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业务参考首页 >> 特约专稿 >> 新闻之“惑”
新闻之“惑”
2014年07月  作者:黄 晴  来源:新闻业务参考  浏览次数:150    责任编辑:xwywck

 

新闻之“惑”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人民日报国际部原主任   黄   晴

  日前,报社老同事刘国昌忽然来电话,让写一点关于国际新闻报道方面的个人体会。我退休已近6年,属于“不知有汉,何论魏晋”的桃花源中人了,对此深感困惑。但老刘态度强硬,以绑架姿态强令要写,拗不过他,只好勉为其难。

  当年,有报刊要鲁迅为《青年必读书》专栏供稿,鲁迅的第一回答是:“从来没有留心过,所以现在说不出。”这大约是此类文章作者的普遍性困惑。

  新闻工作,在国际上一般定义为一种“职业”(PROFESSIONAL),而不是“学术”(ACADEMIC)。新闻学或传媒研究或有博士学位,新闻职业,有个硕士学位就了不起了。新闻工作,说得高,是“无冕之王”说得低,如在香港,常称记者为“跑街的”。总的来说,记者是个文字工作者,但依附于一个媒体,一个流水线式的生产流程,而“文青”、“文老”们更近似个体自由职业者。但他们作为文字工作者,有共同性,如沈从文所说:你能翻一个筋斗,就能翻99个筋斗。码字和垒砖一样,是个需要重复的技术活儿。当然,既然是干活,就有干活的高下之分,漂亮不漂亮之分。但要说其中有什么诀窍,却也如佛家机锋:说不得,一说便俗。新闻这个活,有某些定式,但活怎样干好,却是一个实践中自我体味的事。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个说法在新闻工作中也是有效的。

  记得还在上班的时候,曾在人民网上和网友进行过一次交流,当时曾说过如下的话:“在报道国际新闻这个问题上,国际部和人民日报社其他部门一样,恐怕最基本的原则都是要尊重事实。当然,人民日报国际部的记者在国外工作有一个特点,就是他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一些当地的媒体或者是世界上的西方主流媒体的影响,这些媒体在信息源上和采访能力上占有优势。”

  这是一个简单化的即时问答。事实上,尊重事实和实事求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容易。央视做过一个专题采访:一个老太太倒地,三个小孩将其扶起,老太太又说三个小孩玩时将其撞倒。记者详尽采访了当事双方及有关目击者,总算还原了真相。这么一件小事,还原真相还这么难。现今的一些街头纠纷,如无监控镜头的铁证,时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窘境,扯不清的皮。如果再有利益纠葛、价值取向、群体认同等因素介入,是非和真相往往就被先验的决定了。

  又如,当前发生的茂名PX项目纠纷,一位网民一再将百度PX词条中的“低毒”改为“剧毒”,清华学子为捍卫科学,又多次改回。这一事件说明,人往往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实。当今的网络,是一个自由叙事的大平台,各种意识形态忽悠很多,各种杜撰性叙事也很多,保持清醒和理性,不容易。记者在进行报道时,剔除主观和先验的倾向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对于新闻工作,我不大认同“无冕之王”的说法,因为这种说法容易让人虚妄,让人自以为是乃至煞有介事。我也不认同“跑街的”的港式贬词,因为任何职业都有其职业尊严,有其职业要求的道德规范。如果你想运用这一职业谋不当之利,坑蒙拐骗、敲诈勒索,你就应当被清除出这一职业。如果你从事新闻工作,须有一种谦虚谨慎的人生态度,因为话语也是权力,生人杀人,如历史上的周璇事件所示,报道权和任何权力一样,只有谨慎运用,才能减轻其可能的负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