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中信息传播影响力的建造
高 钢
高 钢
现在我国网民有6个亿,手机网民5个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上升至80% 左右,这些数字说明我们已进入数字时代。 它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与此同时我们也感受到它的震荡。
第一振荡性影响是网络上的工具力量正在变得强大起来。从中国社会的运行实践来看,我们看它起到的积极作用,至少能够呈现在五个方面,比如公众知情范围的扩大,公共参与权的增长,包括整个公共监督权力的实现,甚至公共协商,我们都能够看到在互联网平台上起到的重大推进。同时,今天影响信息传播模式改变的一个重要技术,已经日益清晰的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一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它拓展着信息传播的自由时空,使得人类之间的信息交流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得以实现;二是智能便携终端的发展,它提供了网络信息技术多元社会应用的平台;三是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云计算的发展。它正在极大推进人类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服务共享,在满足多元社会需求的同时提高着整个社会的运行效率。这种改变是深刻的,我们能够看到。在这样的一种社会运行当中,整个信息传播和人类社会的运行都在呈现出全新的态势。首先我们能够看到,个体信息传播平台开始普及,公民媒体时代到来。
第二振荡性影响也非常深刻。在这种新的传播结构当中,这就意味着今天任何一个区域行业乃至机构发生的具有公共振荡效应的事态,它的影响力瞬间就会超出区域和行业的范围,影响整个社会。
第三振荡性影响是信息传播的能量今天转化为社会变动的时间频率越来越短,影响效应越来越大。信息传播和社会变动这是完全不同的能量结构,在传统的社会运行方式当中,它们之间的能量互换,需要复杂的因果过度,需要的时间长度,今天瞬间完成,以致我们都很难察觉那条指变线位于什么时空方位。
另外,我们今天还要讲到完成一些重要理念的转型,有以下5个方面——
首先是从单一媒体向多元媒体的理念转型。网络信息技术今天正在改变着信息的采集、合成、传播和经营的各个环节的运行方式,把人类历史上不同媒体形态的独立演进过程统一为一个更加丰富、更加有序的过程。
第二是从提供信息到为提供服务转型。媒体的服务体系决定公司对媒体的依赖程度,需求决定市场。
第三是从机构传播到社会关联的理念转型。那种认为读者会自己找上门来消费所有提供内容的想法已经过时。再好的东西也要进行社会分发。
第四是从描述新闻到解读新闻的理念转型。
第五是从传媒市场向综合市场的理念转型。
恩格斯说过:“新闻记者的最大荣幸就在于他们能够目睹历史怎样形成。”当今中国的新闻工作者的荣幸不只于此,我们不仅目睹和感受着中国正在发生的伟大历史变迁,而且能够在这番历史变迁中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复兴与强盛注入我们的专业力量!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导)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