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受到数字影像技术和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冲击,近一时期来,我国不少摄影记者对自己从事的专业前景和行业发展产生了迷茫。甚至有言,“专业摄影记者将面临失业、新闻摄影即将消亡”等等。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第5、6届)副主席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工人日报》摄影部主任、高级记者于文国先生。他就有关话题谈了看法———
时代,倒逼摄影记者更加专业化
本刊记者 徐鹏飞
《新闻业务参考》:于老师您好!近一时期,在我国新闻摄影界听到一些说法,比如:“摄影记者将面临失业”、“新闻摄影即将消亡”等等,您作为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主管学术研究的副主席怎么看待这些说法?
于文国:我认为,业界出现这样一些说法,甚至是“恐慌”并不奇怪,因为有一定的社会背景。近几年,随着全民摄影时代、全媒体时代和高清视频截图现象的出现,作为以生产静态照片为职业的摄影记者确实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挤压。至少,传统概念里的专业群体被迫“瘦身”已是不争的事实。
全民摄影最直接的结果就是面对一个新闻事件、尤其是被公众广泛关注的突发新闻事件时,新闻现场再也不愁没有影像记录了。网络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全媒体社会的形成颠覆了大众传媒对于现场新闻照片的供求格局。高清摄像截图照片被广泛的应用也大幅拓宽了对传媒的供稿渠道,进而对静态摄影形成了巨大冲击。面对着庞大的“全民摄影+高清摄像截图”时代,面对纸媒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自媒体版图的重新划分、渠道的重新确定等,传统工作语境里的摄影记者即便是再敬业、再快捷,也很难继续保持昔日在各自媒体的空间占有度。
事实上,近几年广大传媒运行的基本事实也证明,编辑部在事件性新闻,尤其是突发类新闻事件报道中,对专职摄影记者的依赖度已经明显减弱,而且,趋势日趋明显 …… 所以说,基于以上社会大背景,许多新闻摄影人,尤其是专职摄影记者存在各种各样的疑惑,甚至是迷茫都是正常的。
但是,新闻摄影作为一项事业,摄影记者作为一个职业,因此就推断它“即将死亡”、“面临失业”,至少,我还得不出这样的结论。
《新闻业务参考》:既然您不同意这样的结论,那么,能给我们分享一下理由吗?
于文国:我们不妨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讨论。
首先,从专业角度来讲。
一个阶段以来我注意到,在众多的说法中,同行们的担心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随着视频截图数量的增加,摄像记者能否取代摄影记者的问题。
二是,随着资源共享机制的完善,全民摄影能否取代本媒记者的问题。
关于摄像记者与摄影记者:其实,只要仔细分析高清视频与静态照片二者的特性及其各自的长短之处便不难得出结论。
几年前,曾有西方学者指出,(大致意思)未来,在新闻传播领域里,高清视频截图可能成为视觉新闻的传播主力,也就是说,摄像记者将对摄影记者的职业生存形成压力。当时,我也曾是这一学说的关注者,甚至是传播者。但是,当我实际拿起高清摄像机去拍摄时才发现,在追求有专业水准的拍摄中,静态照片摄影师与视频摄像师在取景角度等方面的操作有着很大的不同。比方说,拍摄视频时摄像师为了保证视频播放时的效果,需要充分考虑影像收看的稳定性、推拉摇摄的连贯性、事件发展的过程性等等。而静态摄影中照相机的位置就灵活得多,它只需对一个或者数个瞬间画面去构图、用光以及调整照相机的快门、速度、色温等。照相机常常是在移动幅度比较大的状况下进行拍摄。
另外,二者的阅读方式、传播载体也有很大的差别。
所以,从技术操作角度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追求高品质的专业领域里,摄像记者不会成为静态照片的主要生产者。高清视频截图尽管可以丰富新闻摄影的供稿渠道,提供一般性或者特殊场合下的传播需求,但是,那只是新闻传播的补充手段。
关于全民摄影与专业记者:这个问题我想多说几句。
全民摄影时代,摄影器材的数字化、小型化、平民化,使人人都能拍照片。彻底打破了过去职业摄影记者因持有专业拍摄器材和暗房冲洗设备而对新闻摄影的垄断,这是毫无疑问的。我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开始学习摄影时,一个特大型国有企业才设一个专职摄影师的岗位。那时,把照片拍的清楚、曝光准确就是对摄影师很好的褒奖。如今,已经今非昔比,当年的“专业”标准已经变成了“业余”水平,甚至,过去那些能够拍出优秀作品的技法也再无难度可言。所以,摄影记者必须有更高的专业水平,系统掌握生产静态照片的视觉规律和发表作品的传播规律,以寻求专业与业余之间的不可替代性。这也是时代倒逼着摄影记者无可选择的必须走更加专业化的道路。
诚然,人人会拍,不等于人人专业,同是专职不等于都够专业,更不等于人人都能拍出代表各自编辑部观点的好照片。在多年的新闻实践中、为了寻求新闻照片的视觉突破和精致耐读,广大报人也早已深深地认识到,专业与业余之间从来就不是一种相互取代的关系。
这里需要提到“一般记录”和“深度采撷”两个概念。也就是说,在同一个新闻事件的摄影采访中,拍摄者的专业素质不同、思想深度不同,对新闻事件的认识、观点、理解不同,其对新闻瞬间的选择也不同,最终对新闻的传播效果也不同。这样的案例很多很多,这里我试举三例:
比如说,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两人的这次握手,是时隔60年两党最高领导人的历史性握手。当时,在场的摄影记者上百人,采访中,多数摄影记者只是拍摄发表了胡连握手的简单合影,这样的常规合影虽然也有新闻价值,但是,影像的动感、趣味、细节等都显平淡,事后发现,中国青年报、北京晚报、路透社的摄影记者却拍摄并发表了以“两党一小步 民族一大步”为视觉主题的新闻摄影作品(见封底图:《两党一小步?民族一大步》—— 2005年4月29日15时06分,胡锦涛和连战的手握在了一起,这是60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最高领导人的第一次会见。连战率团访问大陆,引起了全世界和海内外华人的极大关注。贺延光摄)。很显然,后者对受众的专业征服力要大得多。
再比如,工人日报2013年3月6日八版见报的通栏大照片《同心共筑中国梦》。当时的“两会”主席台上,主持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式的吴邦国同志宣布开幕式结束后,北京人民大会堂二楼的近千名摄影记者多数已经停止了拍摄,准备撤离会场,但是,就在此时,科技日报、海南日报和工人日报的摄影记者,却用散点构图把“胡锦涛与习近平、温家宝与李克强”4位领导人分别“交谈”与“握手”的内容拍摄在了一个画面内,形成了一幅新老领导人“交接”式的视觉内容(见封底图:《同心共铸中国梦》—— 2013年3月5日全国人大开幕式后,胡锦涛、习近平、温家宝、李克强同志在大会主席台上。于文国摄)。事实上,像这种在即将换届前夕的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特定人物、特定心情的特定动作与特定内涵,开幕式之后就不会再有了。而出现新老两届领导人“交接”式的形体语言前后也就1秒多钟,摄影记者一旦抓住了也就凝聚了历史,进而向受众传递出更多的暗示和解读。见报后的事实也证明这幅照片在第二天的读者中被迅速传看。
再比如,2012年8月3日,我受邀在上海闸北区拍摄。最初的出发点是为一群中老年女性模特拍合影。为了展现自己的风姿,这些上海的“资深美女”一个个都是身着鲜亮的旗袍,浓妆艳抹。我查看了周围的环境后,发现街边的墙上有一幅展现上海新外滩的大幅照片。于是,就建议模特们以大照片为背景合影,以突出上海风情。然而,如果是仅仅这样,这张照片就只是一张简单的合影,当然,也可以说是一张比较好看的合影。可是,一切准备就绪,在开始拍摄的过程中,我发现,在气势宏伟的“东方明珠”与衣着光鲜的“上海美女”前方,是一条残破的马路和一根突兀在路边的电线杆。于是,我将镜头一拉,把上述元素全部收入画面中,从而,形成了另一种视觉效果。就在此时,一位骑着自行车的女民工突然闯进了拍摄现场。在场的数位举着照相机和手机拍照的市民都大声呼喊着,让女民工赶紧离开。但是,我在这时连续动快门,将女民工的身影定格在了画面之中。这样,一张蕴含着浓烈的视觉对比、更多信息含量的新闻纪实照片,《上海滩的女人们》在偶然和意外之中诞生(见封底图:上海滩的女人们…… —— 2012年7月31日16时,上海闸北区丝绸公司的模特队正在合影,一位骑车的农民工闯进了画面。于文国摄)。
我认为,类似于以上这些静态照片,不仅能够抓住眼球,而且还能留住眼球,不仅能够让受众看到第一层面的信息,而且还能传递出第二层面乃至第三层面的信息。而这种带有“瞬间研读张力以及思想空间”的新闻照片,在新闻传播中又恰恰是静态照片和纸媒的优势。
另外,全媒体时代,公共媒体与自媒体混杂,社会舆论多元。但是,公共媒体作为社会主流舆论的传播者和社会情绪的调控者就必然需要一些熟悉行业、视野开阔、专业精良的专业人才。以工人日报为例,它作为一张全国性的政治类综合大报,必然需要有一些真正熟悉“职工、企业、工会”、关注全国大局、掌握中央精神、了解群众疾苦,并且能够进一步把这些信息的积累、观点的整合、大局的思考通过对新闻细节的抓取转换成新闻照片的摄影记者。
因此说,只要主流媒体继续存在,作为为社会提供公共新闻信息服务的专业摄影记者职业就不可能会消失。
《新闻业务参考》:以上,您从专业角度论证的这些内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那么,您前面所提到的第二个方面是什么?
于文国:第二个方面,从历史经验来看。
广播和电视。记得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电视机迅速普及,当时盛行一种看法,“电视将会取代广播”或者说“广播将逐步消亡”,因为电视在新闻信息的传播中相对于广播有太多的优势,当时作为在读新闻系专业的学生,我对此也深信不疑。但是,数年之后,广播不但没有死亡,而且,还在逐渐的扩展自己的“地盘”。比方说,现在的汽车社会,生活节奏快捷,绝大多数上班族就是在开车上下班的路上收听广播而了解新闻的。
电视剧与电影院。大致是相同的经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随着高清大屏电视机走进千家万户,电视剧数量的大幅增加,电影院曾经一度“门庭冷落车马稀”。但是,近几年,作为高品位的视觉文化消费,电影院又开始火爆了,而且前往消费的市民越来越多。历史证明,电影事业仍然具有旺盛的活力。
全民唱歌与专业歌手。我们所处的时代不仅仅是一个全民摄影时代,而且还是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无需多言,在整个社会的大舞台上专业歌手的功能也无法替代。
……
类似的历史经验还有很多,这里无需一一列举。
《新闻业务参考》:的确是像您说的一样,全民摄影时代,全媒体时代,高清视频摄像技术的普及,这三个时代背景下,新闻摄影确实面临着自诞生以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但是,新闻照片也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职能。新闻摄影可以与高清摄像共存,静态照片可以与动态视频互补;新闻摄影还可以与其它流派的纪实摄影共同完成向社会传递信息,引发思考的职能。而未来的摄影记者如果不断的精炼技术,积累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同样也是不可替代的。
所以,“新闻摄影不但不会死,反而大有研究,大有可为!”
于文国:您说得好!事实上,在历史的长河中,一波又一波的技术浪潮都曾使许多行业受到过冲击,同时,任何一个行业都不可能一直处于恒定状态,都会有潮起潮落;都要在挑战中变化,变化中前进;都需要以专业带业余,以普及促提高;都会在一段时期的“膨胀后”,再把“水分”挤掉,最终形成螺旋式上升;最终达到整个事业的大发展,这是事物存在的正常规律,我们只有正确认识它,才具有真正安全感。同时,对于包括我自己在内的一线摄影记者们,或者说从事新闻摄影的专业群体,更应该秉持一种自信、理性、专业的态度,在有限的精力和空间中,科学把握“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尺度,任凭潮起潮落,以更坚定的职业理想、牢固的人文追求去面对未来的新挑战。
(作者为中国新闻培训网副总裁)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