没有纳入关键语句,网友的反映就截然不同,55.4%的持否定态度,跟帖半数是发泄不满,甚至有很多不理性、不文明的言论。
这位年轻编辑便提出,不能把微博这个阵地拱手他让,要主动出击,建立本报官方微博,推介优质作品。
张研农尊重年轻人的想法,认为这位编辑言之有理,便把报告印成编委成员阅件,并开编委会专门进行讨论。在会议上,老报人张研农就决定准备推出人民日报官方微博。
一个年轻编辑的建议,带来一次传统媒体和自媒体的握手。在张研农看来,这也源于人民日报人在新媒体格局中强烈的“危机意识”。
一次社内编辑记者培训,有一场讨论同样对张研农触动很大。张研农回忆说:“也是一位年轻编辑说,人民日报现在的发行量是280多万份,这个数字看起来很多,但是相对而言仍较少。他举出了我们的‘对手’:‘微博女王’姚晨,粉丝1955万,这意味着,她每一次发言的受众,即便不算微博“转发”后的间接传播,比人民日报发行量多出近7倍。”
老报人做新媒体
2012年7月28日是伦敦奥运会开幕之日,人民日报微博原定于7月27日借奥运东风上线。
然而,上线计划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不期然改变。
7月21日晚11点多,社长张研农给新闻协调部主任曹焕荣打去电话:“北京正在发生几十年一遇的洪水,需要媒体提供更多的信息,微博能不能这个时候开出来?”
张研农接着发短信明确要求:“开始一定要体现亲和力和感染力。”
但在当时,微博团队里的人员并未完全到位,甚至账号还没有申请。
当天凌晨,人马被紧急召回办公室,即刻完成注册、认证手续后,在人民网、新浪网同步发出了第一条微博:“北京暴雨,整夜无眠。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与大家共同守望。为每一位尚未平安到家的人祈福,向每一位仍然奋战在救援一线的人致敬!北京,加油!”
这是7月22日,凌晨4点58分。人民日报微博在两大微博平台正式上线。初一登场,便引来不少关注,其中不乏观望、冷眼,骂声居多。
10点37分,人民日报微博发出第一条评论:“一场大雨,检验出城市的脆弱一面,北京如此,其他城市的情况可想而知。没有一流的下水道,就没有一流的城市。基础设施薄弱是城市建设的通病,这场暴雨再次为我们敲响警钟:在注重城市华丽外表的同时,更要关注一个城市的内在品质。”
这条微博被转发了3万多次。有网友评论,它是“史上最牛×的微博”。
7月26日晚间,人民日报微博首发“77人遇难”的消息,北京暴雨死亡数字终于“脱敏”。网友们意识到,对于微博,“人民日报好像是玩真的”,开始带着期待的目光,注视着这个中共中央机关报在新媒体上的一举一动。
7月28日零时,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出了自7月22日上线以来的第142条微博。
“过去7天,一场暴雨让我们感到生命的无常与重量,也看到周遭的种种不足与缺陷,同样铭记于心的,是灾难中爱的赠与和传递,是对责任的坚守和护卫。想起最近很流行的一段话: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
仅仅两天,这条微博就获得了15000多条的评论与7.3万次以上的转发。
在开通的第一个星期里,人民日报微博以180多条的微博,收获了15万多粉丝以及网友们持续的热议,语言风格清新与贴近民生成为众多议论中频频提及的词汇。
人民网舆情分析师@摘星手010在其微博上写道:“中国新闻史当记住2012年7月21日北京暴雨之夜,@人民日报连夜登场,带动几乎所有中央级媒体和地方党报前进到微博舆论场域,与24万家政务微博一道,诠释政府主张,回应民意关切。
“早产四天”的人民日报微博,至今活得很好。
根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官方微博,目前人民日报“微博粉丝在新浪近2000万,全网近4000万粉丝,是纸媒订户十多倍。”
@摘星手010进一步用数字来说明:“比粉丝更重要的是转评数。@人民日报每条微博平均转发3108次。比转评数更有说服力的,是被@的次数,@人民日报已被@4000多万次,说明网民有事有话要找党报,党报对网民的粘合度超乎预料。”
这是张研农听从年轻人的意见,施创新之举所带来的成果。
张研农曾说,在互联网时代,主流媒体若想位居主流,就得做互联网纷乱信息的过滤器,做网络偏激情绪的缓释剂,做国民心态的压舱石。这是主流媒体应尽的责任,应有的气度。
张研农在《传统主流媒体进军新兴媒体》一文里写道,对待网民,应当放下身段,平等交流,不当“教师爷”,也不当“愤青”,不做“怨妇”;对待不同声音,要 “友好不讨好,亲和不迎合,对话不对抗”,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努力占领道义的制高点、价值观的制高点,努力体现思想的穿透力、表达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在他看来,办报和为人处世互通,都需一份社会责任、社会关怀,都要有一种大家气象、大家风范。
这些,都是张研农在新媒体时代,对传统媒体提出的要求。
“任仲平”的故事
在人民日报社,张研农除了社长之外,还有另一个职位——“任仲平”项目组组长。
“任仲平”,其实是是人民日报重要评论的谐音缩写。1993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在一版发表了《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届三中全会》,全文4600字。这是人民日报第一次以“人民日报重要评论”的谐音“任仲平”为名刊发评论。
张研农不仅是“任仲平”项目组组长,也是很多“任仲平”文章的主创者。2002年以来,张研农从人民日报分管理论的副总编,到总编辑直至社长,官职换了好几个,但“任仲平项目组长”这一职务始终没变。
人民日报社编委委员卢新宁曾评论认为,也许正因为这种连贯性,造就了这个品牌,形成了“任仲平”创作机制。
卢新宁曾介绍,张研农将“任仲平”的发展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93年到2003年5月,这是初成风格阶段。小组每年出产一到两篇。在选题上,则偏重理论时政的大主题,宏观的理论性题目比较多。这个阶段10年之内,一共写了20篇,平均一年两篇。
第二个阶段从2003年至今。“任仲平”创作进入了有规模、有机制、有影响的阶段。
2003年5月22日,胡锦涛曾对任仲平文章《筑起我们新的长城——论抗击非典的伟大精神》作出批示:“这篇文章观点鲜明,论述透彻,文字清新。体现了《人民日报》在政论方面的优势。望再接再厉,让‘任仲平’这一优势‘品牌’发挥更大的作用。”
这篇“任仲平”文章的作者正是张研农,并获得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任仲平”作为人民日报的重点评论,有的是在几天内高效写作而成,而有的从写作到见报,要经过长达两年的时间。
例如2007年4月5日刊登在人民日报头版的文章《走好全国一盘棋》就是“任仲平”的一个长线题目。
卢新宁曾讲述“任仲平”项目组完成这个题目的过程。卢新宁说,在写作之前,项目组成员们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例如“一些地方为什么有如此之多的港口之争、机场之争、产业结构之争?为什么在行政区的边界重门深锁、画地为牢?为什么在招商引资中恶性竞争?”
在两年时间里,“任仲平”项目组成员几乎将有关文件和书籍搜罗殆尽,分头找了十几位专家求教,开了 3次研讨会,形成的第一稿长达4万多字。
令项目组成员意想不到的是,当时担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的张研农读完初稿后,手写书面意见长达五页,并给出了详尽、具体的修改方案。此后,张研农和时任副总编辑米博华带领评论部主任、副主任一行10人,利用周末,对这篇评论打磨了整整两天,以至于能够对其中的一些段落如数家珍。
从2005年起至今,“任仲平”文章共获6次中国新闻奖的特等或一等奖,张研农都以“编辑”这个把关人的身份,同时出现在获奖名单中。
(作者为媒体研究人员)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