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记说事首页 >> 新闻业务参考 >> 说说报道组的年轻人
说说报道组的年轻人
2014年07月  作者:邓 凯  来源:新闻业务参考  浏览次数:86    责任编辑:xwywck

 

说说报道组的年轻人

邓  凯

  今年两会报道,光明日报编委会决定将人大报道组与政协报道组合并为两会报道组,这是对延续十几年的两组分治模式进行的大动作。春节前,国内政治部薛冬主任对我说:“编委会决定让你负责两会报道组。”听完我有些发懵,准确地说是有些忐忑——让一个从没上过会的人领着几十号人搞报道,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吗?

  先做两件事

  压力归压力,活儿还是要干的。怎么办?老祖宗不是说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吗?赶紧做好准备工作吧。我采取了最笨的办法,先是通读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把习近平总书记自提出“中国梦”以来的重要讲话熟悉一遍。这样,国家大政方针基本了然于心,两会报道总基调也把住了脉。大局把握了,路径清晰了,心里的一块石头放下了,变成第一块铺路石。

  紧接着,我用一个礼拜的午休时间,研究了本报和兄弟报纸近年来的两会报道。我需要找到本报与兄弟报纸的比较优势,真正做到知己知彼,在常规报道之外,突出本报与众不同的地方。通过对比,我们在设计方案时更加注重如何在进行程式化报道的同时,尽可能地突出光明日报的教科文卫理特色和高端的知识品格。

  做完这两件事,心里稍稍有了底。设计具体选题也很顺畅。事实证明,两会期间的采访,基本上围绕报道手册上预先设计的选题,有条不紊地进行。

  招兵买马,组织队伍

  旗子打出来了,赶紧招兵买马吧。编委会大力支持,各部门主任纷纷把精兵强将派出来,美其名曰“放在两会的熔炉里炼一炼”。报道组以年轻人为主,平均年龄可能在二十七八岁,据说是光明日报史上最年轻的报道团队。不少人第一次上会,完全没有经验。说实话,会前我非常担心,担心这些初次上会的年轻人,刚找到感觉,大会就要闭幕了。

  如何让新同学尽快进入状态?我们在上会前开了一个经验交流会,请上过会的记者,教教初次上会的年轻人,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要采访的代表委员,如何让代表委员开口,开口之后如何获取需要的内容,在采写一篇重要稿件时如何整合资源、合理调配,以及各种注意事项,等等。大家畅所欲言,气氛热烈,不论对新同志还是老同志,帮助很大。其实,偷偷告诉你,受益最大的,是我。

  “战斗”打响了。我对初次上会记者的担心渐渐被惊喜所取代。他们在老记者的带领下,表现得生龙活虎。一篇篇精彩的报道掷了过来,经过编辑组悉心打磨,再由总编室或特刊组精美包装,很快,新鲜的美味出炉了。

  报道组整个两会期间没有开一次会。我们主要通过微信来联系。大家高度团结,通力协作。常常是一个选题通过微信发布出来,统稿的人振臂一呼,前来“献宝”的人一大片,把自己采访到的素材奉献出来。大家不计名利,提供素材的时候往前冲,报道署名的时候都往后躲,都觉得自己作的贡献分量不够。

  我们的年轻人很能吃苦。因为报社的车辆有限,有些记者负责采访的驻地很远,常常是坐地铁去。好不容易采访到代表委员,到饭点儿的时候,代表委员去吃饭了,我们的记者没有地方吃饭,就饿着肚子守在餐厅门口,等代表委员吃完了,截住他们接着采访。每天晚上,他们回到报社,虽然一身疲惫,但都会微笑着跟我说:“任务完成”,没有一个人跟我诉说他们吃过的苦。他们因为自己写出了精彩报道而倍感幸福,但我知道,每一个幸福面孔的背后,都有一个咬紧牙关的灵魂。

  在庸常的生活中,这些年轻人与其他人别无二致。但在两会这个平台上,他们一下子熠熠生辉。正如种子,放到锅里会成为食物,放到土里,就会生根发芽,就会郁郁葱葱。何东平总编辑在评价这些年轻人时用了一个词:后生可畏。

  从去年春天起,我和另外两位同事着手撰写光明日报创刊65周年电视文献纪录片解说词。这张孕育在西柏坡的报纸,曾经创造了无数的辉煌。这些辉煌的背后,都有一个主体——光明人。很多光明人走进了历史,但辉煌永镌在光明的史册上。当我看着报道组那一张张年轻的面孔,突然想起了那一句题词:团结起来,光明在望。

  (作者为光明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