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业务参考首页 >> 编采技巧 >> 把消息写活之我见
把消息写活之我见
2014年05月  作者:杨玉辰  来源:新闻业务参考  浏览次数:0    责任编辑:xwywck

 

把消息写活之我见

杨玉辰

  在初学新闻写作的通讯员中,消息写作的死板是许多人难以突破的“瓶颈”,这样的新闻稿件尽管也下了一番采写功夫,只是难以得到编辑的青睐;就是偶尔被编成简讯侥幸发表,也难以在读者中产生共鸣和反响。这些稿件要么内容老套,将新闻埋藏在一大堆平庸的介绍中;要么形式僵化,诸如“三段式”“新华体”之类的写法仿佛成了一成不变的模式;要么语言沉闷,读起来味同嚼蜡,了无生趣。许多通讯员也想尝试着冲破这个死板和老套的羁绊,只是苦于找不到门道,纵有小改小革也往往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因此,把消息写活就成为当前初学写作者和广大通讯员十分关注和非解决不可的问题了。

  那么,消息怎样写才算“活”?消息写活的标准和原则是什么?根据我从事新闻采写多年的经验,活的消息起码要具备以下特征:

  一、悦目

  报纸主要是供人看的,当读者打开报纸时,只要用眼睛向版面一扫,就可对这块版和某篇新闻稿活不活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这除了编辑部编排上的技巧之外,更有作者写作上的技巧。比如,大块的不分段的“汉字方阵”,很容易给人以呆板、僵死的感觉;标题的虚、长、涩、空和过分的一本正经、缺乏幽默感和生活气息,都不能使读者产生悦目感,而只能使人产生“死”的印象。

  二、自然

  所谓自然,是指消息写得不勉强,不做作,而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有生活气息,有真情实感,符合多数人的欣赏习惯。然而在不少媒体上,读者经常发现有些消息写得缺乏自然流畅,一些作者为了迎合当前的“宣传动向”,不惜削足适履和不顾客观事实随意拔高,这种生拉硬扯和“穿靴戴帽”的消息,使人读后浑身不自在,当然也不会有人认为它是“活”的消息了。

  三、多变

  “活”往往是在“变”中实现的,有“变”才有“活”。这里的“变”,既包括内容上的新鲜、情节上的引人,也包括手法上的丰富、巧妙和不拘一格。有人习惯用一种笔法贯穿全文,那就难免“死”一些。而有的消息,在选材和表达上寻求变化,如文中适当掺有一些杂文味道或散文色彩,甚至多种文学手法并用,且用得恰到好处,那就使消息变得生动活泼了。

  四、出新

  其实,“活”就是一种“新”。本来作者是有一番有创意的构思、结构或手法的,可如果对这些手段我用你用他用,久而久之,新鲜感也就没有了,反而会给人以陈旧、老套之感。所以,只要时刻注意锐意创新,其消息之“活”也便在其中了。

  那么,怎样才能实现上述要求,把消息写活呢?以下几种常见的方法,供初学写作者参考。

  方法一:力求使消息有故事性

  缺乏故事性的消息往往干巴枯燥,难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更难引起街谈巷议和广泛流传,还可能会为别有用心的人提供编造、扯谎之机。而有故事的消息则是很难被人钻空子的,纵然被人曲解或造谣了,它也往往会捉襟见肘、漏洞百出。小说为什么更容易被人记住和流传?大半是因为它有故事。写消息并不是写小说,况且有些消息本身就很单纯,没有那么多曲折引人的故事情节;但也有的消息,其中有矛盾,有细节,有高潮,有“意想不到”的转折变化,有戏剧性的故事情节,这就要求我们在采写过程中,善于抓住一些关键性情节,尽可能了解一些事件的来龙去脉、起承转合,这样写出的消息,不仅言之有物,而且环环相扣、风生水起、趣味横生,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平铺直叙中跳出来。纵观近年不少国外新闻作品和国内获奖消息,不少消息本身就是新闻故事,全篇或大部分篇幅讲述了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因此很有可读性。因此,我们在写消息前不妨先问问自己:此事有没有故事情节?能不能写成散文式消息或故事性消息(如新闻特写、新闻故事、小通讯式消息之类)?如能,那就比干干巴巴的消息活多了,也吸引人多了。

  方法二:尽量使消息有现场感

  有现场感的消息,不仅增强了消息的真实性和可信性,而且仿佛也把读者带到了现场,从而使读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这种富有现场感的新闻,文中往往都有“我”——即作者本人的身影,文中介绍的情况都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有的消息,文中虽无“我”字,而“我”实在其中)。这样写的好处是:一可以使作者放开手脚,更自由地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二可以同被采访者展开互动,直接对话;三可以排除读者心中对于新闻材料是否出自第二手、第三手材料的疑惑,从而增加新闻的可信性,也使读者有了亲切感。以上这三个方面,都可以起到增强新闻可读性的作用。

  方法三:尽可能选择生动的典型事例

  有人说写消息要拧干水分。如果这个“水分”指虚假而言,那是无可非议的;如果“水分”指主要事实以外的事例而言,那就大可商榷。写文章,倘若水分太多就没有浓度;但没有一点水分,又会失于干巴。而干巴的文章是没有可读性的。有些看似并不重要的典型事例,却有时会使文章产生许多的情趣和吸引力。例如,有位老记者曾在1979年的自卫反击作战中写过一篇消息叫《战后谅山》,记者在写这篇消息时,除了介绍宏观的战后场面之外,还交代了这样两个典型事例:一是写谅山市“街头巷尾到处堆放着越军丢下的武器弹药和各种食品,这些武器弹药食品大都是过去我国作为援助物资赠送给越南的”,二是写记者在阵地上“看到所有的日历都没有翻到2月28日”。第一个事例增强了新闻作品的戏剧性和由此揭示出的政治意义和讽刺意味;第二个事例则是对我军26日已把越军打得“丧魂落魄”的呼应和验证,极富现场感、真实感。两个乍看与主题无关的的事例,却不仅深化了主题,也增强了行文的活泼性或趣味性。

  方法四:要适当借助于文学的手法

  实践告诉我们,凡是消息写得活的记者或通讯员,往往都有点“文学细胞”。因为文学语言是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文学笔法也是最富有感染力的笔法。西方不少记者在采写消息时是作一篇散文来完成的,文中的对话、描写、比喻等俯拾皆是,也用的恰到好处。曾经有一篇报道灯会的消息,开头则运用文学描写的手法:“元宵之夜,在骊山及哦下的华清池畔,一只昂首顾盼的大虎灯,不时发出动人心魄的啸声,一位在孙儿搀扶下的老太太艰难地挤到跟前,乐哈哈地说:‘老几辈人还没见过这么大的虎灯呢!’临潼县在县城街道上,装饰了一盏千姿百态、万紫千红的花灯,成了盛况空前的虎年灯展。”这种散文式写法,比那种干干巴巴报道“临潼元宵节举办虎年灯展”的消息不是更能吸引读者吗?当然,运用文学手法时,一定要以事实为依据,过分渲染与夸大(新闻作品中赢得要慎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就极容易违背新闻真实性的基本规律,甚至走向反面——失实。

  方法五:要尽量多用短促有力的句式

  有些消息,不便于详细描述,而适合用最快的电报式消息公诸于众。比如,路透社当年在报道“肯尼迪遇刺丧命”时,消息是这样写的——

  总统与夫人同乘一辆车中,刺客发三弹,命中总统头部。

  总统被紧急送入医院,并经输血,但不久身死。

  官方消息说,总统下午一时逝世。

  副总统约翰逊将继任总统。

  全文利利索索几句话,且一句一行,全是节奏感极强的短句,十分醒目和有条理。这比那种拖泥带水的新闻不是更显得精炼、生动、活泼、好读吗?

  (作者为解放军报高级编辑、中宣部新闻阅评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