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报道勿“用力过猛”
毛传来
客观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媒体在进行负面报道时,都会小心翼翼,担心失实带来严重后果,却较少考虑到正面新闻“用力过猛”也可能会产生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当下的微博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随时可以发表自己的价值判断,正面报道如果“用力过猛”,其负面效应可能被放大,甚至导致媒体公信力受到质疑和挑战。长此以往,正面新闻的宣传与激励作用不但没有实现,反而让读者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不利于新闻事业发展。
【症状】
光环耀眼 可信度低
概括如今正面宣传“用力过猛”的症状,最典型的主要有两方面:
1、先进典型有违人情常理。在我们的日常报道中,一些先进典型,经过人为拔高的光环处理,“高大全”得让人不敢相信,很多读者看了新闻后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真的吗?其实,一些典型人物经过媒体“用力过猛”的包装后,不但跟现实生活中的群众有了距离,甚至自己也产生一种“面目全非”的感觉。这样的典型,在微博传播中,其不可信的一面就会被放大,从而影响整个人物典型的可信度和宣传效果。其实,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先进典型和英雄人物必定也具有人的基本情感。
为了实现有效的报道效果,在宣传先进典型时,媒体必须处理好事迹提炼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让读者从真实而又感人的事迹中感到可信可学,这样才能突破典型宣传“有强势而无强效,有声响却无反响”的尴尬瓶颈。
2、成就报道夸大其词。有些成就报道中,记者抓住只言片语或者部分事实大做文章,不仅夸大其词,而且只及一点,不及其余。例如,在一些“用力过猛”的新闻稿中,常会见到“全国首例”、“全国率先”、“全球首创”、“填补空白”等字样。
“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发生后,再回看过去8年间,媒体对铁道部一路高歌猛进似的报道,似乎过于尴尬。除了有关部门的极端功利主义在作怪,媒体是否也要扪心自问一个简单的问题:有没有做到客观报道?而在微博上,事故发生后,以往对“高铁狂热”提出质疑的为数不多的报道被广泛转载,这些当初显得那么不识时务的微弱声音,如今却广受称赞。冷静客观的报道,虽然当时远不如那些“用力过猛”的赞歌引人注目、受人欢迎,但是却更经得起考验。
【对策】
扎实采访 客观报道
如何防止正面报道“用力过猛”,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1、辩证思维,客观立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要用好辩证法,全方位多角度考虑问题,不可一刀切,搞两极化、简单化。央视《面对面》关于任长霞的片子中,主持人问:“任长霞到底怎么样?”郑州市公安局局长这样回答:“我说长霞应该是女同志当中比较出类拔萃的,但在公安局长当中应该是中上游,不是最好的。”此片编导突破了传统的典型报道不写缺点、弱点的老框框,不但没有损害任长霞的形象,反而使人感到更真实可信,缩短了受众和先进人物的距离,增加了可信度。
2、深入采访,做足功课。一些记者在采访时,就很容易犯“盲人摸象”式的错误,抓到一点就认为是全部。采访不深入,写稿时就容易说过头话;更有甚者为了制造轰动效应,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在正面报道中过于夸张,甚至添油加醋。但也不排除有的采访对象为了达到宣传自己的目的,有意自我包装、自我拔高,而记者又难以在较短时间内把握事实的真实面貌,从而造成“用力过猛”。根治这些问题,必须做到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杜绝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式的采访。只有深入采访,才会了解真相,采访对象也才肯说实话、道实情。越逼近真相,越应小心谨慎,报道才不至于“用力过猛”。
3、言辞客观,留有余地。在新闻写作中,一些记者常常把局部真实和整体真实、眼前真实和长远真实混为一谈。一些媒体在宣扬成就时,喜欢用一些极致的形容词,比如“空前绝后”、“无与伦比”等,这最容易导致“用力过猛”。社会不断发展,纪录会被刷新,成就会被超越。新闻报道中,要尽量避免一些“用力过猛”的词汇,只说七分话,留得三分待来年。比如,中央刚发出建设新农村的号召,工作刚开始部署,一些地方报纸马上就刊登“我省(市)新农村建设成果显著”之类的报道;创先争优活动刚开始,一些地方的报纸就宣传自己在活动中取得辉煌的成绩。如此“立竿见影”的报道,不仅违反新闻规律,更违反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4、多讲故事,少下结论。事实永远比道理更有说服力。新闻贵在用事实说话。只要把事实讲清楚,受众自然有自己的判断,不需要媒体把自己的价值判断强加给他们。有网友曾在微博上这样嘲讽一些新闻报道:“……进展没有不顺利的,完成没有不圆满的,成就没有不巨大的,工作没有不扎实的,效率没有不显著的,群众没有不满意的……看过没有不烦的。”其实,进展顺利不顺利,把进展进行得怎么样说清楚就行了;完成情况怎么样,把完成到什么程度告诉读者就可以了;至于群众满意不满意,群众心里自然有自己的一本账,不需要别人告诉他。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