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记说事首页 >> 新闻业务参考 >> 李琴,不凡的新闻前辈
李琴,不凡的新闻前辈
2014年05月  作者:张继民  来源:新闻业务参考  浏览次数:397    责任编辑:xwywck

 

李琴,不凡的新闻前辈

张继民

李  琴

  2014年2月4日(正月初五),我发出一条刚在八宝山参加李琴同志追悼会的微信,题为“感恩李琴”,同时配发一幅她满头银发面带微笑的照片。

  李琴享年91岁。我提及“感恩”确有其因。她任新华社副总编辑时,我是她的部属——总编室秘书。我任秘书5年,欲去采访第一线当记者。为成全我的愿望,她不嫌麻烦,几经周折,直到把我送到记者岗位为止。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现《新闻业务参考》总编辑刘国昌先生看到这条微信,约我写稿。他说,李琴是老一代新闻人,早有耳闻,能否写篇回忆文章,让年轻人了解其风采。于是我遵命行文。

  铮铮硬骨不畏强势

  李琴原名赵希平,河南开封人,生于1923年9月28日。曾就读于北京辅仁大学英语系、西北大学英语系。之后在联合国救济总署任翻译。1947年末前往解放区北方大学学习,又转入军委总后勤部工作。1949年调入新华社对外部担任编辑、记者。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掌握更多语种利于工作,1961至1962年度的一段时间里,她到社外培训班学习法语。1967年1月至1972年8月,担任新华社对外部编辑、政治外事组组长。1972年9月至1976年担任新华社党的核心小组成员。

  我1975年重回新华社工作,正赶上李琴被批判打成“反革命分子”之际。与李琴一道受到如此“待遇”的,还有时任新华社负责人朱穆之、穆青,统称“朱穆李事件”。

  “四人帮”何以对“朱穆李”罗织罪名,恨之入骨?实则缘于“朱穆李”联名写材料呈送毛主席,揭发江青搞政治阴谋。

  1975年1月,根据毛主席意见,邓小平同志复出。由于周恩来总理重病,邓小平主持党政军日常工作。邓小平倾力抓生产,搞整顿,解放启用老干部,国内形势很快出现变化。与此同时,“四人帮”反对邓小平,反整顿,伺机夺权也暗流涌动。9月,农业学大寨会议在山西昔阳召开,江青先于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来到大寨大放厥词,说什么中央有人“架空晁盖”、“招降纳叛”、“重用贪官污吏”、“在北京他们整了老娘一个多月”等。这是明显煽动反对周总理、邓小平,含有险恶的政治动机。了解到这一情况,穆青提出应向毛主席反映。李琴借采访邓小平陪同毛主席会见外宾之际,口头向邓小平作了简要汇报。穆青提出应整理一份书面材料呈送毛主席,李琴同意,决定通过有毛主席联络员之称的外交部副部长王海容上交。李琴接到材料及其所附的由朱穆之、穆青签名呈报毛主席的信后,签上自己的名字,交王海容转呈毛主席。

  这充分显示了他们为了维护党和国家利益,硬骨铮铮不畏强势。

  深得中央领导同志信任

  在新闻业务上,最值得李琴同志为之自豪的,是她多年来直接采访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华国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政治外事活动。尼克松访华,李琴是中外媒体中唯一被批准参加采访的外事文字记者。政治外事采访头绪多,政治敏感性强,需要很强的临场应变能力。由于李琴严守纪律,事事谨慎,踏实认真,从没有出现过任何政治偏差。

  当记者的都知道,获得采访对象信任与尊重,不仅是莫大精神享受,更便于工作。李琴借着这一点,居然把邓小平请到新华社,由此成了新华社历史上重要一页。

  对此,李琴曾回顾说:“1978年10月12日上午11时许,没有事先通知,没有前呼后拥,小平同志考察宣武门西大街高层住宅楼建筑工地后乘车来到新华社。

  进门时,门卫由于没有得到通知,伸手示意不得进入。坐在小平车后排座位上的我连忙拉开咔啡色窗帘,争取门卫放行。几乎同时,小平同志拉了拉我的上衣,示意不要让人知道他坐在车内。幸好门卫认识我,顺利放行了。

  小平同志一行来到我社,只有两部车。一部车上坐的是小平同志和卫士长,另一部坐的是陪同小平考察住宅工地的北京市市长林乎加和中央警卫局的一名卫士。

  小平一行人来到今天的报刊楼(当年的办公大楼)门前下了车,径直乘电梯来到四层曾涛社长办公室。曾涛看到我推门引领小平同志进来,满脸惊喜地从座位上站起来,走上前与小平握手。接着,穆青同志也从他的办公室赶来。大家围坐在长条会议桌四周。我拿出笔记本做好记录小平同志指示的准备。出乎意料,小平同志听了曾涛极其扼要的情况汇报后,便和大家随意交谈起来,气氛融洽、亲切、无拘无束,完全是同志之间、朋友之间轻松、愉快地聊天。

  小平同志来社时,报刊楼前的庭院中静悄悄的。待谈话结束,他走出报刊楼时,看到满院子都是人,便问我:是不是你李琴搞的?我说,这哪里是我安排的,是同志们闻讯自发赶来,向遭受‘四人帮’迫害后复出的小平致意的!看到步履矫健、满脸笑容的小平同志,大家热烈鼓掌、欢呼,报刊楼前小广场一片沸腾。摄影记者郭占英抓拍了一张十分传神的照片。如今,这张照片已被珍藏在新华社的历史档案中。”

  小平同志是怎样被引到新华社的呢?李琴奉曾涛之命前去了解邓小平考察住宅楼情况。将要结束之际,小平就要离开工地,李琴以征询的口气问小平,新华社就在斜对面,是不是到我们那里坐坐,看看。小平竟然爽快答应同意:好嘛,去吧!警卫见状连忙阻止,言称下次。而小平却示意李琴坐上他的车引路,来到了新华社。

  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大势,李琴又为新华社创办经济报刊做出努力。1981年7月1日《经济参考》问世时,李琴担任总编辑。1990年改名为《经济参考报》,由小平同志题写报名。这份报纸产生了极大的政治影响,首批发行超过12万份,半年后上升到40万份。现在国内,《经济参考报》依旧是一份很有影响力的报纸。

  晚年仍然心系国家

  李琴同志虽然年事越来越高,仍一直关心着祖国的发展。2008年汶川发生地震。她心系灾区,把和丈夫杨立三同志收藏的齐白石作品《玉簪花》、《荔枝》、《葡萄》拍卖,所得善款290万元捐往灾区。倾注精力撰写《杨立三传略》,是她的重要追求。杨立三生于1900年。1925年参加革命,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秋收起义。长征时,周恩来生病不能走路,时任兵站部部长的杨立三坚持参加担架队,抬周恩来过草地,结下战友深情。新中国成立后,我军的这位高级将领,先后担任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政务院食品工业部部长、军委财务部部长。杨立三患病,1954年6月至12月,李琴曾陪同丈夫赴莫斯科治病。随后杨立三病逝。

  我当记者后,闯出了一条科学探险采访之路,在南极、北极、南沙群岛、青藏高原等不少洪荒之地留下足迹,引起李琴关注。我们每逢在新华社大院相遇,她都嘱咐我在野外要注意安全,打听下一步科学探险采访计划。我的书出版后,几次送她指正。

  而今斯人已去,缅怀她的不朽业绩,想起对我的关心,更加怀念她。

  (作者为新华社高级记者)