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业务参考首页 >> 新闻业务参考 >> 时评如何做到接近性?
时评如何做到接近性?
2014年07月  作者:肖和平  来源:新闻业务参考  浏览次数:117    责任编辑:xwywck

 

时评如何做到接近性?

肖和平

  在新闻学理论中,接近性是衡量一个事件的新闻价值大小的重要标准,它包括地理上、心理上和利益上等方面的接近性。接近的因素越强,受众的接受意愿就越大。时评内容的本土化,也正是对这种接近性的追求。

  具体说来,对于时评内容方面的本土化处理,有两种方式:一是多采用本地新闻题材;二是对全国性新闻做“落地”处理。

  相对于更为宽泛的全国性新闻,受众对于与自己地理位置相近、与自己利益密切相关的“身边”话题更感兴趣。因此,多采用本地新闻题材可成为避免跟风全国热点新闻而另辟蹊径的一种方式。长沙晚报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在每天大量浏览各地热点新闻的同时,十分关注本地的热点新闻,尤其期待本报新闻报题中有适合时评的题材。尽管时评“异地监督”相对容易,有人戏称为“朝天骂”;而“本土化”时评受一些因素掣肘,话语空间的宽松度相对欠缺,但如果分寸、角度拿捏得当,客观善意、情理交融且有建设性,即使有些敏感的话题,也不是不能做评。毕竟,读者更关心本地新闻,对身边事更感兴趣。

  为此,长沙晚报坚持时评头条自采自写,并针对本土新闻题材发声。例如2013年4月3日的时评版,包括漫画在内一共发了6篇稿子,其中就有5篇是本土题材。这5篇当中有2篇是长沙题材,3篇是省内市外题材,很好地体现了“立足省会,辐射周边”的本土化定位。其中《是谁让公园改公姓私?》一文,谴责了长沙烈士公园内一些摊贩利用与管理人员的裙带关系在园区摆摊设点,严重影响公园正常秩序和市民休闲娱乐的行为,并且以点及面,层层追问此类潜规则对于社会秩序的破坏作用。该时评见报后,在长沙市民和社会舆论中取得了良好反响。

  此外,对于全国性新闻题材,其实也可以做灵活处理,即让其“落地”。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下中国,许多社会公共事件的发生既有其区域个性,也与全国各地情况存在着共性。新闻时评若能把一些外地发生的大事结合本地老百姓的身边事进行评论,同样能使受众感觉与自己的利益密切相关,引起主要诉求人群和本地读者的强烈共鸣。

  (作者为长沙晚报社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